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认知基础

认知基础

  • 字数: 49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987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全面阐述认知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配套电子课件,方便教师授课与自学
内容简介
认知科学是研究心智和智能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从感觉的输入到复杂问题求解,从人类个体到人类社会的智能活动,以及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性质。认知科学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说明和解释人在完成认知活动时是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的。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认知科学的概念和方法,以及认知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近期新研究成果,综合地探索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性质和规律。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脑认知的神经基础,心理表征,感知、视觉和注意,听觉和言语,认知语言学,学习,记忆,思维和决策,智力发展,情绪和情感,意识,认知模型,认知模拟和社会认知。
本书可作为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信息学、智能科学、智能机器人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相关学科工作的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认知
1.2 认知科学的兴起
1.3 认知科学的发展
1.4 认知科学的研究内容
1.5 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
1.5.1 认知内在主义方法
1.5.2 认知外在主义方法
1.5.3 认知语境主义方法
1.6 认知科学的实验技术
1.6.1 单细胞记录
1.6.2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1.6.3 磁共振成像
1.6.4 脑磁图
1.6.5 脑电图
1.7 认知科学的未来方向
1.8 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脑认知的神经基础
2.1 脑系统
2.2 大脑皮质
2.3 神经系统
2.4 神经组织
2.5 突触传递
2.6 神经递质
2.7 静息膜电位
2.8 动作电位
2.9 离子通道
2.10 脑电信号
2.11 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心理表征
3.1 引言
3.2 逻辑
3.2.1 命题逻辑
3.2.2 谓词逻辑
3.3 产生式系统
3.3.1 事实的表示
3.3.2 规则的表示
3.4 框架
3.4.1 框架结构
3.4.2 框架网络
3.5 案例
3.5.1 记忆网
3.5.2 案例推理
3.6 本体
3.7 联结
3.8 图式
3.9 小结
思考题
第4章 感知、视觉和注意
4.1 感知的基本形式
4.1.1 感觉
4.1.2 知觉
4.1.3 表象
4.2 知觉理论
4.2.1 建构理论
4.2.2 格式塔理论
4.2.3 直接知觉理论
4.2.4 拓扑视觉理论
4.3 知觉恒常性
4.4 视觉通路
4.5 马尔的视觉计算理论
4.6 图像理解
4.7 人脸识别
4.8 注意
4.8.1 注意的功能
4.8.2 选择性注意
4.8.3 注意的分配
4.8.4 注意网络
4.9 小结
思考题
第5章 听觉和言语
5.1 听觉通路
5.2 听觉信息的中枢处理
5.2.1 频率分析机理
5.2.2 强度分析机理
5.2.3 声源定位和双耳听觉
5.2.4 对复杂声的分析
5.3 语音编码
5.4 韵律认知
5.5 语音识别
5.5.1 发展历程
5.5.2 语音识别系统
5.5.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系统
5.6 语音合成
5.6.1 语音合成的方法
5.6.2 文语转换系统
5.6.3 概念—语音转换系统
5.7 听觉场景分析
5.8 对话系统
5.9 言语行为
5.10 小结
思考题
第6章 认知语言学
6.1 概述
6.2 语言认知
6.2.1 心理词典
6.2.2 书面语识别
6.3 语法分析
6.3.1 形式文法
6.3.2 扩充转移网络
6.4 认知语义学
6.5 隐喻和转喻
6.6 心理空间理论
6.7 机器翻译
6.7.1 统计机器翻译
6.7.2 神经机器翻译
6.7.3 记忆机器翻译
6.8 语言神经模型
6.8.1 失语症
6.8.2 语言功能区
6.8.3 经典定位模型
6.8.4 记忆-整合-控制模型
6.9 小结
思考题
第7章 学习
7.1 概述
7.2 行为学习理论
7.2.1 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7.2.2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7.2.3 联结学习理论
7.2.4 操作学习理论
7.3 认知学习理论
7.3.1 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7.3.2 认知目的理论
7.3.3 认知发现理论
7.3.4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7.3.5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7.4 人本学习理论
7.5 观察学习理论
7.6 内省学习
7.7 强化学习
7.7.1 强化学习模型
7.7.2 Q学习
7.8 深度学习
7.9 学习计算理论
7.10 小结
思考题
第8章 记忆
8.1 记忆系统
8.2 感觉记忆
8.3 短时记忆
8.4 长时记忆
8.5 工作记忆
8.6 遗忘理论
8.7 层次时序记忆
8.8 互补学习记忆
8.8.1 海马体
8.8.2 互补学习系统
8.9 小结
思考题
第9章 思维和决策
9.1 思维形态
9.1.1 抽象思维
9.1.2 形象思维
9.1.3 灵感思维
9.2 精神活动层级
9.3 推理
9.3.1 演绎推理
9.3.2 归纳推理
9.3.3 反绎推理
9.3.4 类比推理
9.3.5 因果推理
9.3.6 常识性推理
9.4 问题求解
9.5 决策理论
9.5.1 决策效用理论
9.5.2 满意原则
9.5.3 逐步消元法
9.5.4 贝叶斯决策方法
9.6 小结
思考题
第10章 智力发展
10.1 引言
10.2 智力理论
10.2.1 智力的因素论
10.2.2 多元智力理论
10.2.3 智力结构论
10.3 智力的测量
10.4 皮亚杰的经典认知发展理论
10.4.1 图式
10.4.2 儿童智力发展阶段
10.5 认知发展的态射-范畴论
10.5.1 范畴论
10.5.2 Topos
10.5.3 态射-范畴论
10.6 心理逻辑
10.6.1 组合系统
10.6.2 INRC四元群结构
10.7 智力发展的人工系统
10.8 小结
思考题
第11章 情绪和情感
11.1 概述
11.1.1 情绪的构成要素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