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杜甫:超越忧愁的诗人

杜甫:超越忧愁的诗人

  • 字数: 12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日)兴膳宏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726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套书选自日本岩波书店“新古典入门”系列,三联书店筛选出其中最经典和拥有可读性的数种书目,分为两辑。第一辑讲述中国经典,第二辑讲述外国经典。作者都是日本一流的学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包括老子、庄子、杜甫、朱子、马可·奥勒留等所作的经典名著,可谓日本版的“大家小书”。 该套书虽然说是入门,但不局限于复述经典内容,因为出版时间离现在更近,反而融入了很多国内外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处处体现了“新”的特点,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有的甚至能颠覆读者对经典的一般印象。 “诗圣”杜甫在中国文学目前享有崇高的地位。但他不止是一位怀才不遇、忧愁满腹的诗人,在他挫折和苦难的一生中,始终对家人、朋友、社会和自然充满着热情。在杜甫身上可以看到大量与忧愁接近相反的幽默精神。他的情感的振幅大到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跟随日本学者兴膳宏的讲述,从精选的七十二首杜诗中,见证一位超越忧愁、突破自我的“诗圣”的诞生。
内容简介
“诗圣”杜甫在中国文学目前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不仅仅是一位怀才不遇、忧愁满腹的诗人,在他挫折和苦难的一生中,始终对家人、朋友、社会和自然充满着热情。在杜甫身上可以看到大量与忧愁接近相反的幽默精神。他的情感的振幅大到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跟随日本学者兴膳宏的讲述,从精选的七十二首杜诗中,见证一位超越忧愁、突破自我的“诗圣”的诞生。
目录
第一部分书籍的旅程通往杜甫的道路
序章中国诗歌目前的杜甫
第一章杜甫的今体诗
第二章杜甫的古体诗
第二部分阅读作品世界探寻杜甫的诗境
第三章醉酒赞歌
第四章残酷的战争
第五章战乱中——离别与再会
第六章曲江畔
第七章漂泊伊始——秦州、同谷至成都
第八章致李白
第九章成都草堂的平安
第十章旅程的终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诗题目录
杜甫年谱
杜甫相关地图
长安城图
城南名胜古迹图
中国王朝名一览
摘要
     第一章 杜甫的今体诗 (一)五言律诗 杜甫的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而其中有一千余首今体诗和大约四百首古体诗。今体诗中无论五言或七言,律诗均占大多数,而绝句很少。特别令人注意的是,杜甫五言绝句的数目尤其少,此与李白的诗中绝句占多数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律诗中,五言律诗贯穿杜甫的一生始终,多有创作,而七言律诗在早期作品中较少,后来杜甫才渐渐对这种形式注入热情,到了晚年,留下了不少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均十分充实的作品。 五言律诗承载了六朝人在创意方面所下的各种功夫,至初唐,其形式基本得以确立。这一时期的诗人与六朝时代相同,以宫廷或贵族的沙龙为主要的作诗场合,在诗宴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竞相作诗。此时,五言诗占据了他们所使用诗型的几乎全部。对于杜甫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的祖父杜审言(645?-708?)作为一名宫廷诗人,为五言律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杜审言活跃在武后(684-704年在位)时代。他自恃才能甚高,总是做出种种傲慢举动,令周围的人敬而远之。有故事称他曾经豪言:“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其诗在《全唐诗》中存43首,五言律诗占多数。当然,其中多为诗宴之作。杜甫出生时,祖父杜审言已经离世,杜甫的作品中亦接近没有提到过自己祖父的事迹,但是杜甫一定认识到了五言律诗是自己家族传统的诗型。 杜甫创作的场合与祖父不同,已经远离了宫廷。这说明诗作已从宫廷这一被局限的场所扩大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使用作为社交工具而发展起来的五言律诗这一诗型的同时,杜甫做出了新的尝试。为了明确这一点,接下来举杜甫早期的五律《房兵曹胡马》为例进行说明。此诗被认为是杜甫三十岁出头时的作品。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此诗是为一位姓“房”、官至兵曹参军事的人物所拥有的“胡马”——即外国产的马——所题之诗,为所谓的咏物诗(关于咏物诗参见第12页)。马是官吏的坐骑,拥有外国产的马可以说比如今拥有进口车更令人羡慕。杜甫似乎对马抱有异常强烈的兴趣,此后亦常常创作以马为主题的诗。 “大宛”,国名,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费尔干纳地区,以盛产名马而闻名,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首次引进大宛马一事广为人知。“锋棱”,刀锋般锐利貌。“瘦骨”,紧致的身躯。“成”,完成。“竹批”句,两耳如斜削的竹子般耸立貌,与“瘦骨”同为名马之相。“风入”句,四蹄似腾风般轻盈奔跑貌。此句在表达方法上尤为出色。 “空阔”,空间,马所向之处的空间都被其征服而化为虚无。此为辅音相同的双声词。“托死生”,乘马者将生死托付于马。此亦为双声词。“骁腾”,骏马健壮貌。“横行”,随心所欲地奔驰。马的主人位居兵曹参军事,是个与军事活动相关的人物,亦当与驰骋“万里”之外的意象有所关联。 杜甫应当是即兴写下此诗,送给了马主人房某。诗中生动地描写了马的情态,给人一种马似乎就要从诗中跳出来的跃动感。其中包含着杜甫仔细观察作为对象的马,将其姿态以文字为媒介尽可能忠实描绘出来的心思,有一种类似优秀画家的素描作品之意趣。 律诗有一些固定的规矩。首先,偶数句末要押韵,不过这一点在古体诗中亦是相同的。只是律诗的押韵仅限于平声(轻音),原则上不能以仄声(重音)押韵。此诗起句(第一句)亦入韵,韵字为“名”“成”“轻”“生”“行”。 P8-1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