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戴藏云高考语文点睛36讲(全2册)

戴藏云高考语文点睛36讲(全2册)

  • 字数: 72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957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由上清北教学研究院研发,融汇了衡水中学资深教师戴藏云老师多年的教学精华,其之所以为36讲,乃是基于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必由步骤而定,内容由浅入深、由粗至细、由专而精,符合学生学习及教师备课所需。本书分为两册,主书为专题讲解,共36讲;副书为实战训练,即配合主书36讲的专题练习册,所选取的练习题多出自历年高考真题及各大中学优秀模拟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考场适应性,达到讲练合一、平时训练与考场实战有机结合的效果。
内容简介
本书系资深语文教师戴藏云老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针对高考语文中的各类基础知识和对应考点,精心编纂为36讲。本书涵盖范围广,知识点讲解细致,搭配近年高考语文真题和各地模拟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科的复习,亦有辅助高中语文教师授课之功用。
作者简介
上清北教学研究院由刘瑞环院长领衔,师资由毕业于清华、北大的优秀教师以及衡水中学特级教师构成。其中毕业于“清北”的教师占比80%,硕博学历以上教师占比60%。研究院的主要工作方向是围绕新高考命题方向、解题技巧、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行研究,探索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的独到法门。上清北教学研究院致力于创造更多、更好的产品,服务于广大考生。
目录
《戴藏云高考语文点睛36讲》
第1讲学语文之方法指导
第2讲点号的运用
第3讲标号的运用
第4讲病句的辨析
第5讲补写语句,语意连贯
第6讲新闻压缩
第7讲句式变换
第8讲了解论述类文本,掌握基本解题思路
第9讲论述类文本解题方法论:学会比对
第10讲实用类文本的快速阅读
第11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选择题
第12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简答题
第13讲如何快速读懂一篇散文
第14讲看标题,品人称
第15讲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一)
第16讲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二)
第17讲小说之快速阅读
第18讲小说之人物形象及手法
第19讲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第20讲学语法,行天下
第21讲文言文之快速阅读
第22讲文言文之特殊句式
第23讲文言文阅读之实词与虚词
第24讲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第25讲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第26讲抓住体裁、结构和语言,读懂诗家语
第27讲鉴赏古代诗歌五推荐阅读
第28讲诗歌鉴赏之形象分析
第29讲诗歌鉴赏之情感概括
第30讲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第31讲诗歌鉴赏之选择题
第32讲扣紧时代脉搏,凸显重大主题
第33讲细致审题,准确立意
第34讲写出结构美的议论文
第35讲充分说理,写好议论段
第36讲学会储材、用材,写出高分作文
《实战训练》
第2、3讲点号的运用、标号的运用
第4讲病句的辨析
第5讲补写语句,语意连贯
第6讲新闻压缩
第7讲句式变换
第8讲了解论述类文本,掌握基本解题思路
第9讲论述类文本解题方法论:学会比对
第10讲实用类文本的快速阅读
第11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选择题
第12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简答题
第13讲如何快速读懂一篇散文
第14讲看标题,品人称
第15、16讲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第17讲小说之快速阅读
第18讲小说之人物形象及手法
第19讲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第20讲学语法,行天下
第21讲文言文之快速阅读
第22讲文言文之特殊句式
第23讲文言文阅读之实词与虚词
第24讲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第25讲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第26讲抓住体裁、结构和语言,读懂诗家语
第27讲鉴赏古代诗歌五推荐阅读
第28讲诗歌鉴赏之形象分析
第29讲诗歌鉴赏之情感概括
第30讲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第31讲诗歌鉴赏之选择题
第32讲扣紧时代脉搏,凸显重大主题
第33讲细致审题,准确立意
第34讲写出结构美的议论文
第35讲充分说理,写好议论段
第36讲学会储材、用材,写出高分作文
参考答案
摘要
     第3讲标号的运用 一、 几种标号的作用 (一) 引号 1. 引号 引号分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2. 引号的用法 ①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包括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例如: 老师对我们说: “习惯成自然,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② 表示讽刺和否定。 例如: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③ 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 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④ 表示突出强调。 例如: 鲁迅在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又如: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3. 使用引号的注意事项 ① 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例如: 描写秋天景色的时候,我联想到了的诗句: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判断引文是独立的,有两个要点: 第一点,前引号的前面紧挨着的是冒号; 第二点,引号里又是一句完整的话。 ② 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作为这句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1: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例2: 《水浒传》里景阳冈下那个小酒铺,门前一杆旗子高竖,上书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判断引文不独立也有两个要点: 第一,前引号的前面紧挨着的不是冒号,如例1; 第二,引文前虽然是冒号,但引文内不是一句话,这时就不能保留引文末的标点,如例2。 ③ 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例如: 他走上前来问: “老师,‘按部就班’的‘部’为什么不是‘步’字呢?” ④ 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⑤ 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二) 破折号 1. 破折号的用法 ① 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例如: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起,我便常常跃居全班之冠。 ② 表示意思的递进。 例如: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有门路的带工…… ③ 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例如: 到田野割“猪草”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④ 表示语音的延长。 例如: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⑤ 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例如: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⑥ 表示总结上文。 例如: 为公家干,虚晃一枪; 给自己干,不遗余力——这是各行各业走穴好手们的共同点。 ⑦ 表示因果关系。破折号前面的句子表示结果,破折号后面的句子表示原因。 例如: 他劝诫学生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2.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破折号与括号,这两个标点符号都可用来表示注释说明,但是破折号引出的注释性文字是正文的一部分,少了它正文就不完整,所以必须和正文一起朗读; 括号里标明的语句仅是对上文的附带性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少了它不会影响句意的完整,朗读时不推荐阅读出来。所以有些注释性的文字,在用于看的材料中可以用破折号,也可以用括号,但是在用于读的材料中,比如广播稿,就要避免用括号。 例1: 学中国古代史,不得不提到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 例2: 我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2) 破折号与“是”“有”等表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1: 我的三本书是——《史记》《资治通鉴》和《百年孤独》。 例2: 我有三本书——《史记》《资治通鉴》和《百年孤独》。 如果是下面这样的语境就应该用破折号了。 这三本书——《史记》《资治通鉴》和《百年孤独》都属于我。 (3) 破折号前面的标点 破折号之前可以有点号,但破折号之后不能有点号。 例如: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和我一样高。 (4) 行文中表解释说明的部分,不会引起误解的时候,通常只用一个破折号引出; 如果这部分插在句子中,而且比较长,也容易引起误解,应该用双破折号,也就是注释语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这样的情况叫作加注。 例1: 在我们已知的宇宙空间,只有太阳系这一隅——我们的地球,还活跃着生命的精灵。 例2: 记忆是人类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应,但人脑——这块像豆腐一样的白花花的物质——是怎样具备了这种神奇功能的呢? (三) 省略号 1. 省略号的作用 ① 用于引文的省略。 ② 省略同类词句。 ③ 用于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