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

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

  • 字数: 53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678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成就辉煌,名家辈出,研究方法多样而新颖,发展阶段清楚,高峰迭现,本书系首次对这一重要学术领域做系统的梳理、深层次的开掘,并从中西学术交流的高度予以科学的说明和理论的总结,标志着20世纪学术史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作者认真地紬绎了数以百计的有关20世纪考证学者有价值的论著,重新审视了大量的有关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作者全面分析了20世纪历史考证学形成的条件,分别探讨了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顾颉刚、傅斯年以及孟森、吕思勉、岑仲勉、钱穆、汤用彤、徐旭生、陈梦家、徐中舒、谭其骧、唐长孺等考证名家的成就,评价他们在20世纪学术目前的地位;同时,评述了劳榦、严耕望、饶宗颐、张光直的贡献。最后,作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新历史考证学的学术内涵和时代特征进行阐释,并论述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历史考证学达到的新境界。全书资料翔实,分析缜密,论断精辟,结构严谨,是关于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目录
第一章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的形成
第一节乾嘉学术奠定的基础
第二节四大新史料发现的刺激
第三节新史学思潮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第四节西方史学思想和方法的影响
第二章王国维、陈寅恪、陈垣历史考证的重大成就
第一节王国维历史考证的很好贡献
一、甲骨文、金文研究
二、汉晋木简研究
三、敦煌学和元史研究
第二节陈寅恪治“民族文化之史”的出色成果
一、论隋唐制度之渊源
二、探讨唐代政治史的基本线索
三、开拓诗文证史的新领域
四、诸多领域的建树和治史的“通识”
第三节陈垣:宗教史与文献学的宝贵建树
一、开拓多种宗教史研究领域
二、建立科学的文献学及历史辅助学科的努力
三、元史研究的创获
四、晚年学术的升华
第三章胡适、顾颉刚、傅斯年历史考证的理论和风格
第一节胡适与历史考证
一、胡适的治学方法及观点
二、历史考证的成就
三、禅宗史研究
四、小说考证及《水经注》研究
第二节顾颉刚疑古辨伪的主要成果
一、古史辨伪观点的形成
二、《尚书》研究
三、先秦和汉代学术思想研究
第三节傅斯年的史料学观点和古史考证
一、史料学观点
二、古史考证
三、领导史语所的工作
第四章新历史考证学在断代史和专史领域的成就
第一节孟森、吕思勉和岑仲勉
一、孟森的明清史研究
二、吕思勉的断代史研究
三、岑仲勉的隋唐史研究
第二节钱穆和汤用彤
一、钱穆的古史考证
二、汤用彤的宗教史研究
第五章1949年以后新历史考证学的进展
第一节徐旭生和陈梦家
一、徐旭生的古史传说研究
二、陈梦家的古史考证成就
第二节徐中舒、唐长孺和谭其骧
一、徐中舒的古史研究
二、唐长孺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三、谭其骧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第三节劳榦和严耕望
一、劳榦的汉简和汉史研究
二、严耕望与古史考证
第四节饶宗颐和张光直
一、饶宗颐与史学考证
二、张光直的考古学文化研究
第六章新历史考证学的方法论思考和展望
第一节新历史考证学的方法论思考
一、扩大史料范围,发现新问题
二、推进史学科学化的努力
三、探求历史的深层认识
第二节新历史考证学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及其展望
附20世纪学术史研究的重要突破——读《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
初版后记
增订版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