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夜空的云已不似当年

夜空的云已不似当年

  • 字数: 13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孙以煜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6102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收藏了两万余幅苏联版画的收藏家孙以煜先生,温情回忆,关于版画与美术的不解之缘。带你品味人生,读懂人生!2.继《偶拾拈花——苏联老版画原拓收藏笔记》之后又一力作。将焦点从名家名画放回了自己的人生故事,重拾一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3.作者用十余年的时间在俄打捞寻觅文化遗存,其收藏作品基本还原了一部苏联美术史的雏形,极具专业价值和文献价值。4.随书附赠精美版画主题笔记本,收录近百幅珍贵苏联原拓版画,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记录美好生活。5.作者在版画艺术领域上广受赞誉。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好像总有只无形的手在操纵你,你是做什么的,这只手就会把你朝着那个方向扭。由于对中国美术的发生、发展以及苏联美术对中国美术的影响之熟睹,历经12年莫斯科商旅的我,潜心于苏联版画、手稿等美术遗珍的捡拾。忽一日,竞成为国内业界继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之后,可资考量与游历的文化风景,引发关注。这时,我才突然地觉悟,人对任何一个目标的守护与坚持,都不是凭空而来的,一定会有一个潜在的情由和精神所在。而美术于我便是如此。
目录
第一部分 艺术向往
1 镌刻在雕版上的文化记忆——莫斯科苏联老版画拾遗
2 密德罗欣与米特罗欣——鲁迅《引玉集》首位画家原作考
3 苏联新兴版画领军人物法伏尔斯基作品藏记
4 偶拾巴甫洛夫《集体农庄的庄员们》及其他
5 版画大家李桦与茹科夫的世纪“佳画”
6 毕比科夫在《苏维埃1917—1957》上的作品《海》
7 由康定斯基、夏加尔开始重新认识俄罗斯绘画
8 由《母亲》插图手稿说《母亲》
9 三幅普希金题材版画背后的文学表露
10 列宾,现成品随想
第二部分 莫城纪事
题记 留在十月的碎片
一 异国风土
1 昌青、明月——初踏莫土
2 地铁“灭特洛”
3 “兔子”手记
4 狗在莫斯科
5 骄傲的风景莫斯科河
6 白桦的眼睛
7 皮毛黑亮的瘸腿狗
8 风情的“跳蚤”
9 莫斯科,为胜利建造的广场
10 丰碑的游历——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实拍
11 魅力的老阿尔巴特
12 随意的街景
13 莫斯科美食礼品展上的老茶罐
14 莫斯科城中的野鸭群
15 克拉萨达沃随想
16 莫城郊外,森林里的腐败俯拾
17 彼得的堡子
18 走笔冬宫
19 顿河,静静的——利佩茨克随笔
二 烟火滋味
1 萨乌拉玛,“想我了吗”
2 俄语从“饿语”开始
3 美味的“玛琳娜”
4 啤酒花
三 欢情欢聚
1 莫城打车做客记
2 春节,说起母亲
3 海波的婚礼
4 莫斯科的新年流水
5 原始森林里的生日聚会
6 莫斯科年夜的中国包子
7 莫斯科郊外的新年夜
8 莫城有个武术联盟
9 俄罗斯人的生日,一个人的新年
四 人事温情
1 莫斯科,温暖的记忆
2 咖佳爷爷的森林别墅——为一位逝去的俄罗斯老人
3 室友维克多
4 与蹩基同住
5 俄罗斯茶人米明扬
6 “狗看猫”实拍
尾声
摘要
     1镌刻在雕版上的文化记忆——莫斯科苏联老版画拾遗 俄罗斯画界有一个很独特的现象,很多画家都是有名的版画家。这种现象源自俄罗斯的“艺术世界”。 19世纪90年代末,圣彼得堡有一群受过高等美术教育的青年组成的文艺团体。这个社团成员不多,主要人物有别努阿(从事版画、插图、装饰画及艺术史的研究)、索莫夫(从事版画、油画、舞台美术),以及佳吉列夫(社会活动家、音乐评论家)等。这个艺术社团有自己的媒体《艺术世界》,倡导艺术多元化。除却针对俄罗斯和西欧造型艺术现状进行评论之外,《艺术世界》还有计划地介绍俄罗斯民族文化中过去没有被注意和评价的艺术历史和作品,如古俄罗斯艺术、18世纪艺术、19世纪上半叶的艺术等,这是此前的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没有做到的事情。他们的注意力还包括对西欧艺术的介绍,如英国、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当代艺术,还有法国后印象派塞尚、凡·高、高更以及马蒂斯的艺术等。这种多元的艺术呈现,来自艺术世界的代表人物,他们几乎都是多面手,如别努阿、索莫夫等,他们对艺术、音乐、诗歌、油画、版画、插图、文艺理论都拥有极大兴趣,并富有创作成果。 20世纪30年代,即1934年苏联第一届作家代表大会上,高尔基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文学艺术由批判、揭示,转为歌颂、服务。而版画恰好是最适宜的美术方式,适宜于媒体和书籍。从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批判现实主义开始,文学始终是俄罗斯文化艺术的先导,加上苏联时期文学兴盛、名家辈出,一本名著的插图除却可以带来不错的阅读效果之外,还可以使画家一夜成名,版画插图便成为当年画家画作与文学联姻的重要途径。正因为这样,版画、插图便以一种非常独立的艺术方式存在着,成为很多画家步人人们视线的最快捷的艺术形式。这可能就是苏联时期,很多油画家同时也是版画家的潜在原因。 好在版画最见艺术功底,是艺术和技能的完美结合。而技能在艺术的驾驭下,刀笔恣意从容,变成更具视觉力量的艺术表达,这一点,版画审美的丰富性,已然超越了任何一种绘画样式,而为常人所不知。版画的价值,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一个国家艺术教育的水平和水准,因此,版画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都设有专项,就莫斯科普希金造型艺术馆来说,仅版画藏品,就有30余万件。因此,版画虽小,却是世界绘画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从2002年到莫斯科至今,十几年时间,因为曾经的美术、编辑经历,在阅读了大量的苏俄美术典藏之后,目光一直紧追苏联老版画不放。到目前为止,已收藏到500余位苏联画家的近两万件版画、手稿及插图作品。节衣缩食,甘苦自知。 众所周知,中国的新美术创作,是在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隆重地向国内推荐苏俄版画后开始的。因版画的生动快捷,极符合中国文化变革时期的出版、报刊、文学推广与阅读。为此,鲁迅先生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向中国受众隆重推介苏联版画,连续出版了《新俄画集》(1930年)、《引玉集》(1934年)、《苏联版画集》(1936年)和大量的推介文字。使得苏联时期的法伏尔斯基、密德罗欣、克拉普琴科、基普里克、涅克拉索夫、苏沃洛夫、冈察洛夫、希任斯基、毕珂夫、马努辛、玛多林、伊格里、斯米尔诺夫等一大批版画大家为中国美术界熟悉知晓。 2011年夏,我去莫斯科近郊看沙皇度假休闲的宅邸——皇村,看到了苏联版画家法伏尔斯基的作品展室。陈列所有的木刻作品都为10厘米见方,被防腐薄膜精细地包裹,然后镶嵌在有厚玻璃的木框中,作品多是俄罗斯和世界名著插图,如普希金的《吝啬的骑士》和《石客》、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作品选集》插图、果戈理的《伊凡·费多罗维奇和他的婶婶》、托尔斯泰的《动物的故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十四行诗》等。一位苏联时期的版画名家,其作品被陈列在沙皇的宅邸,仅凭这点,已看出画家画作并没因其小而被当局忽视,反被以民族文化遗产的身份与沙皇的遗迹一样被珍重地保护起来,成为苏联时代不可或缺的文化记忆。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