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梨花与木

梨花与木

  • 字数: 25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忍冬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6101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作者笔下的世界和人物虽不是我熟悉的,但我依旧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力和情感的悲痛。”新晋作者忍冬首部具有实验性的长篇小说。作者以细腻诗意的文笔,严谨细致的结构,瑰丽壮观的想象见长,行文中充满哲理与思考。2.阅读本书,严禁分心!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和很多故事都不一样的故事,它像是长了脚的行囊,从“遥远”晃到了“现在”。在故事中,你可以无惧时空束缚,在文字中窥视结局;你可以看见一张写满故事的木床,一口干涸的枯井;三只猫一只狗,和散落各处的“七”(疗养院的七个白天与七个黑夜;猫和画家摄影师的七夜;无数次被提起的七月;宫本写给久的七封信;猫写给作家木一的七封信)……3.“故事被抽丝剥茧,而他们却爱而不能。”——作者潜心布局,让你我与故事中他们对视,看清故事中那条蜿蜒不绵的路,那些吞吐的烟雾,那些兀自生长的爱情和离开,还有那些他们的答非所问。
内容简介
又是一个雨雾的天气,木一回来了,他去祭拜一位叫做梨的故人。十年前,他因写作结识了一位脾气古怪的老太太——梨,在梨的邀请下,他来到梨的疗养院,认识了一个羁绊他半生的女孩,同时也开启了另一个轮回:这是在1937年,梅家的女儿久,因为一个不可言说的秘密必须嫁给比自己大20岁的哥哥,虽然久只比哥哥的女儿大2岁,哥哥也从一开始就认定久会离开自己,但这一切好似命运的齿轮,纵使自己不催促前行,但人生轮回循环不止。 最后,众人结局一语成谶,而久在最后离开时做了一个梦,梦境中正是梨、木一和那个女孩的故事,但他们在久的梦中没有名字……
作者简介
忍冬,80后,业余创作者,现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
目录
为了梨和她的爱人
一场久别重逢的相遇
梅久的处境与宿命
猫的神秘夜晚时光
火车模型的钥匙扣和不像枯井的枯井
在清晨及由猫的消失所引起的事件
脑海里的昼夜之战和有关木盒的猜想
这不是在一起的地方
莫扎特的音乐和济慈的诗选
有关猫是如何长成的(一)
我愿意和你虚度光阴
下雪天和圣诞节
有关猫是如何长成的(二)
我们的故事里都有一个人的名字叫本
一条长长的铁轨
有关《少年本》的讨论
我不在乎背后的深意,只爱着言语的堆积
没有地方能够在一起
真正的《少年本》
不像枯井的井底之行
最后一个梦境
结束之后,到日本去
和猫在一起的时光
猫的离开和镜的到来
火车上的七封来信
摘要
     为了梨和她的爱人 三月,三十一岁的我坐在日本飞往中国的飞机上,在三个小时远离地面的时间里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倒不是因为我怕飞机出现什么故障,即使真的出现什么故障,对我这样的人来讲也是一种解脱。我不敢确定这些看上去漂亮的乘客中是否有人像我一样,刚刚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工作,即使这样离开也毫无遗憾。我只是在思考,思考一些在地面上不曾得到答案的问题,然后我就不知不觉地想到了梨:阴天不开灯的房间、草坪般柔软的地毯、油画般静止的摆设、诗句般恍惚的背影……一切的一切依旧鲜活。记忆真是个奇怪的东西,像是长在时间这条长河两边的树木,它们各自归类,参差不齐,用自己的方式经历着自己的四季,相同的是它们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那些高的、葱郁的,不知在何时就凋落了,那些毫不起眼的,又不知在何时茂密了,那些被我们遗忘的意义重大的事件,就像是埋在地下的榕树根,百转千回,生生不息,不知何时就突然长成了一座意义非凡的森林。飞机快要降落的时候,机身开始剧烈地抖动,我转头看向窗外,厚重的云层不停地翻滚,豆大的雨珠拍打着窗面,重重地落在我的心头,穿透玻璃带着剧烈的凉意渗入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我忍不住哆嗦,露出悲伤的神情,为了我将要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机身停稳后,旅客们解开安全带,从行李架上取出各自的行李,陆续离开,出口处挤满了相聚的人群,或是重逢,或是别离,而我,孤身一人,怀着沉重的心情踏上祭奠的道路。 早春,下雨过后的地面看上去像是格调灰暗的背景画:寂寞的公路不会有什么行人,大小不一的积水映照着灰蒙蒙的天空,偶尔有车辆经过,溅起水花又回落在地;道路中间的树木被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像是刚剃过发的少年耷拉着脑袋,此时若是有阵风,也许它们才会有些活力;身后的机场建筑,似乎变得更加难以描述,看上去真像个被遗弃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这片荒芜的天地,萧瑟、冷清,独属于这个季节。罢了罢了,又是雨天,我想。 我登上大巴车,回望着越变越小的建筑群,心里生出一个疑问——“为什么被遗弃的都是老人呢?”我没有急于寻求答案,因为在这辆向市区驶去的车里,在这个湿答答的地面不会有什么让人信服的回答,看样子这个问题只能留给下一次飞行。可是还会有下一次吗?我再次回到十年前离开的地方,为的不就是不再远离吗? 大巴车在高速通道上闪电般飞驰了一个小时之后到达市区,看着这本就陌生的城市变得更加陌生,十年前的布局已然不见,城市却依然如我初次见它那般:街道拥堵,商铺林立,没有因为这些改变更加整洁或更加凌乱,看不出改变的任何意义。我买完票后在附近的饭馆吃了点东西,然后就在候车室里闲逛,其间进入了一家书店,读到了这样的诗句:“没人说得清,那条河/去了哪里,只是/睡了一觉,所有的/水,就不知去向/在淤泥里,深挖/掏出,一节节/响亮的藕,那是/被遗弃的骨,再深挖/掏出,一块块/温热的石头,那是/带不走的心/无法考证,那条河/去了哪里,像/无法考证,每一个/消失不见的女人。” 站内广播发出两声刺耳的声音后,传来工作人员的播报:“旅客朋友请注意,十点十分去往梅镇的汽车已经开始检票,请您在十号门检票上车。”我按照指示登上汽车,找到座位,放好行李之后看了看手表,十点零五,跟上次等车的时间一样。十点十分汽车准时发动,车厢里大概还不到二十人,前方的乘客陆续离开座位到中间挑选自己满意的位子,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选择了靠窗而坐,他们把行李放在外侧的座位上,宣告自己对此的主权,然后就各自干起各自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同一件事情:拿起手机或是通话,或是听音乐,或是玩游戏——没有人交谈也没有人看书,这一点倒是跟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有所不同:至少在我刚上车的时候,车厢里很热闹,乘客们像熟知的老友,高谈阔论,开不大不小的玩笑,那个时候的我觉得没有什么,可今天竟会莫名地想念。想到这我掏出了行李包中的书,白色的磨砂封皮看上去很有质感,封皮的右上方竖写着黑色粗体书名《梨花与木》,右下方横写着作者名字“北乃木一”,中间是一幅黑白照片,一只猫蹲坐在镜子前,它本来照在镜子中的影像已经被黑色水笔涂成一团,除此之外镜子里还有七八个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我翻开封面,白纸的中间写着一行字“献给梨和她的爱人”,然后我跳过内容翻到书的最后一页,上面有几段潦草的文字,与此书没什么关系,大概是作者整理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感悟: 第一段: “凡人与作家的区别在于:作家相信的少,希望的多,而凡人则希望的少,相信的多。普通作家与伟大作家的区别又在于:普通作家希望人们相信他,而伟大作家则让人们相信他的希望。”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