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

  • 字数: 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徐瑛姞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2291449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此书主要介绍中国有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的基本情况和制作工艺。全书分为“木版年画概述”“木版年画的缘起”“木版年画的历史”“木版年画的题材及其样式”“木版年画的生产与销售”“木版年画的流传及其现状”等部分。既谈它的发展历史,又谈它的制作工艺,还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木版年画流派加以分门别类介绍。
目录
木版年画概述
木版年画的缘起
木版年画的历史
木版年画的题材及其
样式
木版年画的生产与销售
木版年画的流传
及其现状
天津杨柳青年画
河北木版年画
山东木版年画
山西木版年画
陕西木版年画
河南木版年画
四川木版年画
湖南木版年画
湖北木版年画
安徽木版年画
江苏木版年画
福建木版年画
广东木版年画
广西木版年画
台湾木版年画
参考书目
摘要
     木版年画是中国独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 年,是一个计时单位。远古时候,先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如月亮的圆缺,植物的生长、成熟,逐渐认识到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测定和计算时间的方法,从而使人们可以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据《尔雅》载,从周代开始,就以“年”作为计量名词使用。在此之前,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称年为“祀”。 《说文解字》中“年”字的解释为“谷熟也”,《谷粱传》也说:“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显示出中国作为农业国家的特点。“大有年”指的是丰收年,是要庆祝的。一年一度的庆丰收逐渐成为惯例,这也许就是年节习俗的源头吧。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固定的年节习俗是在秦汉年间形成的。 年节风俗在庆丰收、祭祖宗、驱妖魔的习俗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年节装饰艺术,先是画鸡于户,画虎于门;而后又出现了神荼、郁垒之类的门神形象。蔡邕的《独断》中就讲道: “岁竞十二月,从百隶及童儿而时傩,以索宫中驱疫鬼也;桃弧、棘矢、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谷播洒之,以除疾殃。已而立桃人、苇索、儋牙虎、神荼、郁垒以执之。神荼、郁垒二神:海中有度朔之山,上有桃木,蟠屈三千里,卑技东北有鬼门,万鬼所出入也,神荼、郁垒二神居其门,主阅领诸鬼,其恶害之鬼,执以苇索,食(喂)虎。故十二月岁竟,常以先腊之夜逐除之也,乃画荼、垒并悬苇索于门户,以御凶也。” 郑玄所注的《礼记·丧服大记》记载:“君释荼,礼门神也”。《礼记·月令》又载:“孟秋之月其祀门。”其注称:“秋,阴气出,祀之于门外阴也。”这里提到的“门神”,并没有具体的形象和姓氏,是一个抽象概念的神物。将门神或其他辟邪物的形象画到门上的这类习俗,古代文献中多有记录,近代的考古发现中也有实证。 晋王嘉《拾遗记》曰: “尧在位七十年,有鸾雏岁岁来集,麒麟游于薮泽,枭鸱逃于绝漠。有祗支之国献重明之鸟,一名‘双睛’,言双睛在目。状如鸡,鸣似凤。时解落毛羽,肉翮而飞。能捕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饴以琼膏。或一岁数来,或数岁不至。国人莫不扫洒门户,以望重明之集。其未至之时,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则魑魅丑类自然退伏。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于牖上,此之遗像也。” 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亦记有: “正月一日,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由此可见,今天河南开封、河北武强等地年画中的“大吉”(鸡)门画,就是渊源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南朝风俗。近代以来,桃花坞等地仍然有这类题材的年画,其用意也是以辟邪为主的。 《周礼·地官·师氏》记载:“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注云:“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于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猛于守,宜也。” 路寝是周代宫殿中的三寝之一,是周王每日办公理政的重要场所,在其门上画虎,寓意猛虎守卫,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近代福建漳州、泉州年画中也有画虎的,也是取辟邪之意。另外,在闽地方言中,“虎”与“福”是同音的,将虎画贴于门上,寓意“福到门口”。这又是衍生出来的含义了。 汉代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说: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日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日神荼,一日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茶、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 东汉应劭《通俗通义》载: “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茶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于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亡为人祸害,神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也。”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亦有“广川惠王越,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褂挎长剑”。说的是另一种门神画——“成庆”,据颜师古注,是指“古勇士也”。P15-1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