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电路与电子技术教程

电路与电子技术教程

  • 字数: 60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867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配有电子教案、课件和习题答案。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4篇,共20章。第1篇为电路分析基础,包括第1~6章,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一阶暂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三相交流电路的相关概念和计算、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以及磁路和变压器的相关概念。第2篇为模拟电子技术,包括第7~13章,主要内容有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以及直流电源的相关概念。第3篇为数字电子技术,包括第14~18章,主要内容有数字逻辑电路基础、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以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相关概念、分析和计算。第4篇为常用电子元器件及测量仪器,包括第19~20章,主要内容有常用电路、电子元器件和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第1~17章每章最后一节为Multisim软件的仿真实例,既可以作为课内的仿真实验,也可以作为真实实验前的电路模拟。各章均附有习题及参考答案。为了便于教学,本书还提供了电子教案。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电气、通信和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电子技术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学习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篇电路分析基础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电路的基本概念
1.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1.3电路的工作状态
1.2电路的基本定律
1.2.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2.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3电路的理想元件
1.3.1电阻元件
1.3.2电感元件
1.3.3电容元件
1.3.4电压源
1.3.5电流源
1.3.6受控源
1.4基尔霍夫定律的Multisim仿真实例
习题1
第2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1电路等效
2.1.1等效的概念
2.1.2电阻的等效计算
2.1.3电源的等效变换
2.2支路电流分析法
2.3网孔电流分析法
2.4节点电压分析法
2.5叠加原理
2.6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2.7电路分析方法的Multisim仿真实例
习题2
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3.1过渡过程与换路定律
3.1.1过渡过程
3.1.2换路定律
3.1.3过渡过程初始值的计算
3.2一阶RC电路的暂态分析
3.2.1一阶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2.2一阶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3一阶RL电路的暂态分析
3.3.1一阶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3.2一阶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及三要素法
3.4.1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3.4.2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3.5二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3.6一阶RC电路的Multisim仿真实例
习题3
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
4.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4.1.1正弦交流电路的参考方向
4.1.2正弦量的三要素法
4.2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
4.2.1相量图
4.2.2相量式
4.3正弦交流电路中R、L、C元件规律
4.3.1电阻元件R
4.3.2电感元件L
4.3.3电容元件C
4.4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4.4.1阻抗和导纳
4.4.2电路的相量图
4.4.3用相量法分析RLC串联电路
4.4.4用相量法分析RLC并联电路
4.4.5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
4.5正弦交流电路中的谐振
4.5.1RLC串联交流电路的物理参数
4.5.2RLC串联电路的性质
4.5.3RLC串联电路中的功率计算
4.5.4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4.5.5RLC并联电路的谐振
4.6RLC串联谐振电路Multisim仿真实例
习题4
第5章三相交流电路及安全用电常识
5.1三相电源
5.2三相电源的连接
5.2.1星形连接
5.2.2三角形连接
5.3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连接
5.4三相电路的计算
5.4.1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5.4.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5.5三相电路的功率
5.6安全用电常识
5.6.1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5.6.2触电方式
5.6.3保护措施
5.7三相交流电路的Multisim仿真实例
习题5
第6章磁路与变压器
6.1磁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6.1.1磁路的基本概念
6.1.2磁路的基本定律
6.2互感现象及同名端
6.2.1互感现象
6.2.2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6.2.3耦合系数
6.2.4互感电压
6.3变压器
6.3.1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6.3.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6.3.3理想变压器
6.4变压器电路的Multisim仿真实例
习题6
第2篇模拟电子技术
第7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
7.1半导体基础知识
7.1.1本征半导体
7.1.2掺杂半导体
7.1.3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7.2半导体二极管
7.2.1半导体二极管的基本结构
7.2.2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7.2.3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7.2.4特殊二极管
7.3半导体二极管应用电路
7.3.1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建模
7.3.2限幅电路
7.3.3逻辑运算(开关)电路
7.3.4整流电路
7.4半导体二极管应用电路Multisim仿真实例
习题7
第8章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8.1半导体三极管
8.1.1半导体三极管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8.1.2半导体三极管电流放大的工作原理
8.1.3半导体三极管的连接方式
8.1.4半导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8.1.5半导体三极管的三个工作区
8.1.6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8.1.7温度对半导体三极管的影响
8.2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8.2.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8.2.2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8.2.3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8.3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8.3.1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必要性
8.3.2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8.3.3基极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
8.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8.4.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8.4.2共基极放大电路
8.4.3基本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性能比较
8.5多级放大电路
8.5.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8.5.2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
8.5.3组合放大电路
8.5.4复合管放大电路
8.6功率放大电路
8.6.1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8.6.2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8.7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8.7.1放大电路频率概述
8.7.2三极管的高频小信号模型
8.7.3三极管的高频参数
8.7.4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8.7.5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8.8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路Multisim10仿真实例
习题8
第9章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9.1结型场效应管
9.1.1N沟道JFET
9.1.2P沟道JFET
9.1.3JFET的主要参数
9.2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9.2.1N沟道增强型MOSFET
9.2.2N沟道耗尽型MOSFET
9.2.3P沟道MOSFET
9.2.4MOSFET的主要参数
9.3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9.3.1共源极放大电路
9.3.2共漏极放大电路
9.3.3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分析
9.4场效应管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实例
习题9
第10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10.1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概述
10.1.1集成电路的分类
10.1.2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0.2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的差分放大电路
10.2.1基本形式差分放大电路
10.2.2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
10.2.3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
10.2.4差分放大电路的接法
10.3集成运放中的电流源电路
10.3.1镜像电流源
10.3.2微电流源
10.4集成运放的主要性能指标
10.5差动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实例
习题10
第11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11.1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11.1.1反馈的基本概念
11.1.2反馈的类型及判别方法
11.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11.3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
11.4交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的Multisim仿真实例
习题11
第12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12.1理想运放的概念及工作特点
12.2基本运算电路
12.2.1比例运算电路
12.2.2加减运算电路
12.2.3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
12.2.4模拟乘法器
12.3有源滤波电路
12.3.1滤波的概念及滤波器的分类
12.3.2各种有源滤波器
12.4电压比较器
12.4.1单限电压比较器
12.4.2滞回电压比较器
12.4.3双限电压比较器
12.5正弦波振荡电路
12.5.1振荡产生的基本原理
12.5.2RC桥式振荡电路
12.5.3LC正弦振荡电路
12.6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12.6.1矩形波发生电路
12.6.2三角波发生电路
12.7信号运算和处理电路的Multisim10仿真实例
习题12
第13章直流稳压电源
13.1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3.2整流电路
13.2.1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13.2.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13.3滤波电路
13.3.1电容滤波电路
13.3.2电感滤波电路
13.4稳压电路
13.4.1串联型稳压电路
13.4.2集成稳压电路
13.5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Multisim10仿真实例
习题13
第3篇数字电子技术
第14章数字逻辑电路基础
14.1数字电路及其特点
14.1.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14.1.2数字电路的特点
14.1.3数字电路的应用
14.2数制与编码
14.2.1数制
14.2.2数制之间的转换
14.2.3编码
14.3逻辑关系与逻辑门电路
14.3.1基本逻辑关系及其门电路
14.3.2复合逻辑关系及其门电路
14.4集成逻辑门电路
14.4.1TTL集成门电路
14.4.2CMOS集成门电路
14.4.3TTL与MOS门电路之间的接口技术
14.5逻辑门电路Multisim仿真实例
习题14
第15章逻辑代数基础
15.1基本逻辑运算
15.1.1基本公式
15.1.2基本定律
15.1.3基本规则
15.2逻辑函数的变换
15.2.1逻辑函数的表示法
15.2.2逻辑函数的表达式形式
15.3逻辑函数的化简
15.3.1代数法化简
15.3.2卡诺图法化简
15.4逻辑函数Multisim仿真实例
习题15
第16章组合逻辑电路
16.1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16.1.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16.1.2组合逻辑电路逻辑功能描述方法
16.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16.2.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16.2.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16.3加法器
16.3.1半加器
16.3.2全加器
16.4编码器和译码器
16.4.1编码器
16.4.2译码器
16.5数据分配器和数据选择器
16.5.1数据分配器
16.5.2数据选择器
16.6组合逻辑电路的Multisim仿真实例
习题16
第17章时序逻辑电路
17.1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17.1.1时序逻辑电路的特征
17.1.2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17.1.3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17.2触发器
17.2.1触发器概述
17.2.2RS触发器
17.2.3D触发器
17.2.4主从触发器
17.2.5T触发器和T′触发器
17.2.6触发器主要参数及相互转换
17.3计数器
17.3.1二进制计数器
17.3.2集成计数器
17.3.3N进制计数器的构成方法
17.4寄存器
17.4.1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17.4.2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
17.5555定时器
17.5.1555定时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17.5.2555定时器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17.5.3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17.6时序逻辑电路的Multisim仿真实例
习题17
第18章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18.1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18.1.1低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简介
18.1.2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简介
18.1.3PLD的表示方法
18.2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
18.2.1可编程逻辑阵列(PLA)
18.2.2可编程阵列逻辑
18.2.3通用阵列逻辑(GAL)
18.2.4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18.3可编程的硬件描述语言VHDL
18.3.1VHDL概述
18.3.2VHDL语言基本结构
18.3.3VHDL语言规则
习题18
第4篇常用电子元器件及测量仪器
第19章常用电路、电子元件
19.1电路分析常用元件
19.1.1电阻器
19.1.2电容器
19.1.3电感器
19.1.4变压器
19.1.5继电器
19.2模拟电子技术常用元件
19.2.1半导体分立元件
19.2.2半导体集成元件
19.3数字电子技术常用元件
19.3.1逻辑门电路
19.3.2组合逻辑电路元件
19.3.3时序逻辑电路元件
19.3.4555定时器
第20章常用测量仪器
20.1数字万用表
20.1.1简介
20.1.2使用方法
20.1.3使用说明
20.1.4注意事项
20.2函数信号发生器
20.2.1简介
20.2.2技术参数
20.2.3使用方法
20.3双通道示波器
20.3.1分类
20.3.2使用方法
20.3.3常见现象
20.3.4测试应用
20.3.5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