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龚廷贤治脾胃病

龚廷贤治脾胃病

  • 字数: 16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142867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龚廷贤脾胃病辨治方药及医案为核心,以病为纲,以方为目,将龚廷贤治脾胃病方药、医论、医案系统整理并予以分类,总结了龚氏治疗脾胃病方药的功效、用法、主治,原汁原味地反映出龚氏治疗脾胃病特色,对临床治疗脾胃病提供思路。本书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龚廷贤(1522~1619年),字子才,号云林,江西金溪人,明代有名医家。龚氏出身世医之家,幼即留意岐黄,随父学医,并访贤寻师,博采众长,善于总结经验,著书立说,将平生所治疑难杂症之所获,分门别类,编纂成册。代表著作有《万病回春》(1587年)、《寿世保元》(1615年),还有《种杏仙方》(1581年)、《云林神彀》(1591年)、《鲁府禁方》(1594年)、《小儿推拿秘旨》(1604年)、《济世全书》(1616年)以及续编了其父龚信的《古今医鉴》(1576年)。 《万病回春》《寿世保元》两书是综合性医学著作,重点分述临床各科100多种病症的证治方药,有的还附有医案。《种杏仙方》则是作者集录简便验方而写成,书中所选方药多是一二味易得之物,按病症分类汇集内、外、妇、儿各科用方,在《自序》中,龚氏将这些以廉、便、验为特点的小方剂归于“王道”之列,给予高度重视。《云林神彀》列各科病症证治,多编成歌诀,论述简明,选方颇多,有一部分内府秘方,是一部综合性医书。《鲁府禁方》则是龚氏根据明宗室鲁王府所集录之秘验方收集整理而成,所载大量丸、散、膏、丹、汤剂诸方,治症涉及临床各科百余种病症。《济世全书》为龚氏晚期总结性临证著作。本书系在龚氏《古今医鉴》《种杏仙方》《万病回春》《云林神彀》《鲁府禁方》《寿世保元》等书基础上,择简切精当者而成,以为济世之用,故命其书名。 龚廷贤医学著作内容基本上包括内、外、妇、儿各科病症,按病症详述症状表现、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方药等,还有少量记录其临证精华的医案夹杂其中。龚氏重视理论,阐发配伍,详述医案,活用经方,化裁古方,创制新方,辨证论治和辨病用药完美结合,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龚氏医案一般采用方中夹案、病中夹案、论中夹案、方后附案、病后附案、论后附案、案中论方、案中论病、案中论理、方中论病、方中论理、方中论药、论中论方、论中论理、论中论病等编写方法,内容丰富,富有特色,具有很好的临证指导价值。 本书以脾胃病症辨治方药及医案为核心,对龚廷贤医学著作原著进行系统整理,希望通过这种重构类编性质的编排方式,一方面帮助读者对龚廷贤学术思想和临证特色有一个清晰、系统、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掌握龚氏脾胃病临证用药特色。 本书遵从以经解经之方式,内容接近出自原著,优选限度地反映龚廷贤本人的经验与特色,不添加任何其他人的观点和评价,希望读者能有原汁原味之感觉。另外,凡入药成分涉及国家禁猎和保护动物的(如犀角、虎骨等),为保持古籍原貌,原则上不改。但在临床运用时,应使用相应的替代品。 本书总结方药功效、配伍特点,汇录方剂,集腋医案,以病为纲,以方为目,涵盖中医脾胃疾病17症(其中,郁证与脾胃关系较大,亦纳入)。本书较系统整理了龚廷贤脾胃病临证特色和经验,对于进一步挖掘中医经典,提高临证能力,培养中医思维,创新中医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承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的大力支持,本书得以顺利付梓。 限于作者水平,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编者 2020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 龚廷贤治疗脾胃病思想及用药思路
一、生理病理
(一)脾胃生理
(二)病因病机
二、辨证论治
(一)虚者补之
(二)滞者通之
(三)寒者温之
(四)热者清之
三、处方用药
(一)活用古方
(二)化裁古方
(三)创制新方
(四)善用单方
(五)喜用验方
第二章 脾胃虚劳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治疗处方
一、补中益气
补中益气汤一
补中益气汤二
补中益气汤三
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加味
补气汤
参芪汤
补胃汤
益气丸
参术调元膏
参术膏
……
第三章 脾虚发热
第四章 胃痛
第五章 痞满
第六章 呕吐
第七章 吞酸
第八章 嘈杂
第九章 呃逆
第十章 嗳气
第十一章 泄泻
第十二章 痢疾
第十三章 便秘
第十四章 腹痛
第十五章 反胃噎膈
第十六章 脾虚水肿
第十七章 郁证
第十八章 伤食
方剂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