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艺创作的素材库。远山眉、芙蓉面、凿壁偷光、昭君拒贿画工等典故、故事,都被后人引为典实,成为文人墨客进行诗文和戏剧创作的j佳素材,千年不衰。 2.西汉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描述宫廷生活,记录典章制度,关注文人文学,展示艺术创作,汇集传统习俗,写遍多c娱l游戏。 3.正统史书的优秀辅助。《西京杂记》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既可以与正史互相印证,也可以补充、完善历史细节。 4. 鲁迅评价《西京杂记》:“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
《西京杂记》起初为一卷本或二卷本,宋代始有六卷本。六卷本中各卷篇幅不等,分卷标准未知。《西京杂记》的内容为片段武或片言式叙述,同一话题穿插于各卷之中,内容庞杂,“杂”记的特点尤为突出。 本卷内容集中描述宫廷生活,萧何营造未央宫以壮汉室声威,武帝修建昆明池训练水军,太液池鸟语花香,乐游苑花木招摇,上林苑种满奇树异果,昭阳殿奢华比肩天子宫殿,吉光裘神奇、天子笔华贵。开卷扑面而来的便是汉宫廷张扬的骄奢气息。 奢华的宫廷生活之外,令人称奇的是汉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惊人的创造力,常满灯、被中香炉、博山香炉、七轮扇,钜鹿陈宝光家祖c的织绫技法,昆明池中的玉刻鲸鱼,赵昭仪赠赵飞燕的礼单中罗列的奢侈稀罕之物等,其中有些已被考古发现所证实,有些作为出土文物被后世亲眼所见,其精巧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西京杂记》的史学价值也在本卷中得以充分体现。萧何主持营造的未央宫,其周回长度与考古实测相近;八月饮酎的祭祀礼制、帝侯用几的等级差异、帝王丧葬殓服规制,这些汉代制度的具体叙说既有考古发现佐证,也被其他典籍所认同、引用,其可靠性似不言而喻。上林苑中多达两千余种的奇果异木被文人司马相如的辞赋作品反复咏叹。七月七日穿针开襟楼证明了在汉代便流行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的风俗。 既然杂取趣闻逸事,传说自然不可避免。汉高祖的斩白蛇剑光彩射人,即使剑藏鞘中也挡不住其光芒;济北王刘兴居谋反时,大风突袭、旌旗飞天堕井,就连战马也悲鸣不前;《汉书·昭帝纪》记载昭帝时黄鹄飞落建章宫太液池一事,本卷也记录了这一祥瑞之兆,而且收录了传说由时年八岁的昭帝所作的《黄鹄歌》;宣帝当年在襁褓中身系的身毒国宝镜助他多年后“从危获济”。这些传说固然有明显的夸张成分,但叙事中的真实要素似乎也难以断然排除。 汉高帝七年,萧相国营未央宫。因龙首山制前殿,建北阙。未央宫周回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街道周回七十里。台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一在后。宫池十三,山六,池一、山一亦在后。宫门闼凡九十五。 【译文】 汉高祖七年,相国萧何开始修建未央宫。利用龙首山的高耸地势为台基建造了前殿、北阙。未央宫周长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宫内街道长度有七十里。宫中有各种殿阁室庭四十三座,其中三十二座在外面,十一座在后宫。宫中有水池十三个,土山六座,其中一口水池和一座土山也在后宫。宫门包括小门共有九十五个。 武帝作昆明池 武帝作昆明池,欲伐昆明夷,教习水战。因而于上游戏养鱼,鱼给诸陵庙祭祀,余付长安市卖之。池周回四十里。 【译文】 汉武帝为了征伐西南的昆明部族开凿了昆明池,用来训练士兵水上作战的能力。后来昆明池用来游戏、养鱼,养的鱼主要供给各陵庙的祭祀活动,富余下来的鱼则被拿到长安的集市上卖掉。昆明池周长四十里。P1-13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