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漆器

漆器

  • 字数: 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邰高娣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2291449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一本专门介绍漆器艺术的普及读物,全书资料详实丰富,介绍清晰明了,图文并茂,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一书在手,读者便能轻松了解漆器的发展历史、传承流派、制作工艺与艺术魅力,进而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非常适合社会大众阅读。
目录
壹中国漆器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时期
五、宋金元时期
六、明清时期
贰漆器在我国的分布状况及代表性产地
一、成都漆器
二、湖北楚漆
三、安徽徽州漆器
四、北京漆器
五、江苏扬州漆器
六、山西漆器
七、福建漆器
八、浙江漆器
九、少数民族漆器
叁漆器代表性传承人
一、宋西平
二、邹德香
三、甘而可
四、薛生金
五、蔡水况
六、文乾刚
摘要
     漆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认识了漆树的汁液具有高度黏合性的性能,并尝试用它来刷涂在日常器物上,不仅可以防潮、耐磨,并且具有高光泽度,俨然成为器物的一层保护膜。 从如今的出土物来看,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件涂漆的用具,是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的一把涂了漆的弓箭。这把因岁月久远而残破的漆弓主体材料由桑木制成,长121厘米,宽约3.3厘米,厚2.2厘米,截面扁圆,中间宽,两端略细,出土时还带有红色。除了中间抓手的位置,其余地方均有漆皮,漆皮带有皱痕,局部有脱落。经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等专家的确认,可以肯定弓箭上所涂的漆为天然漆,并且在这把漆弓上明显可以看见骨角等工具刮涂的痕迹。这把漆弓被称为中国的“漆之源”,可以说,它开启了我国人民制作并使用漆器的漫长过程。 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三文化层中还出土了一件木胎朱漆碗,经过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分析,确定为6200年前之物。此外,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遗址中,还发现了其他涂了漆的陶罐、陶壶、陶觚以及高足杯等日常所使用的器物。 商代时,漆器制作开始大量出现,制作也较为讲究。这时漆器的胎骨多用较厚的木胎,并开始出现在器物上髹涂带有颜色的色漆。除了在木胎上髹漆,还创制了镶嵌工艺,如在青铜器上将常用的纹饰采用浅浮雕或镶嵌蚌壳、玉石的技法来制作,并且出现了在漆器上镶嵌金箔的做法,成为我国漆工艺历史上镶嵌金箔技艺的开始。1928年,考古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中发现了一些雕花木制品,由于埋在土中,虽然木制品已经腐朽,但却把木器上的雕花花纹印在了泥土上,并可清晰看出是朱色花纹,考古人员将其称为“花土”。有的木制品上还有蚌壳和已经打磨雕琢过的绿松石等玉石。1973年在河北的一处商代遗址中也发现了漆器的残片,它的形态类似于殷墟的“花土”。由此可实证商代时漆器加工中的彩绘、镶嵌等工艺。而商代晚期,殷墟遗址更是出土了大量的漆木器,并且在殷墟贵族墓的棺木上也发现了漆痕。1990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对殷墟郭家庄160号墓进行了发掘,其中的棺和椁在出土时已全部腐朽,但能看到上面均有多层黑色、红色、白色的漆痕。这种红、黑相间的色漆装饰,是商代漆器髹饰的重要特征,对后世漆器造型和装饰以及审美产生了重要影响。 到了周代,生漆的生产和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并由官府控制,为王亲、诸侯和卿大夫所有,渐渐扩大到中、小贵族经营和享用,突破了官营范围。《诗经·颂·周颂·潜》中记载:“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鳢有鲔,鲦鳞鲲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讲述了漆水和沮水沿岸景色秀美,蕴藏着富饶的渔业资源,其中鳇鱼、鲔鱼、鲦、偿、鳗、鲤等各种鱼类不计其数,人们捕来鲜鱼恭敬奉祀,祈求祖先赐福绵延。短短的几句话形象地描写了周代先民对漆水的赞美,由此也可看出,“漆沮”流域算是周文化的发祥地,而漆水河一带是西周的漆器制造中心。此时漆林的土地所有权仍为朝廷所有,并制定有一套完整的管理规范,由掌管土地赋役等事务的“载师”专门负责管理,《周礼·地官·载师》中记述了载师“以物地事,授民劳作”的职责。如今,在陕西宝鸡、西安等地就集中出土了为数不少的西周时期的彩绘漆器和嵌贝漆器,如嵌贝的俎、豆、案等等。其中宝鸡竹园沟西周遗址M4号墓出土了四件漆豆,M7号墓出土了两件漆豆,在豆盘的外壁均镶嵌了一圈蚌做的蚌泡。在西安张家坡的西周墓地中也出土了三件漆豆,其中一件在豆盘的口沿和底边各绘有一圈红色,在盘壁中部绘有两圈平行的宽条红彩,中间均匀镶嵌有九枚蚌泡,每个蚌泡的周边和中心还画了一个红色的圆圈。此外,在山西、河南、北京等地也有西周嵌贝漆豆的出土。所以,彩绘和镶嵌成为周代漆器制作的两大固定装饰技法,二者经常结合使用。从此,在器物上涂抹生漆已不只为了耐磨耐腐蚀等实用性,更是开启了注重漆器美观性和装饰性的历程。P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