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空间与言说:西南文学的地域镜像

空间与言说:西南文学的地域镜像

  • 字数: 2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农为平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362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空间视域对文学进行审视,开拓了当代文学研究的全新领域,也对传统的时间性研究构成了某种挑战和解构。本书正是以后现代空间学为主要观照视点,是对西南边地文学进行的一次“全景扫描”:从时间、空间、社会三个维度破解其地域历史文化基因;将西南文学的主要地域特性概括为自然生态属性、多元民族文化特质等,同时深入解析潜隐在文学现象及文本中的特定地域心理镜像。本书系第一次从整体角度,探讨并勾摹中国西南在边缘历史记忆、山地生境、多元文化等地缘因素滋养下而建构的文学生态圈,以及由此形成的特殊地域文学话语方式与文学景观。
作者简介
农为平,女,壮族,云南广南人,文学博士。现为大理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出版《云南乡土文学的边地书写与精神守望》等专著2部,参编、参写多部教材,在《当代作家评论》《扬子江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目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西南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第三空间:主流视域中的“他者”
第一节中心与边缘:传统话语下的地域文学分野
第二节看与被看:传统文学叙事中西南的他者形象
第三节机遇与任务:全球化时代西南地域文学的主体自立
第二章西南文学的地域基因
第一节异形空间:西南文学的山地生态环境
第二节另类记忆:西南文学的历史渊源
第三节文化异托邦:西南文学的“混血”文化底色
第三章荒野之歌:西南文学的自然属性
第一节荒野之镜:西南文学中的生态自然
第二节向天而生:山地农耕形态的文学映像
第三节大地伦理:自然崇拜与生态意识
第四章“绝域殊方”:西南文学的多元民族文化特质
第一节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及精神养分
第二节绚烂驳杂的少数民族生活图卷
第三节文化自觉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离散
第四节文化身份认同与母语坚守
第五章西南文学的地域心理镜像
第一节边缘化的自我心理认知
第二节山地文化心理
第三节永恒的乡愁:漂泊记忆与祖地情结
第四节民间立场:底层叙事与苦难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