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汴梁悲歌 靖康大变局

汴梁悲歌 靖康大变局

  • 字数: 25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吉寅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2051028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社科类历史读物。宋朝在宋徽宗时代达于极盛,经济繁华,府库充裕,疆域最广。君臣共舞,欢庆盛世,乐极生悲,祸从天降。海上之盟,是收复燕云之梦的起点,也是国势急转直下的开始。联金灭辽,引狼入室,搬起石头要了自己的命。西路金兵环寨太原,宋军三次救援,主力丧失殆尽。河东陷落,开封难存,二帝北迁,生灵涂炭。就在这历史大变局之中:倒霉大臣张邦昌,被逼入人生死角;康王赵构和哲宗孟后,塞翁失马、焉知祸福,重燃炎宋国祚;傲骄的东京百姓,刚欢呼完皇朝的焰火,谁知转眼间家破人亡。曾经的锦衣贵人,在苟活与死亡的挣扎中,一路向北再向北,刹那间从天堂跌入人间。人间已苦,何须地狱?北国黑水苦寒,梦乡五国是东京;南国西湖醉暖,今世临安作汴京。
作者简介
张吉寅,男,1986年生,山西绛县人。2017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宋史研究。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目录
总序/001
引子/001
第一章盛世华章/005
一、端王即位:学会做官家/005
二、臣子可依:垂拱驭天下/010
三、国家富裕:经济与社会/015
四、胜利光辉:收复与拓边/020
五、帝王艺术:盛世大联欢/023
第二章海上之盟/030
一、梦里燕云:燕云情结几时休/030
二、卑微接触:几番跨海几番羞/034
三、宏伟蓝图:圆梦好似咫尺间/039
四、不舍燕山:燕都惊厥急防秋/049
第三章汴京突围/059
一、仓皇交接:宋钦宗即位/059
二、倔强李纲:开封守卫战/063
三、城下权宜:女真人北撤/068
四、那君那臣:道君和六贼/080
第四章开封陷落/089
一、惨烈太原:防守与救援/089
二、两路南下:直捣开封府/098
三、攻防之间:守卫开封城/108
四、开封陷落:悲壮与荒诞/120
第五章改天换日/130
一、何时回归:钦宗青城行/130
二、犒赏大金:狮子大开口/135
三、再赴青城:钦宗陷囹圄/140
四、取之殆尽:开封底朝天/146
五、青城父子:不听老父言/150
六、消灭赵氏:选择接班人/158
七、战栗大楚:倒霉张邦昌/165
八、生死疲劳:东京众生相/170
第六章建炎南渡/178
一、漏网之鱼:赵构续香火/178
二、恐失其鹿:康王小烦恼/190
三、赵宋中兴:高宗续国祚/193
第七章魂归北国/202
一、背井离乡:向燕京进发/202
二、漫长北路:残喘到上京/216
三、只言片语:韩州的点滴/221
四、穷途末路:五国城岁月/222
五、身死他乡:徽宗身后事/231
结束语/243
后记/250
摘要
     浩瀚国史中,有人喜谈历史人物的高光时刻,有人纠结王朝更替的悲欢离合,有人访查多元文明的碰撞交融,更有人沉迷于巍巍宫墙里的爱恨情仇。历史是过往,读史者常以结果推知过程,满足于事后诸葛亮的高明。比如人们常说,昏聩的君主导致国家灭亡。那个君主经常被书写得一无是处,甚至生下来的每一步都在走向毁灭。近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声音否定这类简单化的线性叙述,当然也试图突破以果论因的读史心境。如果能暂时忘记结果,甚至忘记下一阶段,走进时代情境,想象多种可能的历史走向,应该更为精彩,也更为揪心。如果历史是一部影视作品,只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物脸谱化,既不符合实情,也十分无趣。历史有诸多可能,充满了偶然,可以说是若干偶然的集合。偶然性的明天,一切都是未知的,历史走向扑朔迷离,也就有了刺激感。对偶然性的强调,并不妨碍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求索。对后人而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对宋朝以及宋迷来说,本书讲述的是一段沉痛的历史。众所周知,北宋的灭亡过程,并非短短一年多的靖康之变。这一历史进程,长达十数年,其中有诸多的不确定性。 宋徽宗时代,国势鼎盛,经济发达,社会安定,文艺勃兴,疆域最广。然而,宋徽宗尚不满足,他深情地凝视北方。以幽州、云州为中心的十六州地区,在五代时被契丹占领。后周世宗夺回三州,壮志未酬,英年早逝。徽宗的祖宗们虽奋力拼搏,却接连败北。收复幽云地区,成为宋朝的一个不敢多想的梦。 女真族在东北兴起,天祚帝治下的契丹帝国,国土渐失,命不久矣。徽宗君臣眼泛绿光,洞察到了不错的历史机遇。宋人跨海求盟,金人半推半就,海上之盟就此达成。盛世之下,必有隐忧。东南方腊乱起,宋朝北军南向。凯旋之师转而北伐,残辽之军奋勇杀敌。宋军本来轻敌,幻想箪食壶浆、汉民迎降,哪承想一溃再溃,不知北在何方。燕京本唾手可得,用尽攻略,却不能下。女真兵出居庸,燕京不战而降。军事无能,金钱弥补,屈辱化为荣誉。燕京归来,君臣共贺,热闹非凡。燕京改称燕山府,西京改称云中府。 数万燕人北迁,财富荡然无存,燕京几为空城。旧辽西京及其属州尚未归宋,多次交涉未果。辽朝旧臣张觉占据平、滦、营三州,叛金归宋。西京路朔、应、蔚三州来降,宋朝笑纳。小算盘打错,落人口实。金人致书问罪,宋人如惊弓之鸟,捕杀张觉,函首送金。朔、应、蔚三州,旋即被金军攻取。金人索钱要粮,宋人悉数奉上。宋朝恭顺如羊,肉质肥美,金朝怎不垂涎? 金军战略部署是:粘罕兵出云中,经太原,南下洛阳,封堵宋军西逃陕西、四川之路,东进开封;斡离不从平州出发,占领燕山,直驱开封;两路大军再会师开封城下,企图灭亡宋朝。 降将郭药师率领的常胜军,徽宗倚为长城,守卫燕山府。东路军统帅斡离不率军从东来攻,常胜军出城接战,先败再降。燕山距开封近一千四百里,中有真定、中山、河间、庆源等军事重镇。然而,华北平原一马平川,为达战略目的,斡离不不多纠缠,绕过军镇直抵黄河,兵临开封。西路军粘罕从云中南下,兵不血刃,雁门关洞开,却被太原挡住数月之久。西路行军黄土高原,山谷、盆地相间,须一一攻克,故而两军未能合围。 在李纲的领导下,第一次开封保卫战取得胜利。然议和之声甚嚣尘上,金军兵力不足,双方握手言和。犒赏金军金银,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斡离不率军北返。太原之战,宋朝三次救援,损兵折将,功亏一篑。金银数不足,三镇不可割,两路金军再起,突至开封城下。金军攻城,绞尽脑汁;宋军守卫,竭尽全力。相持之时,郭京六甲神兵出阵,金军厮杀破门,大雪纷飞,火光亘天,开封陷落。 城池已下,人为鱼肉,我为刀俎,肆意即可,无须费力。先要金银绢帛,引钦宗出城;再索宝物、人口,迫徽宗出宫。金人不费吹灰之力,仰赖宋人俯首听命,偌大开封城为之一空。倒霉张邦昌,被逼上梁山,做傀儡皇帝,国号大楚。宋室北迁,徽宗父子从开封到燕京,经历中京、上京、韩州,命丧混同江畔五国城。曾经的锦衣贵人,在苟活与死亡的挣扎中,一路向北再向北,刹那间从天堂跌入人间。人间已苦,何须地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康王赵构和哲宗孟后,重燃炎宋国祚。北国黑水苦寒,梦乡五国是东京;南国西湖醉暖,今世临安作汴京。 决策者当然要为国难负责,但读史者似乎不可仅停留于对昏君、奸臣的谩骂。纵是昏君、奸臣,也不想看到国家衰亡、权位丧失。相反,对于徽宗君臣来说,部分原因是好高骛远,志大才疏。北宋的灭亡,是多重政治、军事抉择的结果,比如引狼入室、用人失当、心存幻想、指挥无方,等等。但其中的战略战术并非都是痴人说梦,有时形势比人强,无力回天。本书从亡国之君(亡国,指的是北宋灭亡,而非赵宋亡祚)宋徽宗的盛世风光讲起,勾勒徽宗父子如何一步步跌入深渊,终至万劫不复。在写作上,本书以存世宋代文献为依据,吸取学术界现有成果,以通俗书写的形式,展示这一段纷杂多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