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

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

  • 字数: 21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宋红岩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913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微媒介是当下拥有影响力的媒介形式。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化、智能化,也使人们更依赖媒介。它全方位重构着人们的生活,并将人类生存方式带入数字化生存的新阶段。今天切身感受着微媒介强大影响力的我们,不能不以理性的姿态,去探究微媒介对我们的生存方式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我们只有直面身处时代的媒介变革,才能更好地透视社会、反观自身,同时看清微媒介如何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并带给我们哪些利与弊。 本书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展开探讨,试图从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微媒介对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感知方式、审美方式等影响的角度深入分析微媒介的变革力量和颠覆性的影响。
作者简介
宋红岩,197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文学博士。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批评、媒介文化研究。参与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各级课题十余项,出版学术著作《全球化视野下的影视艺术研究》《影视鉴赏与批评:理论与实践》等,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多次获得黑龙江省文化厅、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媒介演变的历程与微媒介的崛起
第一节 媒介演变的历程
一 口传媒介
二 文字印刷媒介
三 电子媒介
四 网络媒介
第二节 微媒介的产生与发展
一 微媒介的界定
二 微媒介的主要形态
三 微媒介兴起的逻辑背景
第三节 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一 生存方式内涵
二 媒介演变与人的生存方式变革关系
三 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第二章 主体重构:微媒介重塑电子媒介人
第一节 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一 生存场域媒介化背景
二 电子媒介人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三 电子媒介人的三种形态
第二节 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建构
一 主体功能的延伸性与解放性
二 主体交往的媒介化与虚拟化
三 主体身份的多重性与易变性
第三节 电子媒介人的主体异化图景
一 电子媒介人的“非我”异化
二 电子媒介人的人格重塑
第三章 文化生产方式重构:微媒介与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第一节 文化生产方式转型的背景
一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
第二节 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一 文化生产的碎微化
二 文化生产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三 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共生性与共享性
四 大数据与文化生产的新内容革命
第三节 “微文化”时代的文化反思与批判
一 “微文化”的阅读与“反阅读”
二 文化的平面化与去深度化
三 文化的泛娱乐化与商业逻辑
第四章 消费方式重构:微媒介与电子消费方式构建
第一节 微媒介与消费方式转型背景
一 电子商务的崛起
二 消费理念的转变
三 网购消费分层的出现
第二节 电商平台与“线上经济”
一 购物模式的变迁
二 电商直播与网络购物
三 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
第三节 电子移动支付与数字经济
一 货币支付方式的发展历程
二 电子移动支付与消费行为影响机制
三 知识付费经济与文化教育消费新趋势
第五章 审美方式重构:微媒介与审美方式的新拓展
第一节 微媒介与人的感知方式重构
一 感知方式的演变历程
二 感知方式的延伸与拓展
第二节 微媒介重构人的审美方式
一 审美过程的交互性
二 审美体验的虚拟化
三 审美效果的奇观化
第三节 微媒介时代的审美困境
一 审美泛化
二 审美体验浅表化
三 审美认知错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