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仰望星空 陆埮传

仰望星空 陆埮传

  • 字数: 26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掌静 等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710117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是根据国务院批复,中国科协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集中展现我国老科学家学术脉络和人生经历的人物传记丛书,具有客观、真实、全面的特点。本书为“采集工程丛书”中的一部。陆埮是当代有名天文学家,国内伽马射线暴理论研究领域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德才兼备、真诚善良,有着非凡的人格魅力;他实事求是、思维敏捷,具有崇尚求真的创新精神。他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他独到的育人之道令同行敬佩,赢得了同事和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陆埮的一生,是为科学奋斗的一生。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天体物理研究和教育事业,丰富和发展了高能天体物理,特别是伽马射线暴和致密星物理理论,引领和推动了我国高能天体物理、伽马射线暴和致密星物理理论等学科的快速发展,造就和培育了大批杰出人才,为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内容简介
陆埮是当代有名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长期致力于粒子物理、伽马射线暴、脉冲星、奇异星和宇宙学等领域研究。本书在大量翔实资料积累的基础之上,追随传主生平,记述了传主的早年求学经历、教学生涯和科研活动,详尽地介绍了他的科研成就及人才培养成果。第一章介绍陆埮的早年求学生涯;第二章陆埮负笈北大,尽管因身体原因未能留学苏联,却因祸得福进入第一志愿的北京大学物理系,四年求学孜孜不倦,毕业后分配到原子能所开始工作;第三章开始执教,陆埮因为偶然的原因调入哈军工,学生变老师,书生成军人,开始正式的教学生涯和业余的科研活动;第四章“”岁月来临,陆埮的业余科研惨遭批判,陆埮本人成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受尽迫害不忘科研,在学生和同事的支持下终获平反;第五章陆埮复员电讯仪器厂,创办刊物、引入阿伦方差和计算机技术,工作科研两手抓;第六章陆埮迎来科学的春天,被调入南京大学,开始正式的科研道路;第七章主要介绍陆埮的科研成果——伽马射线暴研究,调入紫金山天文台后转向研究宇宙学,培养人才如蚌育珠,学术交流影响遍及全世界,因多方成就获得命名小行星资格;第八章主要介绍陆埮对科普的热爱,晚年致力于将科学知识普及大众,科普报告开遍全国。作品行文流畅,忠实客观地描绘了一位受人爱戴和敬仰的科学家的形象。
目录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韩启德
总序二白春礼
总序三周济

导言
第一章早年求学
出生常熟
家庭背景
小学生涯多灾多难
初中受教受益一生
三年高中成绩优异
第二章大学生涯
留苏不成去北大
专业分配、师生情深
校园生活、同学情谊
分配工作,福祸相依
第三章开始执教
书生变军人
教学本职兢兢业业
业余科研孜孜不倦
神往哈军工
第四章“”岁月
“”前喜结连理
“”中相濡以沫
平反后皆大欢喜
动乱中子女出世
第五章复员南京
工作科研两手抓
八年生活清贫苦
三个子女早当家
第六章科学的春天
奇异的书简
1978年转向
正式科研与教学
第七章伽马射线暴
伽马暴研究
伽马暴团队
宇宙学团队
培养研究生
国内外交流
陆埮星闪耀
第八章热心科普
写科普著作致敬伽莫夫
办科普杂志《物理之友》
作科普报告,遍及全国
科普是未竟的事业
结语怀念陆埮
附录一陆埮年表
附录二陆埮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早年求学 出生常熟 常熟地处江南水乡,十里虞山蜿蜒入城,万亩尚湖伸展山前,这里水土洁净,空气清新,“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苏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富饶而又宜人的自然环境,滋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常熟人文荟萃,文化遗产众多,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崇教重文,俊才辈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产生了数十位两院院士,其中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名天体物理学家陆埮。 1932年2月23日,陆埃出生于苏州常熟县南门外东市河边的陆家大院,此时父亲陆增祥是江苏医学院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古代的常熟城有城墙包围,陆埃的家就在对着围墙的河岸上,虽不在常熟古城墙内,但属于常熟市城区。东市河是常熟护城河的一段,河水深沉,清澈见底,清晨泛舟河上,水气氤氲,晨雾缥缈,河岸两边的住家们洗衣洗菜都在这条东市河,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面对如此美景,小陆经常会唱着“我家门前东市河,遥远虞山有陡坡。山林繁茂欲滴翠,河水清澈鱼虾多”以及“微风吹面爽悠悠,难念经书家家有。水面黄叶轻轻飘,水下鱼儿慢慢游”等儿歌。河上一座东高木桥,陆埃儿时经常走过这座桥,进到城门中与小伙伴们玩耍,作为“孩子王”的他常带领着七八个小孩子一起嬉戏。陆埃出生的陆家大院坐北朝南,房屋主要是三进五开的砖木结构,这里承载了陆埃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等好几代人的出生、成长的人生经历,也成为陆埃童年的乐园。 在去苏州上高中之前,陆埃基本都在常熟生活,常熟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他都很熟悉。陆埃从小就喜欢沉浸在自然之中,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对遍布灿烂星光的夜空尤为感兴趣。陆埃后来回忆说,他有时还能观察到流星倏地划过天空。这些天空现象给陆埮带来的震撼是非常强烈的。这说明陆埃小时候就具备了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科学家们所具有的最为基本的科学素养——对自然的深深的好奇心。不管从人类的宏观历史来看,还是从某些科学家的个人经历来看,这种好奇心都是科学的最直接的起源。小时候的陆埃经常仰望着星空,心中产生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为什么天空会有星光?为何流星会划破夜空?很多人小时候脑海中也可能会闪过这些疑问,但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在于,陆埃执着于这些问题,为了寻求答案,他开始沉迷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和科学书籍的阅读之中。正是这种善于观察、敏于思考、勤于学习的良好习惯,让陆埃受益终身。 在陆埮后来的回忆中,充满着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之情。家国多难,情却愈深。小学和中学期间,因为学校都在近郊区,离主城区较远,陆埃经常走小路抄近道去上学。不管是酷热的盛夏,还是寒冷的严冬,陆埃都准时到校上课,从不迟到,更不无故缺课。有时遇上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布鞋很容易弄湿,陆埮就在教室里打着赤脚,等到放学鞋子晒干后再穿着回家。几乎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师生步行去虞山游玩,春天踏青,观赏山花青草绿树,呼吸新鲜空气;秋日远足,欣赏漫山红叶,品尝各种鲜果。每次出游都会花上一整天时间,大家都带好干粮,在虞山上尽情地玩耍。出游结束后,语文老师会出一个关于游览虞山的作文题,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尽可能地写出生动活泼的好文章。 P11-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