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石勒(全2册)

石勒(全2册)

  • 字数: 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毋福珠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20311928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84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石勒,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省榆社县)人,羯族。自幼雄武好骑射,早年被卖为奴隶,晋永安年间跟随流民帅汲桑反晋,并投靠成都王司马颖部将公师藩。八王之乱中,投靠汉光文帝刘渊,后建立后赵国,自称赵王,在位15年,赵国也成为北方*强的国家。石勒喜欢儒家文化,推动了文化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上卷《奴隶而起》,主要讲述了石勒被执胡而卖,到一个庄田当奴隶,受尽压迫,后因救了马牧场的汲桑,又懂马,被汲桑收入旗下,脱籍奴隶。汲桑起兵,石勒随军征战,后拉起自己的人马,反抗西晋政权。本卷故事曲折,写了少年石勒的爱情、青年石勒的勇武,终至脱颖而出,举起了反晋大旗。
下卷《帝王之业》,主要讲述了在汲桑、公师藩死后,石勒继续反晋,其间石勒依附前赵刘渊,后遭到继任皇帝刘粲、刘曜猜忌,又被迫反前赵。终灭前赵建后赵,60岁病逝,享国15年。石勒死后,后赵被其弟弟石虎夺去,前赵亡。英明一世如石勒,终不免被自己最信赖的弟弟夺去江山,令人唏嘘。
本书按照石勒的生平为线索,再现了这位中国历史上专享的奴隶皇帝,从奴隶到皇帝波澜壮阔的一生。全书史料翔实,文笔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毋福珠,山西泽州人,1935年出生,爱好读书写作,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主编出版报告文学集《七百里太行》、长篇历史小说《春秋霸主晋文公》等。
目录
上卷 奴隶而起
第一回 接懿旨并刺史晏使 完炭雉羯部大进贡
第二回 行贩洛阳长啸上东门 侍郎见驾请兵捉羯童
第三回 采野菜美人救英雄 避祸殃勒佯失忆
第四回 扮官兵昏夜掠羯室 争麻池李阳动老拳
第五回 离土就食母子失散 舍财救父刘合卺
第六回 被掠卖勒成奴隶 衅是非老耕忌强手
第七回 要粗席勒葬同枷 叙前事支雄识好汉
第八回 牛丛块牧帅听马说 待客厅主家释能奴
第九回 十八骑驰骋冀州地 二弱妇寻亲问澧水
第十回 趁乱世汲牧帅起兵 为故主公师藩战死
第十一回 刘元海归族建汉国 司马腾失据遁山东
第十二回 孔苌献策打邺城 汲桑庆功酬将士
第十三回 兵败赤桥汲桑遇害 路走上党石勒倚汉
第十四回 石勒馆舍放刺客 王弥京师犯天阙
第十五回 汉王渊出兵略并土 刘刺史遣将援壶关
第十六回 张宾提剑投明主 王阳一箭震常山
第十七回 看画图追踪救刘氏 劫囚车夫妻得团圆
第十八回 绕敌后陷阱坠刘灵 旗为幌雾岚殁祁弘
第十九回 会河内石勒抨晋将 就急变刘聪僭汉祚
第二十回 歃血重门盟誓生死 称兵南阳讨伐叛逆
第二十一回 尸惊太傅忧郁命终 屋禁军司始悔前愆
第二十二回 破洛阳汉兵俘怀帝 入蒙城铁链锁苟晞
第二十三回 应求击瑞诱杀王弥 见母致书回绝刘琨

下卷 帝王之业
第二十四回 虎伤士卒娘教且忍 雨阻葛陂宾谏北去
第二十五回 调兵遣将围攻襄国城 突门出击重创鲜卑兵
第二十六回 石世龙视俘遇故旧 王彭祖信谶事败亡
第二十七回 读汉书将军忧古人 怜陈休侍兵诉宫丑
第二十八回 大司马征西围长安 小皇帝出降口衔璧
第二十九回 帅智将勇石勒定并州 兵去身孤刘琨亡蓟北
第三十回 进女惑主阉寺专权 侄儿忌叔刘粲夺储
第三十一回 靳准宫变枭戮汉廷 勒曜回师平乱靖民
第三十二回 曹舍人妒使累亲族 刘太尉作诗抒苍凉
第三十三回 群臣劝进石勒称王 逢召赴宴李阳封官
第三十四回 降而复叛难遂愿 悍将虽勇终力竭
第三十五回 邵泊翻脸劫主将 匹䃅怀晋执符节
第三十六回 祖逖运土充军粮 桃豹误信撤蓬关
第三十七回 功未遂将星殒雍丘 起疑心大帅杀骑兵
第三十八回 贪权势程遐谋仕进 遭谗言张披处斩刑
第三十九回 幽恨拂郁张宾病卒 赏功罚过徐光坐罪
第四十回 易镇将程家伏祸 访邺城砣子察疑
第四十一回 追袭石梁石虎振旅 前锋覆没刘曜哭师
第四十二回 悬军求战水灌金墉 洛西交兵醉汉落马
第四十三回 略关中直捣前赵巢 承众议石勒即帝位
第四十四回 谏国主朝臣不惧刃 说佛经纵论御民策
第四十五回 郭敬诡道取襄阳 陶侃伪和复襄郡
第四十六回 防中山徐程进忠言 临末路赵主发遗令 
摘要
     第一回 接懿旨并刺史晏使 完炭雉羯部大进贡 晋(即司马炎所建之晋朝,都洛阳。本名成周,战国时改名洛阳,故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太康七年(286)八月中旬,太行山(一名五行山,或称皇母山,在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秋气萧森绵延迂回的驿道上,一行三骑直向古城并州治所晋阳(并州为古九州之一,故址在今山西太原)驰去。 此际的晋阳城里,并州刺史(古代统治一州的地方官称刺史,也称州牧,四品职衔。晋朝将茫茫天下疆土分为十九州,州官由刺史担任,兼领武职,统领治中、主簿及诸曹从事等官员)司马腾,诏封东赢公(古代分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公为第一等),正在廨庭与麾下幕僚聂玄、阎粹、司马瑜等查核粮饷,守门当值兵卒急促进庭跪下道:“且禀牧伯,来传懿旨(即古代宫廷里皇太后或皇后的命令)的使臣到。” 司马腾攒眉直看下跪的兵卒,心想,我这里山高皇帝远,哪来的懿旨?抬手问道:“来使几人?” 下跪兵卒回道:“一主二仆。” 里面的司马腾还在思忖,外面的吵闹声倒逼近了,一方说没有应允不敢请入,另一方说一路上还没有哪个州郡敢挡本使。这等口气惊动了司马腾,隔门望外,望见一个头戴黑介帻(一种上尖长平的包头软巾,流行于汉魏时期,到晋朝时文官戴此冠)的官员走进来。细看时,认出是当朝宫廷给事(晋朝时设此官员者多见于门下省,参与纠正献纳、外交等事务。到唐宋时门下省掌管诏令,诏令之首必冠以“门下”二字)张鸿,他才离座迈步上前,揖让出手相迎。张鸿进门就说并州刺史听旨:“本使受命来传谕杨皇后口授懿旨,命并州贡献雉鸡六十只、木炭六十筐,限期半月奉上。” 司马腾跪听宣谕毕,领旨谢恩站起,向张鸿拱手,道:“适才部卒不识尊颜,怠慢之处还望张公多多见谅。” 虽然张鸿品阶低下,这会儿却是朝里来的钦差,于是只倾身前躬还以平礼,道:“没什么,没什么,不知者不怪罪么。” 一阵寒暄后,司马腾说一声“张公请”,将张鸿朝主位上扶,张鸿哈身微微一俯,移步跪坐(古人铺席于地,坐时两膝跪上去,伸直腰股,把臀部放在脚后跟上)到客位上,张鸿带的宫廷宿卫都尉和一名侍童坐于下首。司马腾也没再谦让,目辞前来禀报的兵卒走后,朝主位上落座。在司马腾迎接张鸿时已经站起来的聂玄诸人,相互瞟一眼,谨慎伺候在司马腾身边。 脸色略显沉郁的司马腾,坐定之后复又引背前俯施礼,道:“贡品限期过短促了,张公能不能宽限些时日?” 张鸿还礼,道:“这可是杨皇后亲口说定的,还特命雉鸡必得是活的。如此懿旨,谁敢擅改!” 一个“活”字,把司马腾说得一怔,他往起直了直身子,道:“活的,这……这这……雉鸡耳聪目明能跑会飞,在茫茫山野时隐时现,有句话叫死雉能打,活雉难捉。半个月,捉六十只活雉,这旨意下得也太离谱了。” 张鸿道:“你东赢公横戈疆场斩获千军万马都不在话下,区区六十只活雉,又咋能难得住你!” 司马腾摇头,道:“你不用这样奉承我,这可不比战场拼杀。两军交锋,即令不能克敌制胜,还可以迂回撤退。你传的懿旨,半月六十只,还必得是活的,岂能与两军对垒相提并论!” 领旨出使并州,张鸿估计到司马腾是司马宗室的高门贵种,凭仗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坐镇一方的大吏威势,可能会有一番讨价还价,没料到他会这般死缠硬磨,缠磨得他好不烦躁,火气往上涌得快要翻脸了,又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与这个只差没有加“王”封号的司马腾闹翻,对自己绝无益处,转而呵呵一笑,道:“不是我张鸿不给你面子,是不能给你这个面子。” 无论如何,司马腾都不会抗旨不遵,问题在于张鸿说完六十只雉鸡、六十筐木炭之后,才又出来一句“雉鸡必得是活的”,这便令他疑窦顿生,是不是因为守门当值兵卒礼数不周,那张鸿现加了一个“活”字。到时候不能如数奉上,朝廷势必由此问罪,不死也得革职。他凝神思考半天,还是以为“活”字出现不正常,便道:“张公宣谕的是皇后原话?”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