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勿忘草

勿忘草

  • 字数: 14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 作者: [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普里什文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510787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世界生态文学先驱”普里什文所见、所写的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山水田园;用诗歌语言恢复自然本来的面貌,聆听来自俄罗斯山林中的天籁;在对日升日落、花开花谢的观察中寻觅属于人类的永恒之境;普里什文随笔集《勿忘草》篇章国内首次大规模译介;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王金玲主编,专业译者权威重译,带来独特的文学体验;详细的作家介绍帮助了解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特点,编后记帮助了解整套“俄罗斯当代生态文学作品集”;精美装帧,北方森林+典型logo的经典海报风,独具巧思的内文设计,带来清新、舒适的阅读体验;愿每个热爱大自然的我们,能够在森林中相逢。
内容简介
俄罗斯有名生态文学作家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普里什文生前创作随笔集《勿忘草》,共36个章节,作家去世后由其妻子整理并于1960年出版。译者从该随笔集中节选了24个章节,每个章节的题目都短小精悍,富有哲理性内涵,发人深思,主要涉及生与死、爱情、艺术创作、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等主题,把自然界和人的生命进行了对比,对生命的形成和意义以及艺术创作的过程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总结了人与自然世界的相似性哲理。
作者简介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普里什文(1873—1954) 是俄罗斯有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描写自然界的生活,歌唱与大自然紧密联系的人的创造性劳动。他的创作不仅拓宽了俄罗斯现代散文的主题范围,而且为其奠定了原初意义上的风貌,他也由此被称为世界文学历史记录具代表性的“大自然诗人与文人”。 付何珍,现任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教师。主要研究领域:政治语言学、文学翻译。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等项目的翻译工作。
目录
I. 亲疏大自然 001 II. 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008 III. 思想 029 IV. 关注 038 V. 艺术即行为 043 VI. 自由和枷锁 053 VII. 劳动与创作 064 VIII. 题材和样式 069 IX. 童话 073 X. 你和我 075 XI. 叶芹草 083 XII. 爱情 096 XIII. 怀疑 105 XIV. 深信 111 XV. 理解 119 XVI. 出发 130 XVII. 美妙的一瞬 137 XVIII. 创作的不朽 149 XIX. 个人和社会 160 XX. 死水和活水 172 XXI. 祖国母亲 179 XXII. 大自然的灵魂 184 XXIII. 树木 195 XXIV. 动物 202 编后记 愿你我在森林中相逢
摘要
     I.亲疏大自然 人生于自然,源于自然,因此我们常说: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但同时,在大自然中的人也会因受到各种显性的或潜在的敌人的侵犯而死去。所以,对人类而言,大自然既是慈爱的生母,又是恶毒的继母。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讲起吧。 路边,在许多淡紫色风铃花的簇拥下,一株薄荷花静静地绽放。我刚要把这朵花摘下来闻一闻时,一只小蝴蝶收起了翅膀,停在了花上。我不想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让小蝴蝶伤心难过,于是决定再等一等。我站在这株薄荷花旁,把此时此刻的心情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 我在小本子上专心致志地写了很久,一时竞忘记了小蝴蝶的存在。当我写完,猛一抬头,竟发现这只小蝴蝶还驻留在那株薄荷花上,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姿势。 这怎么可能呢!我用脚尖轻轻地踢了一下薄荷花的花茎。小蝴蝶随着花剧烈地摇晃了一下,却仍然没有从花上飞下来。难道它死在花朵上了吗? 我小心翼翼地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住小蝴蝶收起的翅膀。小蝴蝶在我的指间并没有挣扎,它头顶的触角也纹丝不动——它真的死了。 当我把这只小蝴蝶从薄荷花上捏起来时,带出来一只隐藏在花里的淡黄色蜘蛛,它的肚子上有一个浅绿色的大卵袋。蜘蛛用它的八条腿紧紧地裹住了小蝴蝶的肚子,吸干了它的血。这时,从我身边走过几个来别墅度假的市民,他们不停地感叹着:“多美的大自然啊!多棒的天气啊!多清新的空气啊!多么和谐美好的大自然啊!” 众所周知,大自然从来都不是和谐美好的,但人们心中总会萌生一种和谐、愉悦和幸福的感觉。 大自然里一切被人类视为羞耻的东西都是暴露无遗的,包括为生存而战,为争夺交配权而战,为争夺领地而战,以及为其他欲望和诱惑而战。试问,我们人类在走进大自然时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 在大自然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创造力,同时把人类与生俱来的和谐感带入其中。这种情感是一种纯洁的人类特有的情感,这种情感一旦与大自然融合,就会生机勃勃、熠熠生辉。人类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大自然中被破坏的和谐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恢复。 因此,亲爱的人们,那些疲惫不堪去别墅度假的市民,你们不希望在大自然中看到那些在城市里已经让你们感到身心俱疲的纷争,你们是对的。 大自然中的水像一面镜子一样,能倒映出天空、山峦和森林。人类在自己站立起来的同时,也扶起了一面镜子,在镜子中他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自己在镜子中的影像。 狗在镜子中能把自己看成另外一条狗,但它接近不知道那就是它自己。 大概只有人类才明白,镜子中的影像其实就是他本人。 人类整个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关于人类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的历史。人类的未来就在于人类在这面镜子里将会看到什么。 人类经过几十个世纪的繁衍生息,逐渐将大自然和宇宙的各个部分融人自己体内,其中与动植物更相似的那部分,我们称为肉体;而更接近人类自身或在大自然中不存在的其他部分,以及只有人类才固有的那部分,我们称为精神。 自然界中的许多力量,一旦融人人类的精神中,就会发生巨大的转变。比如,大自然中能把花粉从雄蕊吹到雌蕊上的风,按照人类的说法,从肉体层面上看,被称为性欲;而从精神层面上看,就叫作爱情。 为了证明植物的传粉过程与人类的爱情相似,自古以来,诗人们在描写爱情的时候就会把它比作云雨。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