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华南海盗 1790-1810(增订本)

华南海盗 1790-1810(增订本)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美)穆黛安
  • 出版日期: 2019-02-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619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海盗横行是海上贸易的大敌。许多国家如西班牙、英国、荷兰都曾备受海盗劫掠的困扰。对海盗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出国家对海权的维护。清朝中叶,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都受到海盗侵害,航行于南海海面上的中外商船、渔船屡屡遭到海盗的劫掠。虽然,官府屡屡出动水师打击海盗,但是往往收效无几。之所如此,正如作者深入史料所揭示的那样,海盗具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备受主流社会歧视的疍户、渔民都成为海盗的人力来源,许多从事水上劳作的百姓,在天灾人祸之际,转而从事海盗行动。海盗的船上生活,毫无诗情画意可言,不仅要面临着随时可能命丧官军刀枪之下的风险,还要忍受船上缺少衣食的恶劣生活,而且围绕分赃的矛盾,海盗彼此心怀异志,相互戒备,屡屡爆发内讧。从清政府角度而言,清政府虽然海权意识淡漠,但是对打击海盗不遗余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国对南海主权的有效行使。清政府在打击海盗问题上徘徊于剿抚两策,既表明清政府对海盗的形成根基认识不足,不可能有效地铲除海盗根基,也反映出清朝海上军事力量的严重薄弱,虽然海盗次第或降或灭,但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清军水师战斗力不足和装备落后的状况,从而预示了未来的鸦片战争之败。
内容简介
1790-1810年间,华南沿海海盗经历了一个惊人的增长时期。穆黛安著的《华南海盗(1790-1810增订本)/中国秘密社会研究文丛》内容具有开拓性,第一次叙述了控制广东沿海和内河水道的海盗的完整故事,海盗活动高峰时的人数约有5至7万人,形成了一个拥有6个船队、2000只帆船的海上联盟,海盗中涌现出一批技巧娴熟、富有远见的领导人,尤其是郑一嫂,她把一个松散的海盗联盟改造成一支组织良好、能征善战的力量。作者对海盗产生、发展、骤增及衰微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对清代社会史的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填补了我国海盗研究的空白。
作者简介
穆黛安(Dian H. Murry),女,美国圣母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晚清社会史研究,曾多次来华访求史料和讲学。刘平,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清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秘密社会史、民间文化与民间信仰。任中国会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等理事。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专著有《文化与叛乱——以清代秘密社会为视角》(商务印书馆,2002)、《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中国秘密宗教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水上世界
地理因素与经济因素
船民
第二章 越南的小股海盗
江坪——中越海盗活动的巢穴
水上世界的政治地理
行动中的小股海盗
小股海盗增长的动因
第三章 越南西山叛乱的影响
西山军中的中国海盗
中国人图谋镇压
海盗在西山卵翼下的发展
第四章 海盗活动的职业化
组织机构与指挥官
发展与巩固
张保
海盗的海上生活扫描
第五章 行动中的海盗联盟
海盗的策略
海盗的进账
海盗盟友的构成
海盗联盟的船只与武器
第六章 清政府的反应
那彦成的兵力部署
那彦成的地方防务计划
那彦成的清剿计划
树“招抚”之旗
第七章 官方对策有了麻烦
海盗侵入珠江
团练与地方防务
中外结盟
第八章 海盗联盟的末日
张保及其他大帮盗首的投降
海盗投降的动因
结语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注释说明
书目介绍
征引资料篇目简介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