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学传播的科学

科学传播的科学

  • 字数: 32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澳)克雷格·科米克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942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移动互联时代的科普读者该如何在信息的中准确辨别自己看到的信息是不是科学的?科学传播者如何向读者科学传达科学信息?《科学传播的科学》给你答案。
内容简介
为了更好地开展科学传播,你大概需要阅读上千篇学术论文和数十本相关图书。幸运的是,克雷格·科米克博士替你做了这一工作。在案例研究和例证的支撑下,这本《科学传播的科学》极具可读性又让人感到愉悦的著作凝练了科学传播方面的很好实践研究。通过对包括信息、隐喻、评估和伦理在内的各个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你将了解到公众如何看待科学以及为何如此看待,并且如何将科学研究塑造成可以影响信念、行为和政策的好故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克雷格·科米克(Craig Cormick)博士是澳大利亚优秀的科学传播者之一,他有着30多年的科学传播者经验。他曾是澳大利亚科学传播者协会的主席,也是一位有名的作家,出版过20多本著作。他的作品发表在很多学术期刊上,包括《自然》和《细胞》等刊物。他致力于传播复杂的科学议题,并在澳大利亚的大学里教授写作和公共关系课程,同时还在全球各地开展传播培训活动。 译者简介 王大鹏,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第九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佳作奖得主,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家与媒体关系,科学传播,国外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新媒体科学传播等。在《中国科学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百余篇;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已翻译出版科普研究理论专著多部。 王慜超,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研项目主管,长期从事科技管理专业领域相关工作。 黄荣丽,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提升、科普作品标准体系等,在核心期刊、国内外会议发表论文数篇,在相关报纸发表评论数篇,参与编辑著作3部。"
目录
基本原则/1
第1章言简意赅,什么才是好的科学传播?/2
科学固有的复杂性/4
是什么塑造了未来?/5
应对策略/6
要点/6
第2章为何我们要更好地传播科学/7
其他的选择?/9
应对策略/11
要点/12
第3章埋葬缺失模型/13
为什么要埋葬缺失模型?/14
应对策略/16
要点/17
第4章客观点!阁下!/18
应对策略/21
要点/22
第5章公众到底是如何看待科学的?/23
科学教育/26
公众的科学素养/27
社会素养/28
应对策略/28
要点/29
第6章不存在单一受众:理解细分人群/30
不同的细分类型/31
积极公众、消极公众以及热点议题公众/32
价值观/34
不要忘了还有X代、Y代和Z代/38
应对策略/40
要点/40
传播工具/41
第7章信息和隐喻/42
语言的使用/44
正确地传递信息/45
信息框/45
我从不对我不喜欢的东西使用隐喻/48
野兽还是病毒?/51
应对策略/52
要点/52
第8章很久以前:讲故事/53
其他叙事结构/56
叙事的力量/59
当科学叙事迷失时/60
相互竞争的叙事/61
英雄之旅/62
应对策略/63
要点/63
第9章相信我,我是一个科学家/64
明星科学家/66
信任的通货/68
尚未提出的问题/68
受众决定一切/69
信任与不信任/71
但是那意味着什么/72
应对策略/74
要点/75
第10章媒体很重要/76
旧日好时光/77
与媒体打交道的指南/87
写一篇优秀的媒体通稿/89
最后一个重要的叮嘱:误解媒体报道的影响/92
应对策略/94
要点/94
第11章成为社交媒体明星/95
社交媒体会改变大脑吗?/96
谁在用社交媒体?/96
问题总是他们,不是我们/99
利用社交媒体的好处/100
改善与公众的传播/102
如果做,就要做得更好/103
找到正确的媒介/104
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教训/105
你可以发布很多条推文吗?/106
数码盒子之外的思考/109
谈谈以性别为基础的网络钓鱼行为/109
应对策略/111
要点/111
第12章我被陷害了!框架的艺术/112
框架简史/114
强调框架/116
为争议性议题设置框架/116
问题的症结/118
社交媒体作为框架的传播者/118
框架的伦理/119
应对策略/119
要点/120
第13章谁害怕公开演讲?/121
什么是好的传播?/124
怎样才是一个好的演讲者?/127
付诸实践/128
姿势的重要性/129
当现场出差错时/131
死于PPT/131
数据可视化/133
跟充满敌意的受众交流/135
应对策略/136
要点/136
科学传播的科学
第14章参与/137
没人喜欢老鼠/141
社区参与的演化/142
当社区需要拥有社区参与时/143
什么是好的参与?/144
很好实践什么样?/146
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148
通过公民科学实现社区参与/149
那么什么是不好的参与?/153
应对策略/154
要点/154
第15章P值:政策和政治/156
科学和政治之间的界限/157
那么到底谁是决策者?/159
接触决策者的很好方式是什么/160
社区参与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165
应对策略/165
要点/166
第16章评估:度量和统计数据/167
研究人员怎么说/168
一项好的评估看起来应该什么样/169
目的与目标/169
应对策略/173
要点/174
当情况变得困难时/175
第17章我是信徒!理解不同的信念/176
理解一个共同体内信念的广度/177
为何这种不同的信念会存在?/178
曼德拉效应/179
为何聪明人会相信蠢事?/181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190
最后一个大大的“但是”/192
应对策略/194
要点/195
第18章一项有风险的事业——对风险进行传播/196
界定风险传播环境/197
通过关切和影响来理解你的受众/197
对风险的科学认知与公众认知/199
危险与愤怒/201
认知偏差:理解人们是如何思考的/202
风险认知/203
信任/204
媒体/205
社交媒体/207
应对策略/207
要点/208
第19章尊重价值观/209
价值观棱镜:理解价值观以及接近这些价值观的工具/210
应对策略/215
要点/215
第20章你真的能改变别人的行为吗/216
只是让人们采取行动/217
小动作和暗示/218
我们行为的复杂性/219
当然,还有价值观/220
行为经济学/220
当它无法奏效时/222
应对策略/223
要点/225
第21章对争议进行传播:好的、坏的和丑陋的/226
到底什么是争议?/227
在信念、价值观和利益上的冲突/228
为心灵而战/229
制造争议/230
处理不确定性/235
那么你能做些什么呢?/235
应对策略/236
要点/237
科学传播的科学
第22章揭穿无稽之谈/238
伪科学是危险的/240
揭露错误信息的真相/242
提前脱离/243
传授科学方法/244
应对策略/244
要点/245
科学传播问题/247
第23章于何处找到科学传播的伦理/248
在不确定的时代打正义之战/249
在伦理上设置框架/249
大胆地说出那些重大的心照不宣的议题/251
应对媒体的流行/252
科学传播者的伦理行为准则应该是什么样的?/253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258
应对策略/258
要点/259
第24章为什么我们实际上并不知道我们自认为知道的东西/260
世界上最奇怪的人/262
可乐和曼妥思的效应/264
那么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266
应对策略/267
要点/267
参考文献/268
后记:最后的布道/29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