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的类型研究

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的类型研究

  • 字数: -1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陈前瑞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0473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以跨语言、跨方言视角细致观察汉语体标记的著作,全书包括完成体、经历体和总体研究三个部分,按照从完成体到经历体再到总体研究的顺序编排,全面细致地描写了汉语体标记的框架和发展历程,总结了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的一致性与多样性,并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类型学的思路集中分析古今汉语完成体标记的多功能性及其演变过程。全书纠正了《世界语言结构地图册》对完成体的不当界定,将完成体分为包括经历性用法在内的五种用法,分析了现代汉语的“了、过”以及古代汉语的“曾、尝、常、矣”等,概括了动词重叠形式所表示的时体功能之间可能的演化路径。本书总结了汉语体标记研究中运用多功能模式的体会,深化了对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认识。
目录
绪论
1.对象与思路
2.现状与问题
3.框架与要点
第一章 完成体与经历体的类型学思考
1.引言
2.完成体与经历体的意义关联
3.汉语若干完成体形式的语义地图
4.结语
第二章 词尾和句尾“了”的分析模式
1.引言
2.两个“了”的四种分析模式
3.四种模式的比较与讨论
4.结语
第三章 词尾和句尾“了”的多功能模式
1.引言
2.“了”的典型体貌功能
3.“了”的非典型时体功能
4.结语
第四章 “了”的完成体与完整体功能的量化分析及其理论意义
1.引言
2.词尾和句尾“了”的完成体用法的区分与统计
3.词尾和句尾“了”的完整体用法的区分与统计
4.“了”的完成体和完整体用法量化分析的理论意义
5.结语
第五章 从方言语音看“了”的功能演化
1.引言
2.方言语音与词尾“了”的功能演变
3.方言语音与句尾“了”的功能演变
4.语音形式与“了”的功能演化关系的讨论
5.结语
第六章 汉语经历体标记“过”的演变路径
1.引言
2.概念框架
3.“过”从完结体到已然体的发展
4.“过”从已然体到经历体的发展
5.“过”演变的终点与岔道
6.汉语经历体相关用法的概念空间及语义地图
7.结语
第七章 “尝”的语法化及其类型学意义
1.引言
2.“尝”的试着义与经历义的关系
3.从尝试向经历演化的几个问题
4.从尝试到经历的跨语言比较
5.结语
第八章 试论“曾”的反预期与经历义的演变关系
1.引言
2.“曾”的语气用法的类型与典型性分析
3.“曾”的时间用法的典型性
4.反预期与经历的跨语言联系及其理论意义
5.结语
第九章 惯常义演变为经历义的多样性
1.引言
2.英语used to反现在完成体用法的性质与使用特点
3.马来语biasa从惯常到经历的语义演变
4.古汉语“常”经历用法的引申与假借
5.从基于使用的理论看由惯常至经历的语义演变过程
6.结语
第十章 经历体的特定性与来源意义研究
1. 引言
2.经历体形式与用法的对应类型及多种形式的形义匹配模式
3.演化为经历体的意义类型及其词汇来源
4.结语
第十一章 《左传》中“矣”的多功能性的量化分析
1.引言、
2.“矣”的完成体、将来时和祈使功能
3.“矣”的现在状态、结果体以及疑似的进行体功能
4.结语
第十二章 古汉语时体虚词研究方法的思考
1.引言
2.随文释义、单义说和多功能模式
3.古汉语时体研究中多功能模式的应用体会
4.训诂专著中若干随文释义痕迹的认识价值
5.多功能模式与随文释义的异同
第十三章 动词重叠时体用法的演化关系
1.引言
2.从反复体到未完整体
3.从反复体到完整体
4.从强化到完结体与从反复到短时的演化方式
5.动词重叠时体用法的表达与演化机制
6.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从句尾“了”到词尾“了”
附录二 句尾“来”体貌用法的演变
附录三 南方方言“有”字句的多功能性分析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