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研究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研究

  • 字数: 29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作者: 贺来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17398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从马克思哲学观、人的自我理解理论、辩证法理论、实践观点、社会观、价值观以及马克思哲学的中国形态的探索等具体而重要的理论问题入手,探讨了在这些问题上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哲学变革,所彰显的现代哲学意蕴以及对于推动当代哲学发展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在探讨中,我们没有采取面面俱到的方式,而是从我们认为具有根本性和关键性的切入点出发,从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侧面,揭示马克思哲学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方式、解释原则和所揭示的理论意蕴,对于今天进一步推进马克思哲学当代发展的价值。
作者简介
贺来,1969年7月出生,湖南人。199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哲学基础理论研究。2008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重量入选。曾出版《鸟托邦精神的现实生活世界根基》《宽容意识》《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辩证法与实践理性》《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哲学变革》等学术著作,在有影响的刊物发表论文150多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马克思哲学的哲学观及其当代性
第一节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颠倒与马克思哲学观变革的根本契机
第二节“非哲学”的非难与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哲学维度的辩护
第三节“哲学实践”与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哲学维度的特殊表现方式
第四节从特殊的“知识类型”到特殊的“人类活动”:马克思哲学观的重大变革
第二章马克思哲学人的自我理解理论及其当代性
第一节人的“普遍本质”理解的变革性理解
第二节从“现成性”到“生成性”:马克思哲学视野中人的形象的转换
第三节马克思哲学人的自我理解观念的变革与主体性观念的变革
第三章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理论其当代性
第一节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理性转向
第二节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本体论变革意蕴
第三节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理论与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哲学维度
第四章马克思哲学的社会观及其当代性
第一节“终极实在”观的创造性转换与马克思的社会概念
第二节“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哲学意蕴
第三节马克思哲学的“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五章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点及其当代性
第一节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点及其唯物论基础
第二节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点的认识论意蕴
第三节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点与价值独断主义的终结
第六章马克思哲学的价值观及其当代性
第一节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批判与现代社会价值规范基础的反省与重建
第二节马克思哲学与“个体化时代”的社会团结
第三节“关系性价值观”:“价值观间”的价值自觉
第七章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的探索
第一节构建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的基本前提
第二节现代性的反省与新型现代性的建构:建构当代中国形态构建的基本主题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