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21中国中篇小说精选

2021中国中篇小说精选

  • 字数: 20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金理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2051034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9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太阳鸟文学年选,是辽宁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开始创建的文学品牌,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丛书主编,本套丛书大体包括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诗歌六大分卷,编委及各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不负读者的厚望,每年都将发表的原创文学作品精读、精选,力求将年度优秀的作品完整、客观、公正地呈现给读者。这些选本追求精品,但更多体察了民众的心理,内容贴近大众化的生活。
内容简介
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太阳鸟文学年选系列丛书,从1998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了24年,其间经受了图书市场的检验,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与好评。2021年1月出版的中篇小说精选,共4篇选文。中篇小说的选本,较多地关注了反映普通人生存状态、心理冲突的作品。
作者简介
金理,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文艺理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出版《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名教”批判——以章太炎、鲁迅与胡风为中心》《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与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青春梦与文学记忆》《写在文学史边上》等。获“2012年度青年批评家”、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作协年度作品奖励,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入选上海市“社科新人”、“曙光计划”、“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
目录
摘要
     通往父亲之路 ◎叶兆言 1.张左 张左这名字,是他妈魏明韦给取的。魏明韦生下张左不久,赶上“反右”运动,她是女共产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参加革命的地下党,心直口快愤世嫉俗,大大咧咧地给上级领导提意见,说了些什么,结果被打成右派,送到农村去劳改一年,用张左外公魏仁的话来说,共产党专门治病救人,这一年的劳动改造,还是挺管用,魏明韦显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开始改正错误,决心重新做人。但是张左的父亲张希夷,他的思想认识有问题,既不能谅解妻子犯的错误,觉得她不应该反党反社会主义,又在某些方面,仍然要比魏明韦的政治觉悟还要低,反正两个人经常说不到一起去,于是就离婚了。 魏明韦后来和一家军工厂的陆师傅结婚,婚后又生了三个孩子,两儿一女。这位陆师傅所在的工厂,“”前夕整体搬迁去四川,魏明韦带着她和陆师傅生的两个孩子也去了。张左自从懂事,到上大学,也就见过魏明韦三次,上小学前见过一次,外婆和外公过世,她赶过来奔丧,又各见过一次。他和母亲魏明韦的关系,接近可以用陌生来形容,她好像从来就不知道要关心这个儿子,对他的事不闻不问。张左对她也没什么印象,或者说没好感。 张左自小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自小他就知道,母亲和另外一位叔叔住在一起,父亲和另外一个阿姨住在一起。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母亲还有别的孩子,父亲也有别的孩子,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张左同学的父母不一样,张希夷和魏明韦都无暇顾及张左的生活,他们接近忽视了他的存在。张左知道自己和他那些同学家庭不一样,作为人之子,张左也有母亲,张左也有父亲,很多年里,有和没有差不多,有跟没有一样,他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个孤儿。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写作文,让同学们把自己心里最想说的话,写出来,献给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张左用心写了一篇作文,作文的题目是当时最流行的一首歌曲,《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张左写得非常投入,老师的批语是“情真意切,文字流畅”,给他打了一个全班的优选分。这篇作文也成为全年级的优秀范文,抄在黑板报上,张左因此大出风头,几乎可以用轰动来形容。其实大家能够叫好,不只是作文内容,还有张左的一手好字。 张左外公魏仁的书法在当地很有名气,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收藏名家书法变得时髦,魏仁的字陡然升值,突然行情大涨。南京一些书法家,谈起师承,都喜欢说自己受过张左外公影响,或标榜入门学生,或自称私淑弟子。然而这都是后话,事实上,在张左记忆中,过去的很多年里,并没太多的人来向外公请教毛笔字。外公喜欢教人写字,他一手好字无处发挥,便督促还是小学生的张左练字,让他每天必须临写颜真卿的《多宝塔》,开始一天一张,后来便是一天三张。当时这么做,也不是觉得未来有什么用,只是不想让张左出去闯祸,那段时间武斗很厉害,外面的世界太乱了。 能写毛笔字,用粉笔直接在黑板上写,自然也就可以写好。语文老师知道张左的字好,让他将自己那篇作文抄在学校的黑板报上。黑板报位于学校的大门口,非常显眼,每一期新黑板报出来,都会有很多同学围着看,尤其是女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站在黑板报前评头论足。张左仿佛听见她们在夸他,在夸他的作文写得好,夸他的字写得好。记忆中,那是张左小学时最光辉的日子,他那篇作文很长,将近五六米长的黑板都被写满了。 正好文教部门的军代表到学校视察工作,负责接待的工宣队曲师傅,笑容满面地领着军代表参观新挖好的防空洞。军代表皱着眉头看了,一言不发,然后去参观食堂,临走时,对校门口的黑板报产生了浓厚兴趣,看了又看,问曲师傅是谁写的。曲师傅说是同学的作文,军代表说知道这是作文,我问是谁写的,这个字谁写的,这字很不错。军代表是“”期间文教系统优选领导,工宣队差不多就是学校的优选领导,曲师傅是工宣队队长,一时回答不了,他也弄不清是谁写的,立刻派人去问。很快有了答案,五年级的张左的作文,黑板报上那粉笔字,也是他写的。 军代表提出要见见这个学生,于是把正在上课的张左叫了出来。军代表笑着问他,这是你写的?真是你写的?张左不明白这位穿着军装的人为什么会这样问自己,怯怯地点点头。军代表说我是说这字也是你写的,你竟然能写这么漂亮的粉笔字?张左又点点头,这时候有人递了一截粉笔给他,军代表还是有些不相信,说你再写几个字我看看。张左接过粉笔,想了想,见黑板报上没地方可写,便在水泥地上把那篇作文的题目,又写了一遍: “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军代表据说还是个战斗英雄,抗美援朝时受过伤,一条腿被打折了,有块弹片镶在骨头里没取出来。他是个书法爱好者,平时优选的乐趣,就是临帖,对颜字尤其入迷。显然懂得字的好坏,说看不出你小小年纪,写这么一手好字,谁教你的?功夫挺深呀,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张左一时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曲师傅说问你话,为什么不回答。张左想了想,说跟我外公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