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全9册)

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全9册)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121615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中国作家和当代文学赢得世界性的声誉,而这也必然要求中国学界对莫言的创作及变革创新的意义做出更为深入、透辟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立项,本丛书即是这一重大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丛书所讨论的命题是从由近及远、逐渐拓展的三个层面展开的:其一,作为从乡村大地走来、喜欢讲故事的乡下孩子,到今日名满天下的文学大家莫言;其二,作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之情感脉动的新时期文学;其三,作为被动地卷入现代性和全球化,转而变被动适应为主动求索中华民族独立和复兴之路的进程的描述者和参与者的百年新文学。这三个层面上,在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哪些尝试和探索,建构了什么样的中国文学形象?反之,百余年的现代进程所凝结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如何体现在文学之中?它做出了哪些有别于其他国家、民族文学的独特贡献而令世界瞩目?通过对于这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莫言的文学创新之路,充分地揭示其创作是与个人的不懈探索和执著地求新求变并重的,是与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宏大背景和积极推助分不开的,而世界文化的激荡和本土文化的复兴,则是其变革创新的重要精神资源。反之,莫言的文学成就,也是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重大成果,并且以此融入中外文化涌动不已的创新变革浪潮。通过对于这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将充分展现莫言重大的艺术成就,揭示其与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内在联系和变革创新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并加强民族的文化自信,通过对中国乡村历史风云和沧桑巨变的故事的讲述,为推进21世纪中国的文化创新和走向世界提出新的思考,做出积极的贡献。通过对于这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莫言的文学成就与世界文学关系的理解,这其中既涉及莫言对于外国文学资源的汲取和化用,也关乎莫言创作及研究在英语、俄语世界的传播及影响。这对于当下方兴未艾的“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录
《莫言文学世界研究》
引论 红高粱上飞翔的自由精灵:莫言综论/1
第一编 作品新论(上):童年·故乡·战争
第一章 《透明的红萝卜》:这个黑孩好神奇/35
第二章 莫言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双向建构/51
第三章 奇想化的“战争启示录”:莫言战争题材小说研究/78
第二编 作品新论(下):责任·母性·人生如戏·劳动美学
第四章 “天堂”与“酒国”:新闻、责任、结构/106
第五章 从《枯河》到《丰乳肥臀》:母亲与她的孩子们/122
第六章 历史的画面与声音:从《丰乳肥臀》到《檀香刑》/139
第七章 劳动美学与和解心态:《故乡人事》/159
第三编 文学思想论:大悲悯·拷问灵魂·时代感
第八章 大悲悯与拷问灵魂/180
第九章 构建宏大通达的时代感:莫言及当代作家的现实选择/215
第四编 文学关系论:向鲁迅和司马迁致敬
第十章 《我们的荆轲》:向鲁迅《铸剑》致敬/240
第十一章 叛逆、好奇与童心:莫言对司马迁的承续与对话/263
第五编 莫言研究:回顾·现状·展望
第十二章 莫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984—2013)/282
第十三章 拓展莫言研究的学术空间(上):文本、阅读史、海外传播/313
第十四章 拓展莫言研究的学术空间(下):地域文化与两岸情缘/330
第十五章 大奖纷纷向莫言:经典化的过程及其价值取向/345
结语/392
附录 2013—2017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莫言研究立项一览/398
参考文献/401
……
《神奇的蝶变》
《从“平面市井”到“折叠都市”》
《新世纪长篇小说叙验研究》
《莫言和新时期文学的中外视野》
《莫言小说创作与中国口头文学传统》
《文学故乡的多维空间建构》
《海外翻译家怎样塑造莫言》
《大地的招魂》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