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困境与破解 重新认识青春期

困境与破解 重新认识青春期

  • 字数: 13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张璇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8792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专门针对青春期孩子的认知矫正家庭实践手册,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与改变?从问题扫描到案例故事,从信号分析到内心解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让你从熟悉的身影中了解孩子内心的10类消极自我认知,读懂青春期的“叛逆”与成长随书附送心灵转变手账
内容简介
青春期是心灵塑造的关键时期,消极的自我认知是孩子心灵发展的桎梏,制约和扭曲着他们的行动力、自我发展和潜能挖掘。作者在十几年的青少年心理辅导中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探悉到当下教育环境中青春期孩子的十类自我认知困扰,本书描述了这十类典型的青春期消极自我认知的心灵困扰与识别信号,并将问题作为青春期心灵调整的切入点,为破解困境开出了积极处方。 本书是一本实用有效的积极心灵成长手册,希望可以为父母解锁青春期孩子的内心世界提供一个新视角,助力孩子破解青春期困境,积蓄积极心理发展的力量。
作者简介
张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专业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从事神经美学、青少年美育与积极心理、创造力与心理潜能的积极艺术疗育研究及实务在SCI、CSSCI及其他期刊上发表青少年心理相关论文近20篇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项目著有《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相关因素及干预研究》
目录
推荐序 读懂青春期的“叛逆”与成长
自序 为父母提供一把解锁青春期的钥匙
引言 听懂心声,破解困境
第一章 黑白型自我认知困扰 结果总是非黑即白
STEP 1 识别“黑白型自我认知”
信号一:做事忽冷忽热
信号二:急躁易怒
信号三:虎头蛇尾
STEP 2 解读“黑白型自我认知”
内心强音一:结果只有好和坏两极
内心强音二:没有第二选择
内心强音三:拒绝修正和调整
STEP 3 探析“黑白型自我认知”
心灵困扰一:拖延行为
心灵困扰二:暴躁情绪
心灵困扰三:频繁体验失败
STEP 4 破解“黑白型自我认知”
积极处方一:破除结果导向
积极处方二:发现过程的价值
积极处方三:让孩子感受中间状态
STEP 5 “黑白型自我认知”的转变要点
延伸内容 父母养育误区:全能型优才
第二章 缺陷型自我认知困扰 我总是做不好
STEP 1 识别“缺陷型自我认知”
信号一:想法多变
信号二:自卑自责
信号三:纠结细节
STEP 2 解读“缺陷型自我认知”
内心强音一:出现问题都是我的原因
内心强音二:我原本能够做得更好
内心强音三:修正错误永无止境
内心强音四:我存在缺陷
STEP 3 探析“缺陷型自我认知”
心灵困扰一:缺乏决断力
心灵困扰二:自我否定
心灵困扰三:改变的行动力受阻
STEP 4 破解“缺陷型自我认知”
积极处方一:宽容和滋养的养育环境
积极处方二:客观弹性的评价视角
STEP 5 “缺陷型自我认知”的转变要点
第三章 木偶型自我认知困扰 我当然只能听他们的
STEP 1 识别“木偶型自我认知”
信号一:人云亦云
信号二:逃避责任
信号三:反叛和对抗
STEP 2 解读“木偶型自我认知”
内心强音一:听他们的才能避免出错
内心强音二:我没有选择的能力
内心强音三:承担结果很难
STEP 3 探析“木偶型自我认知”
心灵困扰一:主动性受阻
心灵困扰二:过分依赖和缺乏适应力
心灵困扰三:烦闷和亲子冲突
STEP 4 破解“木偶型自我认知”
积极处方一:尊重孩子,包容孩子的不成熟
积极处方二:鼓励孩子适当尝试,不惧怕失败
积极处方三:父母的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
STEP 5 “木偶型自我认知”的转变要点
延伸内容 父母养育误区:化导航
第四章 比较型自我认知困扰 没有比较,我不知道我是谁
STEP 1 识别“比较型自我认知”
信号一:沉默的观察者
信号二:双重标准
STEP 2 解读“比较型自我认知”
内心强音一:与他人比较才能定位自己
内心强音二:他人是优势集合体
STEP 3 探析“比较型自我认知”
心灵困扰一:优越感和行动力受损
心灵困扰二:习得性无助
心灵困扰三:嫉妒心理
STEP 4 破解“比较型自我认知”
积极处方一:从榜样教育转变为引导孩子发现自我
积极处方二:从抢占有限资源转变为匹配适合资源
STEP 5 “比较型自我认知”的转变要点
延伸内容 父母养育误区:完美型榜样
第五章 海绵型自我认知困扰 我的感受不重要
STEP 1 识别“海绵型自我认知”
信号一:情感淡漠
信号二:沟通困难
信号三:躯体疾病
STEP 2 解读“海绵型自我认知”
内心强音一:我的情绪会带来麻烦
内心强音二:他人的情绪和感受要全盘接受
内心强音三:我说了也没有用
STEP 3 探析“海绵型自我认知”
心灵困扰一:情绪压抑
心灵困扰二:人际困扰
STEP 4 破解“海绵型自我认知”
积极处方一:重新构建与孩子的情感通道
积极处方二:学会划分情绪界限
积极处方三:打破专制型教养方式
STEP 5 “海绵型自我认知”的转变要点
延伸内容 父母养育误区:情绪绝缘体
第六章 鸿毛型自我认知困扰 我没有价值
STEP 1 识别“鸿毛型自我认知”
信号一:自我否定
信号二:挑剔他人
信号三:追求成绩
STEP 2 解读“鸿毛型自我认知”
内心强音一:没有人真正喜欢我
内心强音二:价值是外在的
内心强音三:优点都是“怪物”
STEP 3 探析“鸿毛型自我认知”
心灵困扰一:羞耻感体验
心灵困扰二:情绪抑郁
心灵困扰三:自我厌弃
STEP 4 破解“鸿毛型自我认知”
积极处方一:为孩子重新赋值
积极处方二:帮助孩子排除同伴困扰
积极处方三:破除社会偏见对孩子的影响
STEP 5 “鸿毛型自我认知”的转变要点
第七章 筹码型自我认知困扰 爱是有条件的
STEP 1 识别“筹码型自我认知”
信号一:报喜不报忧
信号二:渴求表扬
信号三:不安全感
STEP 2 解读“筹码型自我认知”
内心不错音一:被爱是因为我表现好
内心不错音二:没有人会接受不好的我
……
摘要
     故事片断 搞砸的完美学期 还有一周就要开学了,小宇开始忙碌起来。每天吃晚饭的时候,小宇都饶有兴致地和父母谈论自己新学期的打算。新学期小宇就要上高一了,他踌躇满志地要在高中阶段好好投入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有一番作为。 小宇让妈妈给他在校外机构报了数学、物理和化学课后培训班,自己在网上买了一整套复习资料,精心挑选了经典课外读物,还报名参加英语考试,并在自己新学期的日程安排中特别安排了每天30分钟的跑步时间。小宇将书桌收拾整齐,把写着“新学期,新开始。加油!”的纸条贴到墙上显眼的位置,把每日安排也详细列出来,一并贴到墙上。小宇告诉父母,这个学期他要好好利用时间,创造个完美学期。 新学期开始了,小宇开始几天的状态都不错,学习很有劲头。可刚过了两周,小宇的热情突然就熄火了。他回到家无精打采,也不愿意去上报名的培训课程,晚上和周末都花很多时间玩手机。爸爸问小宇发生了什么,小宇说:“我放弃了,不可能有什么完美学期了。上周五我们班里测验,我物理、数学和英语都没考好。这个学期砸了。” 小宇的父母不理解为什么小宇前后变化这么大?做事情总是虎头蛇尾,难道仅仅是因为一次考试吗? “99分等于0分” 小丸是个干净清爽的女生,她的父母说小丸一直很乖,学习上基本不让他们操心。小丸上了高中后,明显感觉学业负担比初中重,自己每天都像个斗士一样。可刚上一个学期,小丸就开始出现失眠情况了。 小丸:“我不可以让自己停下来,每天都要安排得很满。” 老师:“那每天都很忙吧?” 小丸:“是啊,我总想着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好,但是总是担心,担心课不能学好,也担心自己班长的工作不能做好,还担心社团活动搞得不成功……” 老师:“每件事情都要做好,做好是什么样?” 小丸:“就是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到完美,每一门课都要学到优选,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到优选。” 老师:“什么样能称为完美?” 小丸:“……100分吧。” 老师:“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到100分?” 小丸:“对啊,作业、活动、工作,所有的事情我都想自己能做到优选。” 老师:“如果做不到完美,做不到优选呢?” 小丸:“做不到完美?我想想……” 老师:“做不到100分,会怎么样?” 小丸:“我好像不太允许自己这么想。” 老师:“不允许自己做到80分?” 小丸:“好像是的,我觉得一件事要么做到100分,否则就砸了。” 老师:“不是100分就意味着搞砸了?” 小丸:“对啊,搞砸了就是一塌糊涂吧,0分……好像是的。” 老师:“没有中间状态?” 小丸:“好像没有。” 这段对话之后,小丸很是惊讶于自己的想法,细想想,又觉得再正常不过了。在小丸的判断体系中,一件事情只有100分和0分两极。所以她对自己的感受也是像坐过山车一样变化。当事情多一些时,自己就会特别焦虑,整个人都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一点弹性都没有。 STEP 1 识别“黑白型自我认知” 信号一:做事忽冷忽热 持有黑白型自我认知的孩子在行动上常表现出忽冷忽热。前一天热情高涨的事情,第二天就搁置不理了。一个在孩子嘴里“完美到让人激动”的计划,很快就被束之高阁,再也不去碰了。信誓旦旦的新学期计划和准备,执行初期很完美,一旦某天因为突发状况或者临时变动,干扰了计划的执行,计划就会被搁置。这种行为有时候会被误认为是缺少恒心和毅力而不能坚持,实际上是认知困扰在捣乱,过程中小小的改变和扰动会让孩子断定这个计划“已经做不到100分”。 P10-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