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西汉风云之文景之治
字数: 357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葛俊超
出版日期: 2021-09-01
商品条码: 978756765036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4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汉风云系列的第三册,记述了文景二帝励精图治、开创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国家第一盛世“文景之治”的历史,以细腻笔法探讨文景二朝之君臣论对、文治武功、治政失误,以独特视角剖析活跃在历史大幕上的英雄人物,以宏大布局触及两千年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 本书采取文史融合的方式,广泛汲取《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古史资料,以及后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在保证史实可靠的同时,伴之以适当的艺术创作,颇具《史记》风采,但可读性更强。 本书颇多新见解,读之令人拍案叫绝,既可为大众读者了解西汉历史提供帮助,亦可为文史研究者研究西汉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以思想助力。
目录
仁政治国
第一章 代王进京
第二章 入主两宫
第三章 丞相之功
第四章 君君臣臣
第五章 新朝外戚
第六章 元从老臣
第七章 彻侯之国
第八章 复定南越
第九章 贾生论政
第十章 天下诸藩
第十一章 辟阳之死
第十二章 干戈不断
第十三章 济北举兵
第十四章 千金一诺
第十五章 绛侯谋反
第十六章 谏铸钱疏
第十七章 多行不义
第十八章 淮南厉王
第十九章 草原之君
第二十章 中行谋略
第二十一章 论治安策
第二十二章 公车司马
第二十三章 不刑大夫
第二十四章 大哀贾谊
第二十五章 太子家令
第二十六章 仁政治国
第二十七章 萧关传檄
第二十八章 皇帝亲征
第二十九章 国思良将
第三十章 持节云中
第三十一章 天命鬼神
第三十二章 申屠丞相
第三十三章 甘泉烽火
第三十四章 亚夫细柳
第三十五章 国有贤君
孝景遵业
第三十六章 新朝新人
第三十七章 峭直刻深
第三十八章 强藩在侧
第三十九章 亲藩诸侯
第四十章 股肱贤臣
第四十一章 兄弟之国
第四十二章 削藩计议
第四十三章 吴楚密谋
第四十四章 高密之约
第四十五章 土崩东南
第四十六章 诛晁清君
第四十七章 棘壁之战
第四十八章 太尉将兵
第四十九章 避实击虚
第五十章 城阳中尉
第五十一章 诸齐谋变
第五十二章 攻守易势
第五十三章 对峙下邑
第五十四章 决战之日
第五十五章 大势已定
第五十六章 藩王徙封
第五十七章 汤武革命
第五十八章 明争暗斗
第五十九章 金屋藏娇
第六十章 废储事件
第六十一章 梁王是非
第六十二章 刺袁案结
第六十三章 新储新傅
第六十四章 孝王薨逝
第六十五章 忠臣难为
第六十六章 北边不宁
第六十七章 射雕英雄
第六十八章 谁可宰执
第六十九章 长者辅弼
第七十章 怏怏非臣
第七十一章 阳陵风雨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代王进京 高后八年,秋九月。 代王车驾自太原郡出,南下河东郡,再折而向西;从河东郡蒲坂东渡黄河过临晋关,即入内史地界;渡河向西一百余里,乃内史之高陵县。时天色将晚,且长安已在眼前,故代王车驾遂于高陵县驻跸休整。 车驾休整之时,代中尉宋昌受命先入城探查。宋昌,楚卿子冠军宋义之孙,宋襄之子。楚汉相持荥阳时,宋昌以都尉随从高皇帝守于城中。其后代王受封就国,宋昌以代中尉从至代国中都。于代国任职十数年,宋昌数领代军戍边,有通晓边事之称。月余前,代国君臣犹疑不定之时,宋昌以高远之智谋力排众议,力陈不可观望,终将入长安即位一事定下。因此,在至长安入继大统的关键时刻,宋昌无疑为代王心腹爪牙之臣。在形势不明之时,爪牙之臣自需为主君效死。因此,宋昌受命后即领数骑随从自高陵县出发,前往长安。 人主顾忌名号未定而不能急于入城,然身为人臣且负有探明形势之责的宋昌却不能不急。试想,若此时长安已生变故,甚至齐王刘襄已抵长安,代国君臣将何去何从?因此,宋昌出发后,一夜策马狂奔百里而不敢停歇。 清晨时分,疲惫已极的宋昌终至渭水北岸。越过宽阔的渭桥,气势宏伟的长安城与巍峨肃穆的未央、长乐二宫已在眼前。极目而视,但见渭水两岸平静如常,长安当无大变。见此情景,宋昌方自度代王人继大统之事不会再有变故。 然而,正欲过河之时,却突见对岸赤旗飞舞,车驾频频。视此仪仗,必为自长安横门出城之公卿大臣。片刻后,据过河使者通传,宋昌方知于长安主政的右相陈平等人已知代王车驾至高陵之事,遂领诸臣前来迎驾。既然城中公卿如此急迫,则入主长安必已万无一失。于是,宋昌遂与汉廷诸臣于渭水之畔交谈。互通内外之情后,宋昌又策马奔回高陵,将此事汇报于代王,并建议当立即入城。 代王车驾遂立即出发,并于次日日中抵渭水北岸。当此之时,渭水两岸警跸已毕,立于桥前恭候车驾之首者乃右相陈平、太尉周勃。紧随其后者,则为大将军柴武、宗正刘郢客、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等人。大略观之,非显贵彻侯即朝廷二千石以上之公卿大臣。不过,诸臣中亦有陌生面孔——御史大夫张苍。 张苍,原为秦御史,后入汉为将,与故丞相安国侯王陵相友善。高帝时,张苍历任恒山守、代相、赵相、计相及淮南相,政绩颇佳。张苍以秦御史出身,既非“砀泗元从集团”①,又非从高皇帝之关东诸侯,在朝中素无后台,故朝中皆传张苍素不争权,不结党,为人谨慎。不过,在此非常之时能以郡国守相而越过列卿直人中枢为御史大夫,当非其为人谨慎之故。需知,御史大夫虽为二千石,但可受公卿奏事,有“副相”之称。汉制,皇帝诏书先下御史大夫,再由丞相下中二千石,中二千石下郡国守相,布告天下。因此,御史大夫虽位于丞相、太尉之左,却颇为重要,按常理需自能力突出的二千石列卿中迁任,甚少直接调郡国守相为之。此时距诛吕不过一月,朝廷无缘无故突然将立有大功的平阳侯曹参之子曹窑罢黜,且违背惯例,另调张苍为御史大夫,岂不怪哉?再者,淮南国寿春县距长安一千三百余里,即便快马奔驰亦需十日之久,若再加上文书交接等诸项事宜,自淮南调入长安,至少需二十余日。一月之内即强令张苍调任至长安,岂非过急?由此观之,张苍迁御史大夫,在制度上有违惯例,在情理上亦令人生疑。 既然如此,为何强迁之?想来,这其中当涉及诛吕之事。朝中好事者传诛吕事毕后,身为诛吕核心人物并行御史大夫事的曹窑,不知为何与陈平、周勃等主事者就如何安置吕氏“余孽”未能一致,故被罢黜。相较于曹窋,张苍多年未在中枢,又无党无派,在敏感之时代曹窋为御史大夫自当更为合适。再者言,张苍曾久居北方为代相,与代国上下亦算颇有渊源,此时参与迎立代王不至过于突兀。大约正因如此,张苍才得以仓促迁任御史大夫,参与迎立。 不过,如此秘事若非宫中好事者隐约传言,远道而来的代国君臣实难详知其中原委。当然,于宋昌而言,以低调谨慎的张苍为御史大夫总好过桀骜不驯的曹窋,毕竟若以后君臣不和,帝位亦不能稳固。因此,群臣行礼后,宋昌亦领代国群臣按制还礼。孰料礼毕,却见周勃小步前趋,行至代王车驾之侧小声说道:“大王,臣有事上奏,望能私下详谈。” 周勃此人虽出身低微,且“重厚少文”,但位居三公数十载,不当不明朝廷礼仪。需知,丞相乃百官之首。此时丞相尚未开口,太尉却要“私下详谈”,岂非逾礼?而且,天日昭昭,众目睽睽,有何事需“私下”言之?执天下之柄的权臣有如此举动,实时即将入主未央的君主不敬。因此,侍从在侧的宋昌深感不妥,未等代王回话即高声对曰:“太尉所言,若为公事,则无须顾忌,开口直言;若为私事,则王者不受私!” 此语言毕,即见周勃面露尴尬之色,随后长跪顿首谢罪,并正式呈上皇帝所用玺、符。不过宋昌尚未接受,一直沉默的代王却立即拒绝,并要求直入代邸再言他事。 按汉制,天下郡国在长安皆设有官邸,以供本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