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这里曾有人来过

这里曾有人来过

  • 字数: 29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 作者: 韩唐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146090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守护使命的老人 为爱迷失的男女 扭曲残忍的凶犯 落后山区的村民 一桩涉枪案件牵出扑朔迷离的历史悬案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公安题材长篇小说。小说从一起涉枪案写起,讲了三个各具特色、匪夷所思、惊心动魄的案件,三个案件可独立成篇,但又勾连衔接,有机统一。什么是真正的人民警察?本书以主人公刑警严喆的经历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刑警队长严喆是个纯粹的人,从警后全身心投入工作,坚持正义,为理想信念顽强奋斗,直至把犯罪分子缉拿归案。从一般意义来说,严喆出场时已经是一名合格的警察,他对待犯罪分子眼里不揉沙子,对待弱势群体又心怀善念。在他心里,打击犯罪、不断破案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然而一起涉枪案让严喆一直勇往无前的信念受到冲击:沉醉于破获一起又一起大案就是真正的警察吗?带着这样的疑惑,严喆开始了痛苦而又艰辛的探索。当严喆和同事们在贫困村的山上找到革命将士的墓碑时,终于明白:警察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带领全国人民翻身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部分。这条光荣而又伟大的路,革命先辈一百年前已经披荆斩棘,将来还会有无数人前赴后继。真正的人民警察不仅是打击犯罪,更要将自身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沿着前人足迹继续前行,为子孙后代踏出更光明的未来。
作者简介
韩唐,广东省公安厅民警,现任广东公安文联副科长。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广州文艺》、《中外少年》、《南方法治报》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尘土飞扬》曾入选中国作家协会主编《2003年度中国大学生很好作品选》,参与编校《名山地图》、《宋词地图》、《中大往事》等书籍,在天涯论坛、花溪小说等平台连载网络小说300余万字。
目录
第一章 你不曾孤单
第二章 爱如敝履
第三章 这里曾有人来过(上)
第四章 这里曾有人来过(下)
摘要
     我叫严喆,是个被撤职的刑警队长。 处长在办公室骂我的声音整栋楼都能听见,我死死攥着拳,努力不让眼泪流下来。脑子里专享的想法就是,哪怕豁出这条命,也要把枪找回来。 一 上个月,我第一次带队去贵省盘水市的大山里抓人,嫌疑人是贵山镇派出所事业干部姜平安,今年50岁,干了一辈子公安,抓过不少坏人,多次立功受奖。据我们掌握的证据,老姜从2010年开始在网上贩卖公民信息。他盗用同事公安内网权限,帮人查询居住地址、开房记录等信息,非法获利数万元。 贵山镇地处西南十万大山深处,群山环绕,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近年政府修通高速公路生活才逐渐改善。到达这里后,我们先秘密调查,掌握老姜的活动规律,发现他枪不离身,想要万无一失地抓捕并不容易。于是,我们和县局刑侦大队的同事一起制定了严密的抓捕计划,先让县局政治处以开会的名义把老姜引出来,在他停车的瞬间,我们两台车前后夹击把他卡住,然后动手抓人。 这是我第一次当专案组组长,所以我全力以赴,熬了几个通宵,抓捕计划反复推演了无数遍,前后两辆车的跟踪路线、行动人员和老姜的下车地点都精心挑选。为确保不出任何意外,我还在抓捕现场周围用农用三轮和电瓶车设置路障,防止老姜狗急跳墙。 行动那天,老姜接到县局的涉密会议通知,强调让他独自参会。上午9点,他从派出所出发,开了一辆老捷达。蹲点的同志报告,车里只有老姜自己。 我们立刻行动,两辆轿车各坐4人,一辆在路口等候,另一辆半路出发跟在老姜车后。一切顺利,老姜准时抵达会场门口,在他靠边停车的瞬间,前车和后车突然刹车,把捷达别住,车里的兄弟们第一时间冲出去,把他团团包围。老姜很意外,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我拿枪顶住了脑袋。 任务顺利完成,大家都舒了口气准备把人押走。路过我身边的时候,老姜突然看向我,脸上带着哀戚:“兄弟,我老婆身体不好,孩子才刚念书,给他们留点钱吃饭。谢了!” 我没说话,心里却有点感慨,老姜这人挺有情义,她老婆是残疾人没工作,孩子刚上小学,还有两个老人,全家上下全靠老姜的工资支撑,贩卖个人信息跟他家的条件也多少有点关系。 老姜到案以后,我们去他位于贵山镇的家里搜查。老姜家刚翻盖的二层小楼,我们开车绕了两个多小时山路才到。同事们上楼搜查,我跟他老婆在一楼坐着。 老姜的老婆腰椎有问题,只能斜靠在沙发上,脸色蜡黄蜡黄的,也不说话,就瞪着两只眼盯着我,跟看仇人似的。我打量一下屋里,水泥地面、红色砖墙,家具都是上了年头的木质桌椅,墙角还堆着从山里挖回的药材,只有墙上挂的立功奖状让屋子显得明亮了些。 很快,同事们从楼上下来跟我说没什么发现,家里只有台老式彩电和一辆破摩托车值点钱。我们又不可能扛着电视、骑着摩托回去,所以只能作罢。我问他老婆,家里有没有现金,放在哪里。 老姜老婆指了指我坐的沙发椅,我掀开坐垫,看见下面放了个塑料袋,打开一看整整齐齐两摞人民币。我想起老姜被捕时跟我说的话,这才明白他的意思。 同事问我怎么办,要不要没收。我有点犹豫,两万块钱对当地人来说可是一笔巨款。如果这钱是贩卖信息的赃款那肯定得没收,如果不是赃款就可以留下。据老姜交代,他贩卖信息的钱全用来翻新房子了,不仅没剩下反而还欠好几万。 我问她钱是哪儿来的。女人说是老姜卖草药攒的,预备给孩子念书用。我有点半信半疑,不过看到她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心里又软了。 “这样吧,钱我们先不没收,不过你写份保证书,保证钱的合法来源。如果将来发现你说谎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我跟她解释清楚,让同事给找来纸笔,她歪歪扭扭写完保证书,又按了手印。这下我才放心,准备收队离开。 出门的时候,我看见屋檐下晒的腊肉,还有只野兔子,觉得搜查不能空手而归,就把兔子扔进后备箱,晚上犒劳大伙。 又在山里颠簸了半天,总算在天黑前赶回县城。县局刑侦大队的领导请我们吃饭,我们拿上兔子欣然赴约,任务完成所有人都挺轻松,打算好好吃一顿。没想到刚喝了没两口,饭店老板就来了,说那只兔子身上有个洞,好像是子弹打穿的,之前晒干了没注意,准备下锅才发现。 这下我们坐不住了,国家对枪支管得很严,除了合法狩猎都不能用枪打猎。我们赶紧把兔子送到县局技术科连夜做鉴定,结果大吃一惊,那个弹孔竟然不是老姜的手枪子弹,而是步枪子弹造成的。 老姜一个小小的派出所事业编干部,哪里来的步枪?案子的性质变了,我们又连夜和县局刑警队提审老姜,追问枪支来源。他供述步枪是从盗猎分子那得来的,被他藏在家里,时不时打点野味,后来卖掉了。我们问他卖给谁了,他说不知道,对方是打猎时在山里遇见的,给了他2万块钱现金。 我脑袋嗡了一声,问他对方长啥样,什么口音,老姜却说记不清了,当时天快黑了,对方戴着帽子,说话也是标准的普通话不像本地人。看见他的步枪就缠着要买,老姜盖房子欠了债随便开价2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