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威廉·布莱克评传

威廉·布莱克评传

  • 字数: 23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英)凯瑟琳·雷恩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4008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56幅精美插图展现浪漫主义开山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艺术世界,结合传记和画集,为国内所罕见,更是英国知名学者、布莱克研究者凯瑟琳·雷恩引入中文世界的首部作品。
内容简介
“预言家、诗人、画家、雕版师——布莱克独特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每一个单独的成就,而在于他所是之全部,这要多于他所做的一切的总和。”凯瑟琳·雷恩在这本经典的布莱克评传中如是写道。 在布莱克看来,艺术本身并不是目的,不如说,艺术表达了他的英国民族神话之精神戏剧的异象。雷恩女士的文本辅以大量的插图,其范围从布莱克为他的诗歌和预言书手工版画,到他基于文学和高度个人化主题的伟大的绘画系列。这些充分地揭示了他对精神自由的热爱,以及他在何种范围内表达了这种理想。
作者简介
凯瑟琳·雷恩(1908—2003),英国诗人、批评家和学者。着力研究威廉·布莱克、W.B.叶芝和托马斯·泰勒。她是特诺米斯学院创办会员。所获荣誉有哈丽特·门罗纪念奖,布卢门撒尔奖,史密斯文学奖,女王诗歌金奖等。著有《凯瑟琳·雷恩诗选》《布莱克与传统》《W.B.叶芝与想象力学习》等。
目录
新版序
引言
第一章师从古物
第二章“希腊人遗失的艺术”
第三章一种新的印刷方法
第四章“可爱的兰贝斯”
第五章夜思
第六章物质世界的朋友
第七章万能的线条
第八章精神的敌人
第九章阿尔比恩的异象
第十章解释者
第十一章他自己家庭中的国王和牧师
附录威廉·布莱克
年表
参考书目选
插图列表
索引
摘要
     第一章 师从古物 布莱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伦敦人。根据布莱克的传记作者亚历山大·吉尔克里斯特所述,布莱克于一七五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在黄金广场布罗德街28号出生,是“一位约二十年来一直颇为富裕的针织品商”的第二个孩子。所以说,对布莱克家境贫困和教育环境糟糕的记载未免都夸大其词了。布莱克的家庭在伦敦的一个区拥有一幢宽敞的老式房屋,它一半是私人住宅,另一半是体面的商铺,是一幢“以前流行的非常体面的屋子”(同样根据吉尔克里斯特所述)。布莱克不是一个“政治人物”(man of the people),尽管他的政治主张激进,并且在青年时期是一个革命者。他属于稳定的中产阶级下层,这个阶级实际上产生了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才和天才。从他家人的观点来看,布莱克是一个失败者;他的兄弟詹姆斯后来继承了家族生意,在晚年时与威廉接近断绝了联系。 布莱克确实从未上过学,但这可能表明,除了他自己强烈反对去学校之外,他父亲对自己儿子的艺术天赋也有着十分开明的宽容态度。《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中的《学童》(‘The Schoolboy’)描写了一位父母专制下的受害者,不像为格雷的诗歌所创作的插图那样“使人联想起欢乐和青春”。“教育没有任何用处,”他像位老人一样对日记作家克拉布·鲁宾逊(1775—1867)说,“我认为它是错误的——它是大罪。”出自《天堂和地狱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中的一句格言反映了布莱克对逃离学校老师教导的感激:“改善让路变得狭窄;而没有改善过的弯路才是天才之路。” “当一个孩子刚可以握住铅笔,他便开始潦草地画人或野兽的粗糙样貌,并且将他周围的所有印刷品都小心翼翼地临摹下来。”那个时代有教育,或缺乏教育,但没有糟糕的教育,没有垃圾。布莱克孩童时期见过的那些印刷品都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在十岁的时候,“送去优选最流行的青年艺术家预备学校:位于斯符兰德街的亨利。帕尔斯绘画学校。帕尔勋的弗弗殿蠢曾经陪同建筑师尼古拉斯·雷维特(1721-1804)去遗雅典和爱奥尼亚,学习和描画“毁灭的庙宇和残缺的雠,并携带作品集返回,这些作品对剽窃‘古典’的建筑师——其中包括与他们同时代的钱伯斯以及未来的索恩——来说是一个财富矿藏”。布莱克后来为斯图尔特和雷维特的有名作品集《雅典和爱奥尼亚的古物》版刻了几幅威廉·帕尔斯的绘画作品。布莱克版刻生气勃勃的、来自帕台农神庙浮雕饰带的拉庇泰人和半人马属于那个符合他本性的神话世界。 维多利亚时代的布莱克传记作者吉尔克里斯特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流行风尚——显而易见地,他感叹“在帕尔斯学校,教授的绘画知识与通过临摹古物的石膏模型学习来得一样多,但从来不以活物形体为绘画对象”。但这正符合布莱克对理想形式的自然偏爱。 P9-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