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舆情概论 微课版

网络舆情概论 微课版

  • 字数: 25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1155771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内容系统。本书系统地从理论到实践,逐层深入,清晰地介绍了网络舆情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2.应用性强。本书列出了大量生活中遇到的网络舆情真实案例,以加深读者对网络舆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读者的网络舆情应变能力。 3.配套资源丰富。本书不仅以二维码形式嵌入微课视频,供读者扫描观看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还提供配套的教学资源,如PPT、参考答案、教学大纲等资源。
内容简介
本书集网络舆情理论与网络舆情实战于一体,构建出了完善的网络舆情知识体系。全书共12章,具体内容包括网络舆情概述、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舆情搜集与研判、网络舆情编报、网络舆情处置、网络舆情回应、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大数据与网络舆情、人工智能与网络舆情、政务新媒体与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与社会治理等。全书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案例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方便读者学习。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传播学等专业的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舆情分析领域的研究人员学习使用,还可作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宣传、舆情管理部门的培训用书。
作者简介
李明德,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二级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首批“高校网络教育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与舆论导向,媒介与社会思潮传播,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编辑与出版。
目录
第1章网络舆情概述1
1.1网络舆情概述2
1.1.1网络舆情的定义与特点2
1.1.2网络舆情的类型5
1.2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7
1.2.1网络舆情的主体7
1.2.2网络舆情的客体8
1.2.3网络舆情的载体8
1.2.4网络舆情的本体10
1.3网络舆情的知识体系10
1.3.1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11
1.3.2网络舆情监测、搜集与研判12
1.3.3网络舆情编报、处置与回应14
1.3.4网络舆情管理体系15
1.3.5网络舆情前沿议题16
思考与练习17
案例分析18
第2章网络舆情传播规律19
2.1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20
2.1.1生命周期理论20
2.1.2网络舆情发展的周期律21
2.2网络舆情的发生21
2.2.1网络舆情发生的作用要素22
2.2.2网络舆情发生的方式与载体23
2.2.3网络舆情发生的形态与特点25
2.3网络舆情的扩散26
2.3.1网络舆情扩散的动力与阻力26
2.3.2网络舆情扩散的规律性27
2.4网络舆情的变动28
2.4.1网络舆情变动的内因与外因28
2.4.2网络舆情变动的指向与关系29
2.4.3网络舆情变动的反转现象30
2.4.4网络舆情变动的测量方法31
2.5网络舆情的衰减32
2.5.1网络舆情衰减的表现特征32
2.5.2网络舆情衰减的基本动力33
思考与练习34
案例分析35
第3章网络舆情监测37
3.1网络舆情监测概述38
3.1.1网络舆情监测的定义38
3.1.2网络舆情监测的基本流程40
3.2网络舆情监测的关键技术42
3.2.1网络舆情监测的关键指标42
3.2.2网络舆情监测的信息采集技术43
3.2.3网络舆情监测的数据分析技术45
3.2.4网络舆情监测的数据可视化技术46
3.3网络舆情监测的代表性工具48
3.3.1新闻舆情监测系统48
3.3.2社交舆情监测系统49
3.3.3所有渠道舆情监测系统50
3.4网络舆情监测的实施步骤50
3.4.1网络舆情监测的关键词设置51
3.4.2网络舆情监测的覆盖范围及抽样51
3.4.3网络舆情监测的可视化呈现51
思考与练习55
案例分析55
第4章网络舆情搜集与研判56
4.1网络舆情搜集的内容与要求57
4.1.1网络舆情搜集的内容57
4.1.2网络舆情搜集的要求57
4.2网络舆情搜集的范围与方法59
4.2.1网络舆情搜集的范围59
4.2.2网络舆情搜集的方法60
4.3网络舆情研判的要求与流程61
4.3.1网络舆情研判的要求61
4.3.2网络舆情研判的流程63
4.4网络舆情研判的要点、方法与类型64
4.4.1网络舆情研判的要点64
4.4.2网络舆情研判的方法与类型64
4.5网络舆情研判的机制与指标体系68
4.5.1网络舆情研判的工作机制69
4.5.2网络舆情研判的指标体系69
思考与练习70
案例分析71
第5章网络舆情编报72
5.1网络舆情编报的定义与特点73
5.2网络舆情编报的流程与类型74
5.2.1网络舆情编报的流程74
5.2.2网络舆情编报的类型76
5.3网络舆情编报的基本要求78
5.3.1选题要求78
5.3.2内容要求79
5.3.3语言要求81
5.3.4时效性要求82
5.3.5网络舆情编报示例82
5.4网络舆情编报工作评价87
5.4.1网络舆情编报评价的内容88
5.4.2网络舆情编报评价的实施步骤89
思考与练习90
案例分析90
第6章网络舆情处置93
6.1网络舆情处置概述94
6.1.1网络舆情处置的定义94
6.1.2网络舆情处置的主体95
6.2网络舆情处置的技巧97
6.2.1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97
6.2.2舆情处置与问题解决相统一98
6.2.3法治思维框架下的依法处置99
6.2.4互联网思维框架下的主动处置100
6.2.5统一战线框架下的多方参与100
6.3网络舆情处置效果评估101
6.3.1网络舆情处置效果评估的核心内容101
6.3.2网络舆情处置效果评估的实施步骤103
思考与练习104
案例分析105
第7章网络舆情回应106
7.1网络舆情回应概述107
7.1.1网络舆情回应的定义107
7.1.2网络舆情回应的特点107
7.2网络舆情回应的时机与重点109
7.2.1网络舆情回应的时机109
7.2.2网络舆情回应的重点110
7.3网络舆情回应的流程与工作机制113
7.3.1网络舆情回应的流程113
7.3.2网络舆情回应的工作机制115
7.4网络舆情回应的基本技巧117
7.4.1抢占先机,稳抓“第一时间”117
7.4.2态度优先,避免冲突117
7.4.3设置议程,掌握主动权119
7.4.4渠道多元,加强正面对冲120
7.4.5借力发挥,放大和声效应122
7.4.6乘胜追击,持续发力123
7.5网络舆情回应的效果评估124
7.5.1网络舆情回应效果评估的核心内容124
7.5.2网络舆情回应效果评估的实施步骤126
思考与练习131
案例分析131
第8章网络舆情管理体系133
8.1网络舆情管理概述134
8.1.1网络舆情管理的定义134
8.1.2网络舆情管理的主体135
8.2网络舆情管理的核心要素135
8.2.1网络舆情管理的工作理念136
8.2.2网络舆情管理的工作内容139
8.3网络舆情管理效果评估140
8.3.1网络舆情管理效果评估的重点140
8.3.2网络舆情管理效果评估的步骤142
8.4网络舆情管理的政策143
8.4.1国家层面的网络舆情政策144
8.4.2地方层面的网络舆情政策144
8.4.3企事业单位的网络舆情政策145
思考与练习145
案例分析146
第9章大数据与网络舆情147
9.1大数据概述148
9.1.1大数据的定义148
9.1.2大数据的基本功能149
9.2大数据与网络舆情监测151
9.2.1大数据与网络舆情异常数据监测151
9.2.2大数据在网络舆情监测中的工作流程153
9.2.3大数据在网络舆情监测中的局限性155
9.3大数据与网络舆情研判157
9.3.1大数据在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工作目标157
9.3.2大数据在网络舆情研判中的流程创新159
9.3.3大数据在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局限性160
思考与练习163
案例分析163
第10章人工智能与网络舆情165
10.1人工智能概述166
10.1.1人工智能的定义166
10.1.2人工智能在网络舆情中的应用167
10.2人工智能与网络舆情监测168
10.2.1人工智能在网络舆情监测中的流程创新169
10.2.2人工智能在网络舆情监测中的局限性170
10.3人工智能与网络舆情研判171
10.3.1人工智能在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工作目标172
10.3.2人工智能在网络舆情研判中的流程创新173
10.3.3人工智能在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局限性174
10.4人工智能与网络舆情引导175
10.4.1人工智能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工作模式176
10.4.2人工智能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局限性177
思考与练习178
案例分析179
第11章政务新媒体与网络舆情181
11.1政务新媒体概述182
11.1.1政务新媒体的定义与特点182
11.1.2政务新媒体类型183
11.1.3我国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历程184
11.2政务新媒体在网络舆情中的角色186
11.2.1政务新媒体的信息发布角色187
11.2.2政务新媒体的互动回应角色189
11.2.3政务新媒体的谣言治理角色191
11.2.4政务新媒体的意见吸纳角色192
11.3政务新媒体治理网络舆情的技巧193
11.3.1多部门政务新媒体矩阵联动式回应193
11.3.2基于政务新媒体平台的常态化舆情监测194
11.3.3基于不同政务新媒体平台的差异化应对195
11.3.4积极推进政务新媒体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198
思考与练习201
案例分析201
第12章网络舆情与社会治理205
12.1网络舆情中的谣言治理206
12.1.1网络谣言的定义与特点206
12.1.2网络舆情中的谣言208
12.1.3网络舆情中的谣言的类型与形态210
12.1.4网络舆情中的谣言的处理212
12.2网络舆情与集体行动213
12.2.1集体行动的概念与类型213
12.2.2网络舆情对集体行动的影响214
12.3网络舆情与政府形象215
12.3.1政府形象的概念、构成与特征215
12.3.2政府形象与网络舆情治理217
12.3.3网络舆情与政府形象塑造218
思考与练习219
案例分析220
参考文献22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