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幸福之源 优化生命体验的科学

幸福之源 优化生命体验的科学

  • 字数: 17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 作者: (英)安德鲁·E.克拉克 等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32329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什么使人们幸福?政府为什么要关注人们的幸福感?如果将幸福感作为主要目标,政府的政策又应如何改变?本书力图革新我们对人类本性的传统认知,并促进基于切实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公共政策变革。本书作者对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超过10万个个体的追踪调查数据中发掘出一系列视角独特且丰富全面的线索,进而思考影响人类幸福感的关键因素。
与一般的认知相反,收入不平等仅占总体幸福感差异的2%或更少;影响一个人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是他的人际关系以及身心健康状况。比起贫困、失业或是身体上的疾病,更多人是因为精神上的疾病而感到痛苦。通过考察一个人的儿时状况如何影响其成年后的幸福感,本书的作者指出,受学校、教师和父母深刻影响的情绪健康状况和行为是比学业表现更为重要的预测指标。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作者提出了将幸福感置于核心位置的新的成本效益分析框架。
作者简介
理查德·莱亚德(Richard Layard) 英国社会改革的推动者,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顾问团成员,工党“终身贵族”,被授予爵士称号。莱亚德是英国“首席幸福经济学家”,提出并推动政府践行“幸福无疑是社会唯—值得努力的目标”这一理念。
目录
0引言:全新的范式
0.1度量幸福
0.2生命全程的幸福起因
0.3关于本书
0.4提示
0.5结论
1生命之幸福:什么对我们来说重要?
1.1结果的阐释
1.2提升成年人幸福
1.3“成年人成就”的起由
1.4“儿时成就”的起由
1.5结论
第一部分什么铸就幸福的人生?
2收入
2.1生活满意度
2.2收入与生活满意度
2.3伊斯特林悖论
2.4社会比较与适应性
2.5什么决定个体的收入水平?
2.6结论
3教育
3.1教育如何影响生活满意度?
3.2教育成功的原因
3.3结论
4就业与失业
4.1失业
4.2适应性与伤疤
4.3当地失业
4.4个体失业的原因
4.5工作的质量
4.6结论
5建立家庭
5.1配偶、分居与丧亲
5.2适应性
5.3养育子女
5.4有伴侣和做父母的起由
5.5结论
6身心健康
6.1不幸的原因
6.2健康与生活满意度
6.3心理健康vs.生理健康:质量调整生命年问题
6.4不健康的外部性
6.5适应残疾
6.6疾病的决定因素
6.7结论
7犯罪
7.1谁在犯罪?
7.2教育能减少犯罪吗?
7.3犯罪的影响
8社会规范与制度
8.1信任
8.2慷慨
8.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8.4社会资本
8.5个人自由
8.6政府的质量
8.7平等
8.8宗教
8.9收入
8.10结论
9老年人的幸福
9.1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9.2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来源
9.3生活满意度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9.4结论
第二部分什么塑造了成功的童年?
10家庭收入
10.1贫困与儿童成长
10.2家庭收入对情绪健康的影响
10.3家庭收入对行为的影响
10.4家庭收入对智力表现的影响
10.5结论
11上班族父母
11.1母亲的工作与其子女的情绪健康
11.2母亲的工作与其子女的行为表现
11.3母亲的工作与其子女的认知力发育
11.4失业的父亲们
11.5结论
12家庭教育与父母的精神健康
12.1基因
12.2父母与其子女的情绪健康
12.3父母与子女的行为表现
12.4父母与其子女的认知发展
12.5结论
13家庭矛盾
13.1测度矛盾的方法
13.2家庭矛盾的影响
13.3当矛盾冲突很严重时,应该离婚吗?
13.4结论
14学校教育
14.1不同中学的影响
14.2不同小学的影响
14.3不同教师的影响
14.4结论
第三部分我们能做些什么?
15测度幸福的成本效益
15.1新的方法
15.2为什么使用成本效益分析而不是成本收益?
15.3税收与规章制度
15.4为什么不以货币为单位衡量收益?
15.5平等
15.6折算率
15.7寿命长短与出生人数
15.8一些例子
15.9结论
16幸福的起源
16.1一些关键的研究发现
16.2生命历程法
16.3什么样的成年人更幸福?
16.4经历的效应
16.5如何通过孩童时期的情况预测成年时期的幸福
16.6父母和学校如何塑造孩子?
16.7公共物品
16.8政策评估
16.9未来的路
致谢
线上资源目录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摘要
     2016年4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开启了一场全国大讨论:“什么对我们来说最重要?”是她疯了?还是我们的确忘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人类真正的进步应指向何方? 金钱是一个显眼的指标,至今也有许多人把金钱放在头等位置。但当今世界,人们正在寻觅更加“进步”的评估理念。他们拒绝将财富与收入作为政策演变与个人生活的首要目标。他们试图从18世纪的盎格鲁撒克逊文明中获得启示:进步,应通过有多少人能从生活中体验到心安与喜悦来衡量。 在过去的两百年中,这个崇高且人道的目标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核心,并且对人们选择生活方式、政策制定者选择政治决策有着深远影响。这为个人树立了道德准则:尽我所能为世界创造福祉、减少痛苦;1这也为政策制定者树立了社会准则:创造令人幸福且充实的社会条件。就像美国前总统杰弗逊所说,心系民生与幸福是好政府的专享合理目标。 我们赞同杰弗逊的观点,但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似乎至今都不太容易。没有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指标,来衡量人民是否享受生活,更不要说怎么帮助人民更加享受生活了。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观。过去40年,“主观幸福感”的新科学迅速兴起。一方面该科学研究表明,包括美德在内的许多国家,人们并没有比40年前的生活获得更大的满足;另一方面,科学会告诉我们,为了提升幸福水平,我们应当做什么。 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清晰的阐述相关知识,并用量化的方法呈现我们已知的幸福成因。这对个体、对政策制定者都至关重要。 比如某政策制定者要在青年培训与精神健康之间分配资源;或者某非政府组织的决策层要在关爱老人与支持年轻母亲之间做平衡。如何做出理性的选择?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比较不同选项的“效益”,还需使用通行的“效益”度量方式。只有如此,政策制定者才能在有限的资源下,尝试着达到优选化“效益”的目标。 直到最近,广泛认可的的效益衡量标准是人们愿意为对应产出所支付的货币金额。这或许能够部分解释某些种类的支出,却不可能解释大部分的公共支出——例如医疗、养老、儿童保护、法制、公园与环境、福利金。这些服务由国家提供,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个人选择并不总是能够带来有效率或最公平合理的产出。4许多年来,许多国家,医疗保健都是用非货币指标衡量,比如英国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5但无论到哪,关键问题不变:什么才是衡量生活质量的很好标准? 0.1 度量幸福 在我们看来,我们应该像评估自己的幸福一样,来评估人们的幸福。人们经常被问道:“总体来说,你对最近的生活有多满意?”回答的范围是0—10,0代表“接近不满意”,10代表“接近满意”。或者要求人们在从0—10的一条线上做出标记。这两种方式得到的结果是很相似的。许多国家都是在非官方的调查中提到这个问题,最早的研究始于50年之前。但如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在定期的官方统计中,被要求提供大量样本。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