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市建设用地抗震防灾适宜性评价方法

城市建设用地抗震防灾适宜性评价方法

  • 字数: 15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李波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1223902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参考性强,本书介绍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关键内容,可以帮助专业读者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也可以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和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2.新颖性强,不同于以往的确定性研究,本书采用了非线性智能理论、不确定性理论等复杂理论,构建了城市建设用地抗震防灾适宜性的耦合评价体系。 3.实用性强,本书增强了城市建设用地抗震防灾适宜性评价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也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市土地提供了依据。
内容简介
本书共8章,立足于建立城市建设用地抗震防灾适宜性评价的基本体系,围绕抗震防灾适宜性评价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主要介绍了在地表破裂距离危险等级和地表破裂概率共同影响下的场地地表破裂危险性评价模型、灰色关联-逐步分析、条件广义方差极小-盲数理论、离差优选化-可变模糊集耦合评价模型,以及建设用地抗震防灾适宜性的变权集对分析-Vague评价模型。本书可供建筑勘察设计院等科研院所及设计院从事防震减灾工作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勘察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作者简介
李波,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灾害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主要从事地基与基础上部共同作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我国地震与抗震防灾情况2
1.2 城市建设用地5
1.3 抗震防灾适宜性评价研究7
1.3.1 抗震防灾适宜性7
1.3.2 抗震防灾适宜性评价8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趋势12
1.4.1 活动断层引发的地表破裂危险性评价研究12
1.4.2 砂土液化判别研究15
1.4.3 软土震陷判别研究18
1.4.4 崩塌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21
1.4.5 土地防灾适宜性评价研究22
1.5 存在的问题24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25
1.6.1 研究内容25
1.6.2 研究思路27
第2章 基于信息扩散和概率分析的强震地表破裂危险性研究29
2.1 引言30
2.2 地表破裂危险距离分级研究32
2.2.1 断层避让距离的相关规定32
2.2.2 地表破裂危险距离等级划定34
2.3 场地地表破裂危险性分级研究35
2.3.1 强震地表破裂宽度信息扩散预测模型35
2.3.2 地表破裂宽度概率分析模型45
2.3.3 场地地表破裂危险性评价方法48
2.4 实例分析49
2.5 本章小结51
第3章 地震砂土液化灰色关联-逐步分析耦合判别研究53
3.1 引言54
3.2 砂土液化影响因素分析56
3.3 地震砂土液化耦合判别研究57
3.3.1 耦合模型原理58
3.3.2 耦合判别模型思路58
3.3.3 耦合判别模型构建59
3.4 实例验证63
3.4.1 判别指标的选取63
3.4.2 模型的构建与计算64
3.4.3 验证分析68
3.5 本章小结69
第4章 区域软土震陷评估的条件广义方差极小-盲数耦合分析研究71
4.1 引言72
4.2 区域软土震陷危险性评估研究73
4.2.1 耦合评估模型基本原理73
4.2.2 耦合模型评估思路74
4.2.3 耦合评估模型构建74
4.3 实例验证78
4.3.1 指标筛选79
4.3.2 计算关系拟合80
4.3.3 区域软土地基震陷评估81
4.4 本章小结83
第5章 地震崩塌滑坡危险性离差优选化-可变模糊集评价研究85
5.1 引言86
5.2 地震崩塌滑坡危险性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87
5.3 地震崩塌滑坡产生的影响因素89
5.3.1 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89
5.3.2 地震的影响90
5.3.3 地层、岩土类型的影响91
5.3.4 水文条件的影响92
5.4 地震崩塌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92
5.4.1 离差优选化法基本原理92
5.4.2 可变模糊集理论95
5.5 实例研究101
5.5.1 数据收集及指标体系建立102
5.5.2 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104
5.5.3 评价计算105
5.6 本章小结108
第6章 建设用地防灾适宜性变权集对分析-Vague集耦合评价研究111
6.1 引言112
6.2 土地防灾适宜性分级及评价体系研究112
6.2.1 土地防灾适宜性分级体系研究112
6.2.2 土地防灾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117
6.3 建设用地防灾适宜性耦合评价研究119
6.3.1 耦合模型原理119
6.3.2 耦合评价模型构建120
6.3.3 算例分析126
6.4 本章小结129
第7章 典型案例:镇江市建设用地抗震防灾适宜性研究131
7.1 自然地理条件132
7.2 建设用地防灾适宜性评价132
7.2.1 镇江市建设用地防灾适宜性等级分类132
7.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33
7.2.3 各评价因素指标属性值的确定134
7.2.4 评价结果分析138
7.3 本章小结139
第8章 城市建设用地抗震防灾适宜性评价研究结论与展望141
8.1 研究结论142
8.2 研究创新144
8.3 研究展望144
参考文献 14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