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往无前 白衣

一往无前 白衣"皖军"在"疫"线

  • 字数: 23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3120523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优选,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在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安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精心组织整理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与抗“疫”有关的重大、重要事件报道,战“疫”人物专访以及医务人员的战“疫”日记、图片等第一手素材,汇编成书。所述内容充分展现安徽特色,包括安徽专家在武汉成功实施具有世界难度的危重症救治行动——VVA-ECMO,讲述已纳入国家诊疗方案的“托珠单抗”免疫治疗方案的研发和推广,介绍中西医“联手”救治的安徽“药方”,以及全国抗疫优选个人——童佳兵、王琪、汪天平、姜小敢等人的优选事迹,另从疾控专家、病理医生、影像医师、驻村医生、医学工程师、宣传工作者等多视角展现安徽卫生健康系统的抗疫全景,以展现安徽卫生健康系统白衣皖军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往无前的气概和伟大抗疫精神。
目录
前言
第一编白衣为甲"援"远流长
对党忠诚亮初心,勇战疫情担使命
逆行武汉践行大爱,白衣执甲绽放光芒
安徽援鄂"第一人",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
重症医生:抗疫最前沿的唤醒者
为"疫"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只祈彼此身长健,同处何曾有别离
疫情大考中的90后担当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云销雨霁,武汉归来
第一次面对疫情,就像战士上战场
拯救一人的是英雄,拯救千人的是医者
夫妻携手奔赴抗疫一线
一份来自最前线的预备党员考察报告
"超治愈"方舱广场舞"火爆"网络
驻沪防控疫情,保卫国家大门
……
摘要
     疫情暴发后,我院党委书记刘同柱同志勇担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主动请缨带队出征武汉,现场和远程调度指挥我院一线医务人员护皖和援鄂双线作战,出色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的政治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刘同柱同志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带领全院职工全力抗击疫情,在安徽疫情逐步向好时,受命逆行武汉,担任安徽省支援湖北抗疫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在“护皖”和“援鄂”双线作战中运用“科大方案”、贡献科技抗疫“硬核力量”,为防控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刘同柱同志带领全院职工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医院头等大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卫健委)的领导下,第一时间召开院党委会紧急研究部署,成立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控救治工作方案,设立10个工作组,按战时状态统筹全院抗疫工作。他带头取消春节假期,带领全院7000余名员工坚守工作岗位。2020年1月16日,安徽省卫健委成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公共卫生重大事件应急机制后,医院仅用1天时间就完成了标准发热门诊建设和隔离病房设置;第一时间将医院的感染病院区全部病房腾空,收治确诊及疑似患者;将院本部一栋独栋住院楼所有病房腾空备用,作为全省4家重症救治医院之一,确保应收尽收。截至2020年3月20日,医院发热门诊共接诊2000余人次,感染病院区收治确诊患者85例(包括危重患者29例)、疑似患者96例,治愈患者中年龄最小的4岁、优选的93岁,互联网医院免费提供新冠肺炎防控咨询服务1万余次,高质量地完成了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布置的各项救治任务。 医院先后组建了4批医疗队共163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在武汉封城后,刘同柱同志超前谋划援鄂工作,号召全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打好安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随时做好援鄂准备,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院党委的号召下,千余名党员和职工主动请战,争当战“疫”一线先锋。为了打好有准备之仗,对全院全员进行了防控知识的分级分层培训,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及援鄂预备队进行了强化培训。每次支援武汉的指令一到,院党委均在24小时内组建成医疗队并出征援鄂。特别是第三批医疗队在我院的组建,时间紧、人数多、要求高。2月12日晚9点半,刘同柱同志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以下简称国家卫健委)紧急指令,连夜调度,医院仅用2个小时便完成了137人的医疗队的集结,第二天一早按时出征。 在抗疫期间,刘同柱同志多次主持召开院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科学研判形势,把院内疫情的防控工作和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作为重点中的重点。院内疫情防控工作重点是保护就诊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以预检分诊为重点,对医院门诊、住院流程按战时状态进行再造。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各项规章制度40余项,通过严防死守,确保就诊患者和院内医务人员零感染,全力保障了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保证了抗疫期间全省非新冠肺炎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以感染病院区为基地,坚持做到“集中病例、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集中全院呼吸、重症、感染、心内等各学科各专业的项尖专家组成多学科专家团队,对危重症患者实时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做到“一人一案”,大大提高了、降低了病亡率。 疫情暴发初期,医用防护物资紧缺。在最困难的时候,为了节省医护物资给一线人员,刘同柱同志尽量节省使用口罩。他带领全院职工积极呼吁相关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科大校友捐赠,解了燃眉之急,使得一线医护人员,尤其是奋战在武汉前线的战士们的个人防护得到了保证,为确保援鄂医疗队员、医院医务人员“零感染”提供了物质保障。 要最终战胜疫情,必须靠科技支撑。刘同柱同志全力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人员和医院的医务人员开展联合科研攻关。联合攻关小组将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原创性地发现了通过抑制白介素-6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炎症风暴的机理并开展了相应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出“单克隆抗体药物托珠单抗+常规治疗”免疫疗法的“中国科大方案”。该方案大力提升了安徽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引起了国内专家的高度关注,中国红十字会及国家卫健委要求安徽派出专家组到武汉利用“中国科大方案”指导武汉重症患者救治。刘同柱同志明知自己有哮喘病史,仍主动请缨,率专家组赴武汉开展救治工作。 2月25日早上7点,专家组一行5人从合肥出发奔赴武汉。到武汉后,立即向中央指导组汇报方案,在中央指导组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当晚召集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金银潭医院等武汉市14家重症患者定点救治医院负责人会议,对“中国科大方案”进行了介绍和培训,并对具体使用推广作出了相应安排。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