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

  • 字数: 1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鲁世山 等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76512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为切入点,总结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及现实逻辑。在分析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表现的基础上,研究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满足这些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措施。书稿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鲁世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教授,大校,博士,专业技术四级,军队政治工作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兼任陆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省委宣讲团成员,安徽省委讲师团高端宣讲专家,安徽社科名家宣讲团宣讲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和军队学位中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全军优秀教师,多次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和军队院校育才银奖,两次荣立三等功。主要从事哲学、党的创新理论、军队政治工作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著作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90多篇,获全军和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0多项,多次参加军队和安徽省组织的重大主题宣讲,多次受邀到部队和地方作学术报告。
目录
第一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1
第一节 我们党对解决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贡献  1
第二节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7
第三节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变因素  10
第二章 美好生活需要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  16
第一节 哲学视域下的美好生活  17
第二节 美好生活需要的丰富内涵  25
第三节 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9
第四节 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的实践要求  34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表现  40
第一节 不平衡、不充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40
第二节 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43
第三节 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充分的主要表现  59
第四章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70
第一节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中之重  70
第二节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关键  74
第三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促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97
第五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政治生活需要  100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00
第二节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政治生活需要的关键  103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117
第六章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120
第一节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应有之义  120
第二节 坚持文化自信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关键  125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准  144
第七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社会生活需要  149
第一节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149
第二节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社会生活需要的关键  152
第三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将大大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66
第八章 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171
第一节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途径  171
第二节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关键  175
第三节 建设美丽中国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8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