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济学原来很有趣 16位大师的精华课

经济学原来很有趣 16位大师的精华课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文君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8902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了虚拟课堂形式,精心选取了16位有名的经济学家,从经济学的16项基础概念入手,将晦涩难懂的经济理论与各种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析经济学,并且力求做到细致全面。 本书有以下六大特色:只讲经济常识,以实用性为主;采用课堂手法,讲解经济学知识;给出有趣的经济现象;将经济学专业术语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解析经济理论;配以图片,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本书的重点不在于教授读者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让读者学习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来分析经济问题,而是要逐步引导读者,让读者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家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经济学方式去解决问题。本书能让你学会选择,从而做出正确决策,理性消费,感性生活。"
内容简介
《经济学原来很有趣》是一本通过古今中外经济学大师之口,阐述经济学思想精华的图书。本书虚拟了16堂经济学大家之课,从16个方面解析经济学相关理论。在授课过程中,作者安排了读者与经济学大师们的互动交流,从而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学内容。本书可以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会用经济学眼光看问题。渴望在欢乐气氛中学习经济学知识的读者,请一定不要错过此书!
作者简介
王文君,经济学硕士,高校教师,工作之余为多个财经网站撰写经济类文章,曾出版《从零开始学经济》等书籍,其经济文章实用性与趣味性兼具,且富有感染力,行文逻辑性强,贴近生活,便于读者理解。
目录
第一章配第导师主讲“利息”
第一节钱是可以自己赚钱的
第二节可以让财富滚雪球的复利
第三节利用高回报设置陷阱的庞氏骗局
第四节计息方式不同,结果令人震惊
第五节利息和风险收益理论
第二章斯密导师主讲“分工”
第一节绣花针、流水线和产业分工
第二节大分工是社会推动力
第三节科学技术为什么是第一生产力?
第四节苹果手机到底是不是美国产品?
第三章李嘉图导师主讲“价值”
第一节价值的本质是什么?
第二节你的工资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未来价值与让人克制欲望的“延迟折扣”
第四章萨伊导师主讲“边际”
第一节为何物以稀为贵?
第二节生产、投资与安全边际
第三节边际与一般均衡理论
第四节影响满足感的边际效应
第五章马尔萨斯导师主讲“人口”
第一节人口与经济的关系
第二节“无解”的人口大爆炸
第三节人口为什么会负增长?
第四节所谓“马尔萨斯陷阱”
第六章穆勒导师主讲“市场”
第一节市场:看不见的“上帝之手”
第二节价格:市场的信号
第三节市场失灵和羊群效应
第七章凯恩斯导师主讲“宏观调控”
第一节接近自由市场是不存在的
第二节政府过度干预导致的“寻租”
第三节为什么限购令不住房价?
第四节国家对人口的调控对不对?
第八章马克思导师主讲“剩余价值”
第一节什么是剩余价值?
第二节资本原始积累是血腥的吗?
第三节资本家是如何剥削工人的?
第四节剥削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吗?
第九章马歇尔导师主讲“竞争”
第一节不自由市场上的竞争
第二节无法摆脱的竞争与垄断
第三节单一垄断带来火车上的“天价盒饭”
第四节追求效率导致的寡头市场
第十章熊彼特导师主讲“供需关系”
第一节经济学的终点在哪里?
第二节决定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价格
第三节国际供求关系成就“中国制造”
第四节理想中的供求模型
第十一章蒙代尔导师主讲“消费”
第一节热衷花明天钱的美国人
第二节中国人为什么爱攒钱?
第三节攒钱的后果很严重
第四节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
第五节欧元的好处在哪里?
第十二章萨缪尔森导师主讲“社会分配”
第一节税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第二节工资来自社会财富分配
第三节求职难与用工荒的悖论
第四节国企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第十三章弗里德曼导师主讲“货币”
第一节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第二节货币超发的严重性
第三节流通是怎样产生利润的?
第四节货币升值是好事吗?
第十四章纳什导师主讲“博弈”
第一节有趣的纳什均衡
第二节致命的囚徒博弈
第三节劣币驱逐良币
第十五章李斯特导师主讲“贸易保护”
第一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第二节贸易逆差与鸦片战争
第三节“美洲香蕉共和国”
第十六章斯蒂格利茨导师主讲“危机”
第一节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
第二节“骗人”的恩格尔系数
第三节美国为什么找中国借钱?
参考文献
摘要
     第一节 钱是可以自己赚钱的 “各位东方的学生们,我是来自英国的威廉·配第,大家晚上好。”威廉·配第教授挺了挺腰板,将右手放在胸前,给台下的同学们鞠了一躬。 王一没像其他同学那样吃惊,虽然他一眼就看出,台上那个绝对不是演员,但由于他接受能力很强,所以他并不慌乱。 待台下稍稍平静后,威廉·配第用文明杖敲了敲地板:“各位的反应跟我预想的差不多,当我知道这堂课是要上给21世纪的中国学生时,我也是十分惊讶的。”威廉·配第笑着向台下眨了眨眼睛。 在场的同学似乎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纷纷拿出了笔和本子。王一什么都没带,他不由得有些后悔自己没早做准备。要知道,威廉·配第导师的课,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听到的。 转眼间,威廉·配第导师已经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问题:钱会自己赚钱吗? 看到这个问题,台下的学生立马开始了热烈讨论。王一听到有人说:“钱又没手没脚,自己怎么赚钱?当然是人在赚钱啊!”“钱要是会自己赚,还要我们那么努力干什么?”但是王一却隐隐猜到了什么。 威廉·配第导师看着台下交头接耳的同学,颇有些得意地说:“大家肯定都是一头雾水吧?钱怎么能生钱呢?但是大家别忘了,投资就是典型的用钱来赚钱啊!” 台下的同学恍然大悟。 威廉·配第导师接着说:“有些人觉得投资很复杂,一提到这个问题就晕头转向。什么基金、股票、债券,接近听不明白。其实说白了,这些投资就是在用钱生钱。” 这句话让王一想到电视剧《欢乐颂》里的一句台词:人生钱很难,钱生钱却很容易。看来,威廉·配第导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威廉·配第导师接着说:“想让钱自己赚到钱并不难,只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就可以了。”在场的同学包括王一都笑了,英国人竟然还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威廉·配第导师接着说:“这一个中心,就是以管钱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则是以生钱和护钱为保障。最贴近大家生活的钱生钱方式,应该就是利息吧?!”同学们纷纷点头。(如图1-1所示) 王一在学习经济学课程的时候,曾听自己的专业课导师讲过,所谓利息,就是指货币资金在向实体经济部门注入并回流时所带来的增值额。当时觉得这个解释晦涩难懂,所以留给王一的印象并不深。 而威廉·配第导师对利息的解释是:你把钱借给银行,银行支付给你的报酬。 王一自己也存钱,但银行支付给自己的利息很有限,指望那点儿存款大富大贵根本不现实,但毕竟聊胜于无。其他学生也是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在礼堂的角落里,一个学生举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银行给我们支付利息,那谁给银行支付利息呢?银行会不会赔?” 威廉·配第导师对该生递去一个鼓励的眼神,说道: “其实,利息不仅包括银行支付给你们的利息,也包括你们向银行贷款时缴纳的利息。早在封建社会甚至奴隶制社会时期,就已经存在着高利贷形式的钱生钱方法。当然,银行跟高利贷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说到这儿,聪明的同学已经猜到银行的赚钱方式了。威廉·配第导师接着说: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银行不给你利息,你会存钱进去吗?你把钱存进银行,银行才有钱向别人放贷,要知道,贷款利息可是远远高于存款利息的。银行给你2.5%的利息,再用你的钱去放贷,贷款的利息可是在5%以上呢。” 威廉·配第导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100%。然后他转过身,一本正经地讲道: “我把我的50万元存入银行,5年定期,年利率是4.8%。我什么都不用干,我的50万元就会每月赚到2000元,每年就是2.4万元,5年下来,就是12万元。这还只是普通的银行存息,有些利息甚至更高。这难道不是钱生钱优选的方式吗?”(如图1—2所示) 大家都纷纷点头,利息果然是钱生钱的好方法啊。威廉·配第导师看到大家满面红光的样子,笑着说: “一提到钱,大家的眼睛都开始放光了。但是先别急,我还有个问题要问大家。”他眨了眨眼睛对台下的同学们说道,“你们可知道,为什么诺贝尔奖的奖金永远都发不完?” 王一琢磨道,利息每年就这么多,诺贝尔奖怎么会永远也发不完呢?其他人也是一脸疑惑地看着彼此。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