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决胜 新经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胜 新经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字数: 38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蒋海曦,蒋南平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508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进入新时代,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代表新生产力的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形式的发展有密切联系,这接近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决胜中国新时代的新经济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中国新时代引领新经济有丰富的内涵:中国新时代的新经济是实现经济由“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中国新时代的新经济以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为重要抓手,以贯彻习近平同志“两山”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保障,并以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大数据及互联网经济为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共享经济为纽带,特别是通过现代新金融形式,形成强有力的补充性货币的金融补充。这些新经济的内容及风险,构成中国新时代经济的有别于传统的风险防范机制及调控体系。该书认为,中国新时代新经济的巨大成果,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物质保证,并将成为具有中国意义的中国智慧及中国方案,是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的重要贡献。本 书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调研法等具体方法,坚持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统一,其研究结论具有较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
内容简介
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互联网经济、智能经济等都是新经济的具体形态。当前,我们完成了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正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本书笔者经过几年来大量的调研,对新经济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最终形成了这本专著。这本专著对新经济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意义,对新经济研究领域和实现小康后我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本专著中,笔者对我国的新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等做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新经济的各种形式,如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互联网经济、智能经济等展开了较深入的研讨,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
作者简介
蒋海曦,女,金融学博士后,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先后获得文学学士,管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以及省、市、校级项目20余项;获教学及科研奖项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与资本理论,中外金融与资本理论比较,补充性货币理论与运作研究。
目录
第一章新时代经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新发展、新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中国的经济实践
第二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呼唤新时代经济理论创新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在新时代经济发展中继续改造我们的学习
第二章新时代经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机遇及挑战
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新时代经济发展战略演进
第二节新时代经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机遇
第三节新时代经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挑战
第四节创新理论努力实践:迎接挑战的重要保证
第三章新时代经济的性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新时代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经济
第二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逻辑
第三节发展新时代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四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实践
第一节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节实施新时代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第三节推进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第四节可持续精准新扶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后的现代化
第五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新时代共享经济
第一节共享经济理论溯源
第二节为什么要推进新时代共享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新时代共享经济冲出重围
第四节避免金融诅咒,促进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新时代金融货币
第一节新时代金融发展与监管
第二节新时代货币形式的演进与金融监管
第三节新时代货币新形式的风险控制:以比特币为例
第四节金融诅咒与三维消费均衡
第七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人工智能的发展
第一节人工智能与新时代中国经济理论的映射
第二节人工智能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第三节人工智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第四节人工智能战略与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八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精准扶贫的实践
第九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绿色经济
第十章面向世界:新时代经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