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全5册)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1-01
商品条码: 9787514620498
版次: 1
开本: 16开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3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通过对5位传承人及周边人员进行采访,对传承人的口述资料进行整理,不仅详细记录了技艺传承的历程,展现出传承人在实践中的创造智慧,还体现了传承人对该门技艺的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生思考,从而呈现出非遗的精神内涵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进行相关历史研究的宝贵资料。 本套书采访的5位传承人分别是:六合拳传承人曹凤岐、永宁南关竹马传承人沈迎、红都中山装制作技艺传承人蔡金昌、大石窝石作技艺传承人宋永田、戏曲盔头制作技艺传承人李继宗。
目录
《六合拳曹凤岐》
第一回百年传承六合拳根深叶茂
第二回自幼好武北京少年英雄梦
第三回一片赤诚三拜恩师献忠心
第四回理真路实勤学苦练“修”绝技
第五回口传身授入了门路法自然
第六回广授门徒京师六合传四海
第七回有德乃宽天下武术是一家
第八回六合之魂不传之秘就是“合”
第九回尊师重道知者传授要择人
第十回名正言顺开启六合新篇章
第十一回辛勤耕耘古老武艺结硕果
第十二回师徒情深一生追随终无悔
附录
马玉清《习拳蠡言》校注
北京六合拳传承世系
名人题赠
曹凤岐大事年表
后记
《红都中山装制作技艺蔡金昌》
第一回华夏国服彰显民族之大观
第二回源远流长百年红都经沉浮
第三回求真务实十年学徒裁剪路
第四回件件精品一针一线求很好
第五回精细裁剪于细微处显很好
第六回学无止境毫厘之间有真意
第七回守正创新匠心妙手制华服
第八回量体裁衣一人一版为高定
第九回精益求精衣以载道传匠心
第十回严师高徒倾囊相授后来人
附录
现代中山装制装工艺
蔡金昌大事年表
后记
《永宁南关竹马沈迎》
第一回贫苦童年生于战乱艰难成长
第二回积极上进担任干部服务乡亲
第三回渊源赓续南关竹马风俗绵延
第四回流传百年技艺套路历久弥新
第五回一腔热爱虚心求学制作竹马
第六回代代传承守护非遗任重道远
附录
附录一沈迎大事年表
附录二永宁南关竹马花会伴奏曲牌
附录三永宁南关竹马花会伴奏曲谱
附录四延庆永宁学校校本课程编制教材
《永宁南关竹马》大纲
后记
《房山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宋永田》
第一回因石而成京西宝地大石窝
第二回以石为生石匠手艺代代传
第三回坚守初心朝乾夕惕入佳境
第四回艺高胆大饱经世故气犹全
第五回熠熠生辉美玉名扬两千年
第六回凝固艺术天工人巧日争新
第七回独具匠心走出国门第一村
第八回石作技艺稳而持重载威严
第九回言传身授事非经过不知难
第十回石作文化常怀纳祥祈福意
第十一回另开生面石雕古镇焕新颜
附录
宋永田大事年表
后记
《戏曲盔头制作技艺李继宗》
第一回家传手艺年少学徒立大志
第二回入社工作天赋初现获赏识
第三回不计报酬特级组里长本事
第四回脱颖而出立擂挑战拔头筹
第五回年少气盛毅然退社入北昆
第六回业精于勤心手相应手艺人
第七回艺高胆大初生牛犊擒大雕
第八回曲终奏雅难割所爱回北昆
第九回冠上梨园宁穿破衣不穿错
第十回匠心独运李氏盔头美名扬
第十一回艺海无垠家风延续技艺传
附录
李继宗大事年表
后记
摘要
《戏曲盔头制作技艺李继宗》 第一回 家传手艺年少学徒立大志 我的爷爷名叫李兆瑞,从小拜师学习做盔头,那位老师的真实姓名我不清楚,只记得他艺名叫“宫中人”,是皇宫里戏班子做盔头的匠人。当时学徒讲究“三年零一节”,学满出师后,爷爷就在北京草市街开了一家盔头铺,名叫“瑞兴隆”。1915年,铺子开张后不久,我父亲李鸿昌就在柜上当了学徒,那年他12岁。 1939年,我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1954年,我小学毕业要升初中,家里就决定不再让我上学,到北京去学徒。尽管怀着许多不解,我还是收拾行囊,来到了北京华林昌盔头铺学徒。“华林昌”这个名字取自我爷爷的弟弟李有华、李兆林和我父亲李鸿昌三个人的名字,开设于1950年。华林昌因为做出来的盔头质量上乘,在当时颇受一众戏曲演员的好评。 刚到柜上,我父亲就和师傅们说,别拿我当少掌柜看待,务必按照普通学徒来培养。当时柜上一共八个人,叔伯爷爷李有华的儿子李鸿全、外甥李仲泉,也都在柜上学徒。那时候我才14岁,李鸿全比我大20多岁,我管他叫四叔。李仲泉大我七八岁,按学徒他和我是同辈,但按家中长幼他是我长辈。按照规矩,扫地、买菜、刷锅、洗碗,来了客人沏茶倒水,早上起来倒夜壶,这都是我这个小小学徒分内的活计。除了这些,八个人的饭都是我做,柜上还规定早上吃面条,晚上吃米饭。我每次给大伙儿做饭都要分成三拨,第一拨做好之后掌柜先吃,第二拨师哥吃,最后一拨才轮到我自己吃。那个时候还没有直接能买到的现成手擀面,我一个14岁的小孩儿和面粉揉面团,自己使劲擀。当时觉得苦啊,真是太苦了,数不清哭过多少次,说我不干了不学了。但是我父亲告诉我,当年他12岁就做学徒,也是这么一路熬过来的,我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学好学成。 因为我岁数太小,还没有足够的力气抻铅丝、掐口丝,所以一开始并不能直接上手做盔头,父亲就让我跟着他学点绸点翠。因为这个活计比较轻巧,而且要求干活儿的人认真细致、手脚麻利,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最合适的。这一学就是两年。 这期间还有一段让我差点改行的小插曲。当年中国戏曲学院还叫中国戏曲学校。有一天学校那儿一位姓沙的老师上我们华林昌来,一见我就说:“你们这儿怎么还有个小孩?”众人回答:“那是李掌柜的儿子,在这儿学徒呢。”“这么小学这个干吗,跟我唱戏去吧!”老师接着打趣说,“别人上我们那儿唱戏得考试,你要是去,直接当了插班生,不用考。但是你得给我喊两嗓子,会唱吗?”我说:“我会唱《武家坡》。”接着我就开始唱。老师听了直乐,说:“你这嗓子可以了。走!跟我上戏校去,不在这儿学这个了。”我父亲说:“沙老师,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唱戏不养老,怎么能让他唱戏呢?”我父亲哪知道,后来唱戏也60岁退休,怎么不养老呢?我说:“爸,你让我唱戏吧,我特喜欢唱戏。“不行,你得学门手艺,越老越值钱。”要不是我父亲终究没同意我改行,没准儿我真唱戏去了呢。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