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2021民生散文选
字数: 34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1-01
商品条码: 978751713957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44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2021民生散文选》精选了王巨才、梁晓声、李敬泽、梁鸿鹰、王兆胜等50余位著名作家2021年发表在全国主要文学刊物上的各类优秀散文。这些文章或寓意深刻,老辣独到,或文风清新、温婉圆润,无论议论、叙事,写人、咏物,无不在表达真挚情感的同时,也让我们听到伟大祖国新时代的足音,触碰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民生情怀。
作者简介
古耜,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长期供职于产业文联和地方文联,担负文艺创作组织管理工作并主持《地火》《海燕》等文学刊物,业余从事文学研究,在国内200多种报刊发表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的理论评论文章和学术随笔近500万言,参与《金瓶梅词典》《中国散文百家谈》等十多部大型著作的撰稿,出版文学评论集《分享生活的诗意》等6部,主编各类文集、书系30余种。文章收入70余种选刊、选集,并作为高考试题。先后获中国作协、中国文联、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鲁迅研究会、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的多种奖励,并获“辽宁省很好读书人”称号。在现代散文、古典小说以及鲁迅、萧红研究等方面多有心得。
目录
凛凛高风访故园 / 王巨才
我在北京四十年 / 梁晓声
历史的脚印 / 剑钧
两棵树 / 刘汉俊
柳青与他的“三字经” / 肖云儒
杂言三则 / 李敬泽
五彩羊明镜 / 艾平
大地上的家乡 / 刘亮程
成千上万种春天 / 范晓波
油菜花咏叹调 / 刘上洋
忆贤亮 / 高洪波
深巷里的老墙 / 梁衡
1978 年日记所见 / 梁鸿鹰
从前,在下雨的日子里 / 王尧
年龄这回事 / 裘山山
拿得起,放得下 / 李建永
袁隆平的业余生活 / 舒晋瑜
家住“四合院” / 王兆胜
遇酒且呵呵 / 格非
重回冶力关 / 陈涛
绝处逢生 / 詹谷丰
丁肇中祖居的故事,根脉深长 / 叶梅
刷屋·大地·蜘蛛侠和我 / 李登建
一个春天和另一个春天 / 王芸
闻风起 / 苏沧桑
乡医 / 江子
鄱阳湖上的训鸟人 / 塞壬
母亲的世界 / 肖复兴
盛放的百合 / 淡巴菰
寻访长征 / 朱强
在希望的田野上 / 彭学明
暂居者(选二) / 李晓君
外婆·爷爷 / 胡竹峰
中坞公园 / 彭程
住在黄昏的客栈 / 安宁
夏日札记(选三) / 钱红莉
我深爱着的他和你 / 杨献平
大地的滋味 / 刘江滨
夏雨诗忆 / 徐芳
农历丙辰年的鼓声 / 璎宁
赶牛 / 宋占方
打铁的父亲 / 徐迅
榫卯之间 / 指尖
繁星照耀 / 习习
霜气 / 许冬林
铁路生活区的坚硬和柔软 / 金艺
清水,走过一村又一村 / 刘梅花
海上书 / 王月鹏
哮喘症候群笔记 / 维摩
一只蚊子撑死了 / 简默
我的夏德尔,我的泽库 / 辛茜
县城少年之黄金时代 / 赵柏田
乡村春色深 / 周伟
渭河莲 / 第广龙
青涩小站 / 袁海胜
雪后的事(选二) / 樵夫
老代的护林时光 / 徐祯霞
无尽烟火 / 杜怀超
摘要
凛凛高风访故园 王巨才 离开南泥湾机场,一路眺望延河两岸整洁的村庄、簇新的楼群和桃花飞红、群山绽绿的撩人景色,我又重回延安,回到暌违既久、时时念兹在兹的精神故园。 一 陕北高原,山河苍莽,地古天旷,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始人谢子长、刘志丹就诞生在这块血沃寒凝、正气沛然的土地上。 刘志丹将军出生入死,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一心要共产”,以及体恤民情、爱护战士、深受群众拥戴的故事,见诸党的文献和民间传说,已广为人知。而他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党内生活中襟怀坦白、光明磊落、顾全大局、屈己奉公的崇高风范和坚强党性,尤为令人敬佩。这次到志丹陵吊唁,顺路到毗邻的甘肃华池县参观了南梁革命纪念馆。纪念馆所在的荔园堡,正是当年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建立的地方。1934年秋,陕甘边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荔园堡召开,正式选举产生了苏维埃政府,二十岁的习仲勋当选政府主席,刘志丹任军委主席,新生政权建立后,制定了开展土地革命、铲除封建所有制,发行货币、开设集市、活跃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军事建设、开展扩红运动,重视文化教育、创办列宁小学和军事干部学校等“十大政策”,极大地调动了边区军民的积极性,为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多年的共同奋斗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习仲勋视刘志丹为“老大哥”,对他的才干和人品十分敬重。在纪念馆陈列大厅,看到习仲勋写的一篇回忆文章,讲到刘志丹当年遭受诬陷,坦然以对的往事,读之感慨良深,令人动容。 1935年8月,在根据地进行的错误“肃反”中,贯彻“左”倾路线的领导人以莫须有罪名决定逮捕刘志丹,他们采取欺骗手段,以开会为由,要正在前线作战的刘志丹速回根据地首府瓦窑堡。当志丹走到安塞县真武洞时,迎面碰见从瓦窑堡过来的通信员,说有一封急件要送给15军团,因志丹就是15军团的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便顺手交给了他。志丹打开一看,原来是逮捕自己和其他人员的密令,他十分震惊和愤慨,但考虑到大敌当前,为了不致党和红军公开分裂,不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便不顾个人安危,神情自若地把信还给通信员,要他直送军团部,并让其告诉军团首长,自己已去瓦窑堡了。他原打算到中央驻西北代表处申诉,不想一到瓦窑堡便被投入监狱。所幸不久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在的直接干预下,“刀下留人”,冤狱平反,被捕人员全部释放。刘志丹出狱后,、周恩来接见他,他除了衷心感谢党中央的英明处理外,没有丝毫怨言,并在多个场合向当地干部反复强调,革命利益高于一切,必须绝对服从中央领导,听从中央调遣,诚心诚意地到各自岗位上为党工作,为人民效力。1936年4月,刘志丹率部东征时不幸牺牲。“有志竞成千古业,丹心一片付工农。”(续范亭)噩耗传来,军民痛悼。1942年,曾深为惋惜地写道:“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与人民中间,不会磨灭的。” 党中央到达陕北驻跸瓦窑堡时,谢子长已因负伤牺牲八个多月。但从地方党组织的文献和汇报中,从干部群众的深情言说和到处传唱的歌谣中,知道作为刘志丹生死不渝的战友,谢子长一生身先士卒,驰骋疆场,胜不矜功,败不丧志,以及全家十七人参加革命,九人牺牲的事迹,曾为之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亲笔撰写碑文,详述他1925年在北平加入共产党,“即以共产主义为解放中国人民之道路,创办农民讲习所,组织农协会,领导人民参加反帝反军阀运动”的经历和他在大革命失败后发动清涧起义,参加渭南暴动,奔走西北、华北各地的顽强精神。1946年,边区政府修建的“子长陵”落成,瓦窑堡举行两万多人的移葬公祭,中央领导多人参加。西北局的挽联上写着“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 两位英烈去世八十多年,雄伟的“子长陵”“志丹陵”芳草萋萋,松柏森森。肃立陵园,仰望纪念塔很好耀眼的红星,一个庄严的叩问在脑海油然闪现:当人们的心底一旦播进信仰的种子,将会产生怎样的精神裂变,使灵魂变得如此高尚,纯洁,强大和伟岸! 二 2019年5月8日,周三,晴,农历己亥年四月初四。 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头条新闻:革命圣地延安所有贫困县宣布“摘帽”,二百多万老区人民整体告别绝对贫困。当天《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都用大号标题刊登这一喜讯,字里行间,兴奋之情难抑。 是啊,这是一个需要特别记载的日子。从改变贫困面貌、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整体脱贫、全面小康,数十年来不只延安人民砥砺生聚自强不息,它同时也牵动全国上下多少人的神经,令他们时时记挂,寝食不安。 1949年10月26日,主席给延安人民复电,希望他们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继续团结一致迅速恢复战争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1973年6月9日,周恩来总理叮嘱延安地委、行署负责同志“要三年变面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