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农民院士
字数: 16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李春雷
出版日期: 2021-12-01
商品条码: 978722220081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展现我国有名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优选事迹的报告文学作品,着力描述了这位“农民院士”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基层,运用科技武器带领少数民族群众决胜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历程。热情赞颂了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的骨肉深情,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出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壮阔的历史,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及执政优势和制度优势。作品风格凝重,情节紧凑,文笔细腻,生动感人,渗透着作者对中国共产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使命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及其意义的深邃思考,有较强的思想性、文学性和可读性。
作者简介
李春雷,男,1968年2月生,河北省成安县人,文学创作一级,毕业于邯郸学院英语系和河北大学中文系。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目录
序章 阿哥阿妹的哭声 001
第一章 本是同根生 009
1.赤脚少年 009
2.生产力 013
3.狗街知青 016
4.火塘酒 022
5.笔杆子 026
6.狗朋友 027
第二章 "嫁给"农业 029
7.上大学 030
8.水稻"癌症" 034
9.百年考题 036
10.求学海外 039
11.科学家有国界 041
12.我爱云南 042
13.世界很好论文 045
14."傻瓜"技术 047
15.校长辞职 049
……
摘要
第一章本是同根生 两汉时,拉祜族先民曾活动于滇东,后又迁居滇中。三国至唐代,生活在今大理州巍山等地。公元八世纪,云南南诏政权崛起以后,拉祜族先民被迫大规模南迁,逐步形成了今以澜沧江流域为主要聚居区的分布格局。 由于拉祜族不断南迁,所以其服饰既有北方民族的特征,又具有南方民族的特点。高开衩的长袍是甘青高原妇女服饰的典型款式,而婀娜多姿的短衣筒裙型,则为南方民族的常服。 黑色被拉祜族视为勤劳、尊贵、典雅的象征。因此,传统拉祜族服饰均以黑色为基调。 1。赤脚少年 1955年11月16日,朱有勇出生在云南省个旧市卡房镇。 这是一个贫穷又偏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位于红河边,离市区23公里,去昆明则有320公里之遥。 小小的朱有勇,开门见山。 这里地处云贵高原南端,地势高耸,属于深山区。幸好有一条公路穿境,还不算闭塞。镇上有火把冲河、田心河流经而过,用水较为便利。那是小镇的血脉,更是斯民的乳汁。 卡房一带锡矿丰富,是世界上较早生产锡金属的地区之一。《汉书·地理志》载“南乌山出锡”。南乌山,即是卡房、老厂一带矿区。卡房,还是中国青铜文化源头之一,这里有有名的黑蚂井古墓群、冲子坡古矿冶遗址,出土的汉代铜俑灯系国家一级文物,人物造型和装饰具有鲜明的西南少数民族特征,是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 这里居住有彝、汉、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比过半。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踩花山、汉族的舞狮耍龙,还有芦笙舞、烟盒舞、竹竿舞、对山歌、吃火草烟等风俗,颇具民族特色。 五彩斑斓的少数民族舞蹈、服饰,是朱有勇童年里深刻的记忆,也是灵魂里永远的芳菲。 记忆深刻的印象,除了民族风情,还有生活贫穷。 父母共生育6个儿子,只存活5人,其中第二个儿子在3岁时夭折。那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孩子半夜发高烧,面色红肿、啼哭不止,但由于山高路远、没有药物,父母只能用民间土方子施治。两天后,高烧不退。眼睁睁地看着孩子逐渐哭声微弱,在自己怀里死去,朱有勇的母亲哭成了泪人。 朱有勇排行第四。父母取名“勇”,是冀望儿子有勇有谋,成为一个健壮儿郎,能靠自己的力气生活,一辈子不再饥饿贫困。 家穷无鞋,常年赤脚在山路上奔跑,小小的朱有勇脚底板磨砺得又厚又粗、灰黑生硬,似猫爪、如猪脚、像牛蹄,格外耐硌,即使走在尖削的石子路上,也浑然不觉。 9岁那一年,母亲给他买来了人生的第一双鞋——一双塑料凉鞋。他高兴地抱着鞋子,绕村跑了一圈,再小心翼翼地穿上。习惯于自由的双脚被软软的塑胶套住了,别别扭扭,极不舒服。 不穿鞋可以,但吃不饱不行啊。 那时候,生产队只是种玉米、水稻和马铃薯(云南人习惯称为洋芋)。品种不多,产量也不高。水稻每亩只有一两百公斤的收成,而马铃薯长得像鹌鹑蛋、羊粪球,亩产只有六七百公斤。由于吃食少,朱家一天只吃两顿饭,午饭就省去了。每天中午放学时,朱有勇的肚子就饿得咕咕叫。没有办法,他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西天,盼着太阳快快落山,吃晚饭。 朱有勇10岁那一年,村里来了几位农科所的技术员,手把手地教村里人插秧。 插秧,祖祖辈辈不是都这么插吗?不管在保水田,还是雷响田,插上“梅花秧”——秧苗不规则,像花瓣一样散开。 技术员说:“插梅花秧不高产,要改为双行调栽。” 村里人半信半疑,只好照着样子插秧。 到收获时,产量果然翻了一番! 全村人惊呆了。 朱有勇也瞪大了眼睛:科技如此神奇! 为了填饱肚子,朱家男女老少搞生产。父亲干活不惜力,又有技术,被公社供销社的豆腐店聘用当工人,每个月可拿30多元工资;母亲缠过脚,三寸金莲没有气力,干不了重活,便担负全部家务;奶奶是苗族妇女,天足,就在自留地上种菜、种玉米。P9-11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