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见证——艰辛的第一步

见证——艰辛的第一步

  • 字数: 27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汪言海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664228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铺垫、调查、感悟、人物、问答、质疑、史料等篇章,全面地回顾了安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首先,作者阐述了采写包产到户稿件的历史背景、工作经历等,全面展现了作者四次调查包产到户的具体过程。其次,作者首次披露了当年关于包产到户的报道和采访笔记,极具史料价值,同时展现了包产到户后农民的喜悦心情。再次,作者记录了推动安徽农村改革进程的“小人物”,认为“历史不会也不该忘记他们”。最后,作者通过回顾个人经历、思想动态,剖析自己介入包产到户报道的缘由。
目录
代序
前言
铺垫调查篇
讲述三个故事
故事一:采写公社书记拔“”的前前后后
故事二:包产到组调查产生了一份内参
故事三:阴凉公路引发出一篇“责任山”内参稿
附件1:公社书记王开先拔受处理
附件2:六安县红旗大队建立产量责任制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附件3:划片管理责任到户的办法好
调查篇
写在五次调查的前面
第一次调查探寻真相之行
中共肥西县委下文否定省委决定的前前后后
“借地度荒”诱发包产到户
“汤大胆”与“黄花变法”
“人民来信”使万里关注山南
省委决定在山南公社搞包产到户试点
两种力量的尖锐博弈
省委平息“强制纠正”的风波
多一些宽容吧
附件:张广友《改革风云中的万里》一书中的相关史实
实话实录探寻真相
调查遇到了靠前的尴尬
区社三个主要领导是又想又怕
无论赞成或反对,均如实道来
农民期盼的眼神和话语使我震撼
投工账,收入账,巨大反差,让我震惊
终于探出真相:能增产,群众拥护,问题可以解决
调查报告“死里逃生”
专访:“难道这个办法不比吃进口粮好?”
附件1:万里对《未定稿》的批示
附件2:关于安徽省肥西县山南区包产到户的调查
第二次调查感受争论
县委书记们的一场争论
附件:徐士奇、黄森等公开争论以外的谈话
“猫派”与“方向派”之争
县委“三干会”上的尴尬
艰难的120户调查
附件:一次地委工作会议上的争论
链接:《安徽日报》1980年1月10日第159期《情况反映》
三地书信
记者感言:知屋漏者在宇下
附件:关于肥西县包产到户的一些调查材料
第三次调查一年实践的回答
问不倒的区委书记——回忆汤茂林与万里的对话
肥西县卖粮难纪实
对农业部调查的“调查”
链接:1980年1月全省农业会议精神
附件:安徽省肥西县山南区“包产到户”的情况调查
第四次调查认识上的新提升
参与省委调查组
调查路线
论证领导要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
对穷队和富队标准的讨论
高产富队为什么也要搞包产到户
附件: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办法——肥西县包产到户情况调查汇报
链接:1.“5.31”讲话
2.1980年中央75号文件关于包产到户问题的摘录
3.杜润生谈“阳关道”与“独木桥”之争
第五次调查跟踪调研新事物
剩余劳力在干什么
促进了社队企业大发展
出现新的经济联合体
社员自办企业星罗棋布
市场经济的启动器
记者感言:突破“雇工问题”好艰辛
拓展调查:“未想到机械化来得这么快!”——访霍邱县包产到户后的陈咀公社
附件:六安地区社员联办企业情况的调查
感悟篇
感悟一:农民的第二次解放
“现在呀,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想起了《田寡妇看瓜》
“三吃一刮”的故事
“再也不受队长哨子‘管制’了!”
一个公社书记的生动比喻
感悟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没人管”的队成了燎原星火
下放户翻身记
张远斗的华丽转身
“瞎子户”缘何胜4组
“一户两制”的故事
附件:“李有才”们的话
人物篇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敢于担当的区委书记刘明
王学洲告状
公社书记吕秀中的独特见解
问答篇
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发源地为什么是安徽?——答中国(海南)改革与发展研究院记者问
我为什么冒险调查宣传包产到户?
为什么说是“冒险”?
我知道的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
亲历“包”字威力
劳动生产率的极大反差
感谢伟大的改革时代
质疑篇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有关史实的辩证
关于肥西包产到户改革的酝酿过程
关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内涵的理解
关于肥西县委下达纠正包产到户的46号文件
关于汪言海调查包产到户的一些史实
史料篇
万里在接见滁县地区领导时的讲话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头一个回合是突破学大赛的框框,坚持以生产为中心
第二个回合是突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实行联产计酬,包产到组
第三个回合是突破“不许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充分的自主权
张劲夫:关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问题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