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众神的怪兽 在历史和思想丛林里的食人动物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美)戴维·奎曼
出版日期: 2022-01-01
商品条码: 978710020116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32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印度吉尔森林的亚洲狮,澳大利亚北部的湾鳄,罗马尼亚山里的棕熊,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东北虎:在这些很好捕食者四面楚歌的处境中,我们认识到,人类已经丢失了对这些吃人动物所保有的恐怖,而这种恐怖原本是人和自然的相处之道。
内容简介
当人兽冲突无法避免,当荒野中没有猛兽在游荡,我们该如何寻回对自然最初的畏敬?我们内心深处有一种原始的东西,正随着我们的无知而消失。几千年来,狮子、老虎和其他大型掠食动物的存在让人类心存畏惧,因此它们的凛凛威风成了史诗和传说的素材。但是如今,这些动物可能只存在于玻璃屏障或铁围栏的一端,而我们则高高在上地端详它们。这种变化正在改变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忘记自己和大型掠食动物属于一个生态系统,这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对待它们的方式。因此作者将专业的目光投入到因人类扩张而在迅速消失的荒野,去追踪大型掠食动物的故事和文化,以期重新审视我们对吃人动物所保有的恐怖,进而反思人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并对很好捕食者目前不乐观的处境发出呼吁。
作者简介
刘炎林,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大型兽类调查和保护工作;现供职民间环保机构猫盟CFCA,致力于调查和保护中国的野生猫科动物。出版过野外调查记录《发自荒野的情书》,译有《濒临灭绝: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目录
力量与荣耀的食物链
曾有狮踪
麝鼠难题
鱼钩上的利维坦
九趾棕熊的阴影
牙齿与肉
新思维
科学幻想的终结
引用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力量与荣耀的食物链 长久以来,巨大而可怕的食肉动物始终与人为邻。它们是智人演化的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它们是人类认识到自身是一个物种的心理背景的一部分,它们是我们为生存而创建的精神体系的一环。大型食肉动物的尖牙利爪,它们的凶猛残暴和饥饿环伺,是人类努力避免但永难遗忘的冷酷现实。每隔一段时间,总有可怕的食肉动物从森林或河流的暗处现身,将人类杀死并吃掉。这是人类所熟知的一种灾难,就像是今日的车祸,尽管司空见惯,却鲜活在目、触目惊心,思之毛骨悚然。这种灾难寓意深长。在人类最早的自我意识中,必然包含了“身为鱼肉”的部分。 如今,“食人动物”(man-eater)一词可能有些不合时宜,以至于关心食肉动物的人士希望废弃它。一种看法是,这个词带有性别歧视的味道:食(男)人兽。另一种看法是,这个词哗众取宠,误导公众。那些物种的某些个体确实会偶尔杀死并吃掉人,但称它们为食人动物有点言过其实,这强化了人类对它们的靠前恐惧。第一种反对意见——涉嫌性别歧视——是有关语义的争议,我们留待语义学者去讨论。第二种反对意见——涉嫌煽动恐惧——则是本书要讨论的。对食人动物一词的不适,并非捕风捉影。食人动物形象的惊悚价值已被充分挖掘。我办公室的书架上塞满了有关捕食的文学作品。一些书名骇人听闻,丝毫不加掩饰,诸如《死亡的利爪》《鳄鱼来袭》《人类即猎物》,甚至简单粗暴地取名《袭击!》。最后一本书的封面是龇牙咧嘴的灰熊,嘴唇后翻,露出巨大的犬齿和粉灰斑驳的舌头,像是在低声咆哮(但也可能是打哈欠,或是生物学家所谓的性嗅反射,一种嗅觉动作)。这是一张近距离的特写,你甚至可以看到灰熊的喉咙,想象自己葬身熊腹,跟它吃下的“杨帕根”(禾羽芹属植物)、美洲越橘和美国白皮松果搅合在一起。杂乱的藏书中还有另外三本,《食人动物》(Maneaters)、《食人动物》(Man Eaters)和《食人动物》(Man-Eater),封面也都是龇牙咧嘴的猛兽,其中一本的副标题是“动物追踪、撕咬、杀死和吃掉人类的真实故事”。我手里还有一本《察沃的食人动物》(The Man-Eaters of Tsavo),算是这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作者J.H.帕特森(J.H.Patterson)中校在1898年监理乌干达铁路建设时,射杀了两头四处劫掠的狮子。装点帕特森一书封面的——你能猜到了吧?——又是咆哮的狮子。使用这些咄咄逼人的照片,再加上咄咄逼人的“食人动物”一词,无非是为了消费动物而演出的一场通俗闹剧。不客气地说,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猛兽作品。事实上,大型食肉动物与无处不在的灵长类关系历来紧密——虽然后者有时也因为鲁莽而绝望地沦为猎物——源远流长而充满张力。但是,这些随处可见的通俗闹剧、“利齿毛片”,无疑是对这种密切关系的扭曲。 尽管有这些反对意见,我还是不愿从字典中抹去“食人动物”一词。 P1-2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