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收藏的意趣
字数: 2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作者: 柳建明
出版日期: 2021-11-01
商品条码: 978755523294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4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收藏的意趣》立足于高密乡土文化,讲述了40多项收藏项目,趣味盎然,各有千秋,记录了高密人的文化传承与生活意趣,包罗了人生况味与收藏情怀。本书是乡土艺术品收藏者的心路历程,是专项藏家交流的信息阅历。年画、剪纸、刺绣、泥塑、土陶、蜡染、瓶壶、画版、标帖……细腻展现了来自民间的收藏意趣。乡土收藏,对社会有着很大的贡献,对收藏者本人来说,也是一项颇有意义的兴趣爱好,它不但为你打开知识之窗,得到美的享受,而且长期从事收藏的人,能养成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良好习惯,培训毅力和增强事业心,同时帮助你走向民间,结识更多知心同好,提高交往朋友的能力。
目录
自序
土造结婚证书与民间嫁娶习尚
民间花轿 喜庆吉祥
“细瓷”添喜庆
老窗与木版年画和剪纸窗花
剪纸与刺绣
附记:我老家二嫂子剪的窗花
小挂饰大吉利
高密扑灰年画的文人画情结
高密扑灰年画的画样底稿
高密半印半绘年画
戏说高密扑灰年画中的“粉脸”
高密扑灰年画中的“草虫”
鲜为人知的木版年画桌围
巧立名目的高密神像年画
民间挂式家谱 凝聚血脉亲情
“特殊时期”的高密民间年画
高密聂家庄泥塑
难忘民间泥玩具
乡村泥塑 民风朴朴
年画木版收藏及辨伪
高密土陶 乡土人情
高密风筝传承年画风采
过门笺与指门道
清代荷蟹纹端砚
清代云龙纹红丝石砚
汉代玉鹦鹉
水晶雕刻 光色交织
汉代盘口壶
寻味四系瓶
清代红釉香瓜形水丞
清乾隆蓝地白花云龙纹碗
千秋瓦当看尽屋檐繁华
情中人 镜中缘
话说明器
蓝印花布与蓝印花布印版
民间花布 浸染芳华
附记:高密民间纺织工具拾零
山东老潍县的纺织品商标
如花的节日 如梦的情怀
百卉千葩:地方钱庄票的防伪术
长路迢遥 车马出行
年画画店可当宣传画册的“书本子”
一族荣耀 父子留影
吉祥如意“双羊碑”
“三寸金莲”与《检查放足罚款通知》
贝壳工艺 栩栩如生
后记
摘要
旧时代(20世纪40年代以前),在山东高密农村,年轻人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纪,都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终身大事,极少有人是通过自由恋爱认识的,奉行的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信条。其所订制的条条框框有很多,每一条皆上关乎祖宗下关乎子孙,说得头头是道,令人不得不听从。比方说,订婚前要找乡里的明白人(当地人习称“知事二大爷”“明白二大爷”)或算命先生看看男女双方的属相是否相合。如合,就可以定亲,不合,这门亲事就算告吹,如此不知棒打了多少鸳鸯。也有以“看八字”来相婚的,“看八字”,是依据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配以天干地支,两字一组而得。双方生辰八字相合,谓“合八字”,亦谓“合婚”,是一种被神化的联姻仪礼。现今有人形容一件事成不成还没有着落,常常会说“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从这句习惯用语上也能感受到,当时以“八字”定终身的迷信思想在人的脑海里,根扎得有多么深。似乎人的宿命已定,明知强扭的瓜不甜也要强扭在一起。 定亲,也叫“订婚”,或“订定礼”。定亲时,由男方备好彩礼,如衣料、首饰等,由媒人陪同,带着礼帖,到女方家求婚。礼帖外带封套,封套用硬实的大红纸封糊,上多用木版印刷有求亲的吉祥祝语,如“五世其昌”“百年好合”等。礼帖上用木版印刷或用毛笔书写“微物几色,敬祈哂纳”的字样。此亦称“递红”“换小帖”“许亲字”等。礼帖递过,表示此门亲事已定,之后,双方皆不准毁约。定亲后,男方择吉日,行传柬礼,亦称“传媒启”“下媒启”“下媒柬”“下龙凤帖”“下聘礼”,此为正式婚约的标志(图1)。柬(媒启)行文有一定的模式,男方的柬文一般书写的是“敬求金诺,右启”“久仰名门,愿结秦晋”“不揣寒微,仰攀高门”等;女方柬文写“仰答玉音,左启”“幸借冰言,仰答洪章”“谨遵玉言,愿结秦晋”等。下落双方家长及本人姓名,注明年月日。有的末尾还要加上“顿首拜”或“鞠躬”的字样,都是一些很文雅的字词。为了显得郑重其事,双方写好的柬,都要各自盛放在一特制的木匣里,该木匣俗称“拜匣”,要当面交换后,再各自带回。接下来,男方就要选择举行结婚的日期,名日“送日子”“请期”。在很早以前就有此礼俗,《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即把查好的迎娶吉日填写在一张以示喜庆的红纸上,告知女方。这张红纸俗称“日子”(图2),其上注明选定的吉日、时辰、落轿方向、新娘坐床朝向及所忌属相等。结婚时,将这张“日子”贴在新房内的门顶上,或是床顶上,由伴郎或是伴娘来贴,贴得越高越好。贴的时候有人会在一旁大声叫喊“往高里挂”,“挂”与当地口音“过”音同,意思是人往高处走,日子会越过越好;或红(鸿)运当头,往后的好日子就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有好事者把礼节上应注意的事项一条条汇编成册,题名为《应酬锦囊》《礼仪备要》《应酬杂集》行传于世,供人参照使用。这些册子或手抄或刊印,成了生活宝典(图3)。 过去乡下,能提笔写一手好字的人难找,更不用说编那些饱含深意而又拗口的词句的人了。有人瞅准了商机,想方设法拷贝下礼帖、柬、“日子”及封套上所书写的文字和行文格式,以此为样板,让雕刻木版年画的艺人仿刻,并在适当的位置刻上起装饰作用的花纹和诗句。如在柬的起首处雕刻“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秋烟雁塔恩光大,春日龙门得意回。”的诗句,下配以身着官袍、头戴官帽的状元郎和小童打牌扇的图案,使人觉得用这样的木雕版印出的柬才显得正规体面,有“法定效力”。营销此类物品的人,多在家中设摊,批发零售兼顾。他们一边印刷,一边裁纸做封套,还捎带着卖结婚时张贴用的“喜画”。民间视婚嫁为人生一大喜事,为图吉利,其表述也总离不开一个“喜”字。如:给前来祝贺婚礼的人散发的烟卷、糖果,称“喜烟”“喜糖”;请客喝酒,谓“喝喜酒”等。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