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戏曲与节日民俗研究

中国戏曲与节日民俗研究

  • 字数: 2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 翁敏华,陈茜苑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7320109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戏曲与传统节日从来就有着密切的、千丝万缕的关联。本书从中国节日民俗角度切入,研究二者的关系,使读者能够从剧演中了解节日的原有面貌,了解其文化内涵和发展演变。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传统节俗为线索,探讨了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与戏曲的关系;下篇以具体作家、作品及戏曲经典人物为线索,揭示了经典作品中的戏曲元素。全书角度新颖,行文生动,可读性较强。
目录
总序
绪论节日“画船”载着戏曲“佳人”袅袅前来
上篇
第一章年节:除旧迎新与傩戏、门神戏
第一节中国傩祭的戏剧性变化
第二节门神信仰与戏曲舞台上的门神形象
第三节新年习俗与年节演艺
第二章元宵:生活中与舞台上的狂欢表现
第一节元宵节的历史沿革与民俗风情
第二节元宵节日社火活动中的队列行进演艺
第三节元宵“闹”剧与爱情剧
第四节上海地区的两项元宵民俗演艺
第三章上巳:情人节、爱情剧的青春背景
第一节祓禊:求助生命的健康成长
第二节水滨嬉戏:欲求佳偶的绝好时地
第三节高禖:祈求子嗣的神秘力量
第四节元杂剧中的上巳意象与节俗文化的张扬
第四章清明:关乎生命的两极——爱与死亡
第一节清明节及其前后的寒食、上巳
第二节几种清明剧的面貌及剧情概要
第三节由清明剧看宋以降的清明节
第五章端午:南北节日风俗与蛇女戏文
第一节端午节俗及其文化内涵
第二节三部端午杂剧与北中国端午节俗
第三节白蛇剧的端午节背景与南方节俗风情
第六章七夕:星辰崇拜与七夕剧
第一节节日流变及其文化内涵
第二节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剧
第三节七夕节的稚儿崇拜及其在演艺中的投影
第四节七夕节能否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第七章中秋:拜月情结与团圆戏
第一节中秋节及其节日民俗
第二节月神崇拜与民间俗信
第三节从中秋奇俗“摸秋”说起
第八章重阳:登高和崇高的审美指归
第一节重阳的节日文化内涵及其在中日韩的表现
第二节关于《东篱赏菊》杂剧
第三节重阳的节日偶像陶渊明
第四节屈原和陶潜之比较
下篇
第一章关汉卿剧作中的节日景观
第一节寒食节与《调风月》
第二节《鲁斋郎》与清明节
第三节《望江亭》与中秋节
第二章元代七夕剧《魔合罗》
第三章《琵琶记》的两个节日及其人生况味
第一节清明:绿杨高映画秋千
第二节中秋:此生此夜不长好
第四章汤显祖《紫钗记》中的节日意象及其节日观
第一节新年——人生崭新一页的意象
第二节元宵——天赐的良宵与良缘
第三节寒食——折柳生离甚于死别
第四节怀念——秋节七夕、中秋和重阳
第五章《长生殿》的李杨爱情与节日情缘
第一节四大节日背景
第二节两位民间俗神
第六章《桃花扇》的时间节点与离合兴亡
第一节两番清明上巳天,寄予几多离合情
第二节节闹端午一年年,党争抢女乱哄哄
第三节前后两中元,祭罢“北明”祭南明
第四节正月人日至元宵,隳败消歇看尔曹
第七章水浒剧中的节日英雄与李逵形象
第一节《李逵负荆》的狂欢化品格
第二节《黄花峪》与《宋公明闹元宵》
第三节李逵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第八章骂俗与骂戏的节日文化背景
第一节节日骂俗的狂欢性质与巫术性能
第二节骂戏背后的节日文化与民俗内涵
第三节从《王婆骂鸡》看节日活动中的民间骂戏
结语一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结语二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校园里的传承与发展——以三月三女儿节进校园的实践为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