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津解渴 中国茶叶的全球化

生津解渴 中国茶叶的全球化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陈慈玉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2582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早在16世纪,产于东方的茶叶即曾出现在西方人的游记中,他们到中国、日本、印度、东南亚旅行时,发现中国人有饮茶的习惯,经常在空腹时喝一两杯茶用于治疗热病、头痛、胃痛等病痛。而拜访中国的上流家庭时,主人会以饮茶款待贵客。因此,欧洲人对茶叶“最初的印象”是:茶是一种药,是体现待客之道的饮料。随着时间的流转,茶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代表着一种文化。中西方因各自传统文化的不同,产生了迥异的饮茶文化。西方形成了以英国为典型的红茶文化,红茶文化飘逸着贵族的气息,带着重商主义的色彩,欧洲强权为了满足对红茶及其佐料蔗糖的需求,不断扩大殖民地甚至不惜掠夺和贩卖奴隶, 中国茶贸易之开始发展、鼎盛、衰微,也随之皆受制于外国市场。西方国家为能确实获得价廉物美之茶,向印度、锡兰与日本发展茶栽培业与投资制茶工厂,强制亚洲茶叶生产国发生竞争。本书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历史片段,揭示了中国茶叶在近代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展现它足以傲视咖啡、可乐等西方饮品的多彩多姿的一面。  
内容简介
虽然喝茶的习惯源于中国,但东西方却由于本身传统文化的不同、环境的相异而产生不一样的饮茶文化。饮茶文化既是东方精神文化的象征,也是西方物质文化的表象。在全球化发展的今日,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重新审视茶叶在当时的流通情况及其影响,展现它足以傲视咖啡、可乐等西方饰品的多彩多姿的一面。
作者简介
陈慈玉,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曾任淡江大学副教授,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近代中国经济史,近代日本经济史。著有《近代中国茶业的发展与世界市场》《近代中国的机械缫丝工业》《日本历史与文化》(合著)《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合著)《台北县茶业发展史》《台湾矿业目前的第一家族——基隆颜家研究》《日本在华煤业投资四十年》《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
目录
自序
绪论
多样的品茗文化
西方与东方的接触
中国茶叶的国际贸易与生产
新消费国之登场
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
余论
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