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红楼梦

红楼梦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 作者: 曹雪芹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64463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9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为章回体长篇小说,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一说是无名氏续)。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红楼梦》一书是以作者的家庭经历为蓝本进行艺术加工后创作而成的。小说以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由兴而衰的过程为主线,生动细致地写出了大观园中青春少女的日常生活、各自性格特点以及身世遭遇,展现了宝黛钗的爱情纠葛,贾府败落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的悲凉,原本生于浮华之巅的人经受磨难、世态炎凉的悲苦。小说还揭示了封建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及封建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中国文学目前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3),(也有说法为生于1724年,或卒于1764年),满洲人,名霑,字梦阮,又号雪芹、芹圃、芹溪等,祖籍河北唐山(一说辽宁铁岭,一说辽宁辽阳),中国清代文学小说家、诗人、画家。他出身于“百年望族”的封建官僚大家庭,后因家庭衰败而饱尝人生辛酸。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五次增删,创作了《红楼梦》。因部分稿件被借阅者遗失,他死后仅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经后人续写,高鹗整理,才形成了如今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文学发展目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录
通灵玉转世
梦游太虚幻境
王熙凤治丧
贾元妃省亲
贾宝玉参禅
林黛玉葬花
宝玉负荆请罪
宝玉蒙冤受毒打
情悟梨香院
大观园结社
钗黛诉衷情
诗社添新友
晴雯病补孔雀裘
贾探春理家
紫鹃情辞试宝玉
贾琏偷娶尤二姐
绣春囊风波
抄检大观园
芙蓉女含冤病亡
黛玉魂惊噩梦
失玉知奇祸
魂归离恨天
贾探春出嫁
查抄荣国府
贾母寿终正寝
宝玉得玉悟仙缘
阅读延伸
摘要
     通灵玉转世 名师带你读 作品开篇虚构了女娲补天余下顽石一块被僧道幻形带入人世间的故事,这块顽石所经历的一生被空空道人抄录并取名为《石头记》。在这一章中,小说里的许多主要人物纷纷登场。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是怎么认识的? 远古之时,天塌地陷,女娲娘娘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她用去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余下一块未用,扔在大荒山青埂峰下。这块顽石经过修炼之后,吸收了天地精华,逐渐有了灵性,可大可小,来去自由,因无材去补天,整日自怨自叹。有一日,从远处走来一僧一道,坐在青埂峰下。那僧见这石头鲜明莹洁,如扇坠一般,非常喜爱,就在石头上面刻下几个字,要将它投于昌明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于是那僧道携石而去,不知投往何方。 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个空空道人从青埂峰下经过,发现一块石头上有许多字,便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才知道上面写的是那块无材补天的灵石下凡投胎人间的经过。空空道人于是将这些文字抄录下来,取名《石头记》。 《石头记》上写道:当年,姑苏城中有条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座葫芦庙。庙旁住着一户人家,姓甄名费字士隐,生性恬淡,无意功名,每日只是观花种竹,饮酒赋诗,倒也过得自在逍遥;妻子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老夫妻年近五十,只有一女,名叫英莲,年方三岁。 夏日的一天,甄士隐在书房中看书看得疲倦,昏昏欲睡,睡眼蒙咙中只见一僧一道边走边谈。说是当年女娲补天所剩的那块顽石,通灵之后,到处游玩。他来到警幻仙子所居住的赤瑕宫,仙子命他作神瑛侍者。他看到灵河岸上的绛珠仙草十分可爱,便每天以甘露浇灌。仙草受天地精华的滋养,脱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思念报答神瑛侍者的滋润之恩。士隐听到这些罕见之事,上前向那僧道探求详情,二仙不愿为他解说天机,却将石头递给他看。只见石头鲜亮晶莹,正面刻着“通灵宝玉”四个字,反面还刻有几行字。他正要细看,那僧说声“已到幻境”,便从他手中夺过石头,向一座“太虚幻境”的牌坊中走去。士隐也想跟着去,刚一抬脚,忽听一声霹雳,猛然从梦中醒来,才知是南柯一梦。 甄士隐隔壁葫芦庙中寄居着一个穷书生,名叫贾雨村。他家道中落,本想进京赶考,不想走到这里就没路费了。中秋那天晚上,贾雨村与甄士隐一起喝酒,雨村提起自己的艰难,甄士隐当即赠给他五十两白银。雨村进京后,考中进士,做了县太爷。 这年元宵节时,英莲走失,甄士隐夫妻昼夜恸哭。不料一场大火又毁了家中的一切,无奈,甄士隐只得投奔到岳丈家。后来,甄士隐看破红尘,随道人出家了。 一天,甄家丫环娇杏在门前买线,见轿内坐的新任太爷竟是贾雨村,正在疑惑,公差来传甄老爷。士隐岳丈封肃忙出来说明女婿已经出家。公差便把封肃带到贾雨村那里回话。原来贾雨村看见娇杏,以为甄老爷移居此地,听说他已出家,连连叹息。当得知英莲丢失时,便命差役务必探访回来。封肃回家将一切告诉女儿,甄家娘子十分伤感。 第二天,贾雨村送厚礼答谢,还写信想要娇杏作二房。封肃巴不得奉承,连夜将娇杏送过去。后来娇杏生一子,扶了正。谁知不到一年,雨村被革了官职。他把家小送回原籍,自己则云游天下去了。 一天,他游至扬州,偶感风寒,随后盘缠不足,想找一处安身之地。恰巧遇到两个旧友,介绍他到当今盐政林如海家中教书。林如海姓林名海,字如海,苏州人氏,本是前科的探花,今为巡盐御史,到任才一月有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虽系钟鼎之家,却也是书香之族。如海今年已四十,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将其爱如珍宝,又见她聪明清秀,便让她读书识字。雨村只教黛玉一个学生,她年纪又小,身体又弱,功课不限多少,因而十分省力。 过了一年多,黛玉之母贾氏夫人一病身亡。黛玉哀痛不已,连日不曾上学。雨村每日更觉无聊。这日,雨村去古董商冷子兴处一起喝酒。雨村问他近日京中可有什么新闻,子兴道:“新闻没有什么,倒是你的同宗荣国府贾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雨村笑道:“若论荣国一支,与我确是同宗。但他家何等荣耀,我们不便攀扯,故至今更加生疏了。”子兴叹道:“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空空了。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如今的儿孙,竟也一代不如一代了!”雨村听说,很是纳罕。 子兴为他解说道:“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子贾敷,八九岁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却一味好道,想做神仙。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袭了他父亲的官。贾珍有一个儿子,今年十六岁,名叫贾蓉。那珍爷整天不干正事,也没有人敢管他。再说荣国府,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了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