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个共产党员的公仆情怀

一个共产党员的公仆情怀

  • 字数: 26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946326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944 年,一个共产党的县长,在调往异地工作时,从县城到县境,沿途自发来送行的群众络绎不绝。他们和县长依依道别,有的人挥泪如雨,泣不成声。 1985 年,还是这位共产党人,从青海省委书记、省长位上卸任离休,牵动了全省 400 万人心,从政府机关到火车站,从省会西宁到省境沿途,群众自发送行的场面,如 40 年前陕北清涧县群众送行的场景再现。 这个人就是黄静波。"
内容简介
本书是黄静波同志的纪念文集,汇集了陕北老红军黄静波的亲友、下属、作家、记者以及普通百姓所写有关黄静波的文章。这些文章较为集中的写了黄静波同志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反映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我党的高级干部不忘初心、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努力工作的高风亮节。文章内容丰富,生动感人,为新时期党的干部树立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习仲勋点将
黄静波和深圳特区 黄少南
为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尽心尽力
——记改革开放初期在广东工作的黄静波同志 屈干臣
黄静波谈改革开放初始的广东 李少魁 吴晓梅
为什么选择深圳?
——全国政协原常委、广东省原副省长
黄静波回忆深圳特区的成立 童海华张晓哲李晓刚
黄静波同志为我的冤案平反 黄桂清
这个团感激他一辈子
——忆与陈翘的一席话 黄少南
“坚决执行党的路线”的黄静波 霍静廉
第二章 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但愿青春常在 苏叔阳
新上任的省长 杨友德白渔
省长对我这样说 徐开垒
青海需要上海支援,青海也要支援上海
——黄静波省长谈发展两省市协作关系 徐家麒
它,欲露还藏 张惠芳
黄静波谈开发“聚宝盆” 蓝靖中
打开高原,走向世界 蓝靖中
开拓青海的伟大壮举 沈仁康
甜甜的回忆 张惠芳
总是难忘
——记青海省原省长黄静波二三事 邢秀玲
高原雪莲谁浇灌? 陈宗立
高原人的知音
——漫记黄静波省长 今子
“状元”与“财神” 李南山陈宗立
苹果熟了 李南山
“党中央看到了我们的工作”
——记黄静波省长为改善干部福利待遇所做的工作 李蔚
为开拓青海忘我工作的黄静波 王玉琴
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
——黄静波省长印象记 禾彐三木
我的所见所闻 任仲儒
送君无须折柳歌 陈宗立
致黄静波省长的一封信 [澳]布列昂·博克
温故抚今话关系
——读《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青海经济建设中的
十个关系问题》的感慨 佚名
“杨小民案件”揭秘 田润民
“含冤树”下的新故事
——记一宗冤案和一位省长 秦牧
体察民情,为民办事的好省长 李顺国
他用文化助力经济发展
——追忆黄静波省长对青海文化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张武明
青海历任省长施政方略——黄静波 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
第三章 不忘初心
去官人念才可钦 黄少南
离休后积极参与西部开发和扶贫脱困活动
三件事
鹧鸪天·贺黄静波老人九秩华诞 胡世厚
祝寿信
有关黄静波内容的图书和报刊
第四章 英魂西归
静波赋 黄硕忠
怀念爷爷 韩义林
告别
笔架山上的纪念碑
附一:中共西北中央局奖励二十二位生产英雄
附二:黄静波同志生平
后记
摘要
     黄静波和深圳特区 黄少南 结缘深圳 在改革开放元勋画会丛书出版座谈会上,习远平同志在发言中有一段专门提到黄静波到广东工作的事。 习远平说:“就在前天,我受母亲齐心的委托,参加了父亲的老战友、老部下黄静波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送走了这位曾经在陕甘宁边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与父亲一起奋战过的老同志。黄静波同志也是当年在西北高干会议期间,收到亲笔题词表彰的陕甘宁边区的干部。他当时担任清涧县委书记,给他的题词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为什么要提起这位老同志呢?因为他是当年我父亲奉中央之命主政广东时,向中央要到广东的第一位干部。他本来已经被安排到吉林省工作,正准备去报到,我父亲一声召唤,他就跟随我父亲来到广东。先后担任广东省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和副省长等职务,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78年到1982年,黄静波在广东任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兼省政府秘书长,同时还任“广交会”副主任,代表省委主持“广交会”工作。分管过财贸、政权建设、信访及民族、宗教等工作,可以说是多方面参与了广东的改革开放。特别是深圳由一个宝安县的边防小镇到建市,到特区建设,黄静波不但热情支持,还深度参与其中,为深圳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1978年6月14日,黄静波到广东上任。6月20日,习仲勋同志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关于迅速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和宝安(后改名深圳)、珠海两县的建设问题。习仲勋书记指示黄静波和另一位省革委会副主任李建安共同研究这一课题。 6月23日,黄静波和李建安两人联名向省委上报《关于搞好宝安、珠海边防线建设和对外贸易出口的意见》。这个意见从组织领导、机构建置、出口生产基地建设、外贸加工等方面为宝安、珠海的未来规划了雏形。1978年10月,广东向国务院上报的《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规划设想》,就是以黄静波、李建安上报的意见基础上进行完善的。中国创办经济特区的想法已萌生在这个报告中。黄静波没有想到,这是他到广东接受的第一个任务,他和深圳的结缘也由此开始。 抓深圳生产救灾。确保群众安全过冬 1978年12月26日,黄静波到宝安县,协助组织生产救灾和群众生活安排。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中国,千疮百孔,问题堆积如山,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广东地处亚热带,一年四季如春,可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鱼米之乡的老百姓吃不上鱼,吃不上菜,全省5500万人,还有1000万人吃粮问题没有解决。宝安县秋季遭灾,晚稻谷比1977年秋减产4300万斤。全县1571个生产队中,减产达1526个,占总数的99%。按照月供应口粮标准,经核算,若原定征购任务完成,将有446个生产队75230人月口粮只有28.7斤。保证这些人的口粮达到定量标准,尚缺850万斤。黄静波曾任陕甘宁边区的粮食局局长、中央粮食部第一届班子的副部长、三年困难时期任陕西分管财贸的副省长,在省委书记张德生、省长赵伯平领导下坚持实事求是,解决陕西粮食问题,使陕西平稳度过灾年,受到国务院锦旗奖励。黄静波对粮食问题不仅有深刻的认识,也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他和惠阳地委、宝安县委共商,决定:一、减免征购任务500万斤。二、在1978年粮食年度销售指标中安排总计350万斤。三、未打人分配的番薯、木薯搭配,基本上可保证群众生活要求。黄静波一队队、一户户抓落实,保证宝安人民在灾害中过一个安稳的春节,为1979年的大干快上创造了条件。 急口岸之所急 1978年12月23—24日,黄静波到罗湖桥头观察了两天,召开了两次口岸问题座谈会。 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深圳口岸出入的人数将超过300万人,去年是223万人。“”前也就17万人,到12月22日已达到293万人。这两天刚好是香港过圣诞节,过境的人拥挤不堪,看来情况极为严重。主要问题是场地狭窄,设备简陋,手续烦琐,旅客从进站到出站须经七道关口——验证检疫、签证、发证、海关、物检、汇兑、行李,顺利通过要1小时40分钟,一般都要超过两小时,出站后还要排队买票、托送行李、排队上车,搞得过境的满头大汗、精疲力竭,尤其是年老体弱带小孩的妇女困难更大,甚至怨声载道。P6-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