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字化背景下博物馆交互叙事美学研究

数字化背景下博物馆交互叙事美学研究

  • 字数: 21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汤晓颖//莫绮玲//董博文//李婉莹//黄敏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72271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9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数字化背景下博物馆叙事美学研究”的结题成果。项目的研究目标是以新媒体为背景,探索“叙事美学”新的表现介质与载体,打破“他者”在故事中所构建的叙事时空,颠覆传统中“叙事者”和“观赏者”之间恒定不变的主从身份关系,通过叙事文本中诸如时空、人物、事件等元素的组织序列,与数字化交互技术相结合,探索其内容情节、时间安排和空间布置,形成可控制的、可操作的、可体验的和可无限想象的新的美学形态:博物馆交互叙事美学。
作者简介
汤晓颖,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获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传播学博士学位。
目录
第1章 边界的突破与交织:解读概念范畴
1.1 探索过去和触摸未来:新时期的博物馆
1.1.1 现代博物馆:人与物的糅合
1.1.2 博物馆数字化:连接时空的桥梁
1.1.3 博物馆场域:空间的界限与延展
1.2 交互与叙事:媒介演进促进叙事的发展
1.2.1 人与物对话的设定
1.2.2 物与人交流的延伸
1.2.3 数字化叙事:创造新的审美表达
1.3 美学:故事的想象力创造审美体验
1.3.1 博物馆美学架构:美的层次
1.3.2 博物馆交互叙事:美的体验
1.4 博物馆交互叙事美学的争议焦点与理论前沿
1.4.1 博物馆与游乐场的界限
1.4.2 数字化交互与叙事学的争议
1.4.3 美学用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第2章 多元与弥合:历史沿革
2.1 博物馆历史:收藏、研究、教育
2.1.1 国外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2.1.2 国内博物馆发展历程
2.2 交互叙事:工具、机器、内容
2.2.1 交互的发展历程
2.2.2 交互叙事的发展历程
2.3 叙事美学:文学、电影、体验
2.3.1 叙事学的发展历程
2.3.2 叙事美学的发展历程
第3章 文本研究与话语构建:叙事形态
3.1 数字博物馆交互叙事类型
3.1.1 历史之述
3.1.2 选题之述
3.1.3 造物之述
3.1.4 使用之述
3.2 交互叙事文本定位
3.2.1 历史类博物馆
3.2.2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3.2.3 艺术类博物馆
3.2.4 主题类博物馆
3.2.5 地志类博物馆
3.3 数字博物馆叙事要素解构
3.3.1 叙事方法
3.3.2 叙事顺序
3.3.3 叙事节奏
3.3.4 叙事空间
3.3.5 叙事视角
3.3.6 叙事媒介
3.4 案例分析
3.4.1 造物之述: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数字馆
3.4.2 造物之述: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
3.4.3 使用之述:故宫博物院
3.4.4 使用之述: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3.4.5 历史之述:南越王宫博物馆
3.4.6 历史之述:民德博物馆
3.4.7 选题之述:粤剧艺术博物馆
3.4.8 选题之述:美国国家非裔美国人历史与文化国家博物馆
3.5 交互博物馆效果测定
3.5.1 从“AIDMA”到“AISAS”
3.5.2 AISAS模型的基本概念
3.5.3 交互博物馆参观者认知程度的AISAS模型构建
3.5.4 问卷设计
3.5.5 研究群体
3.5.6 信度分析
3.5.7 效度分析
3.5.8 研究结果
第4章 冲击、迎合与觉醒:转向体验的审美
4.1 冲击:走向生活的美学
4.1.1 神权的殿堂:高高在上的精英美学
4.1.2 博物馆的现代化:美学走向生活
4.2 迎合: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4.2.1 否定过去:崇尚机械美
4.2.2 破坏性创造:日常生活美
4.2.3 主体消解:复制艺术美
4.2.4 光影介入:感官视觉美
4.2.5 艺技相融:数字技术美
4.3 觉醒:博物馆审美主体的觉醒
4.3.1 群体变化
4.3.2 审美觉醒
4.4 转向体验的博物馆之美
4.4.1 感性:感官愉悦体验
4.4.2 理性:情感沉浸体验
4.4.3 知性:思考代入体验
第5章 从“我”到“我们”:叙事风格变迁
5.1 藏品本体叙事变迁:知识的传递
5.1.1 叙事场域扩展
5.1.2 叙事本体变迁
5.1.3 叙事结构变迁
5.1.4 视觉聚焦:空间审美
5.2 博物馆展示叙事:记忆的话语
5.2.1 叙事角度变迁
5.2.2 叙事媒介变迁
5.2.3 修辞语言变迁
5.2.4 听觉聚焦:声画审美
5.3 观众认知叙事:认同的扩延
5.3.1 对话权利变迁
5.3.2 叙事身份改变
5.3.3 叙事仪式建构
5.3.4 认知聚焦:参与审美
第6章 美学范式与审美价值:美学理论探索
6.1 博物馆美学的新时代:数字博物馆美学的开端
6.2 审美意象的转变:美学认知变迁
6.2.1 审美表象
6.2.2 审美视角
6.2.3 审美意识
6.2.4 审美创造
6.3 审美语汇的重塑:交互叙事之美
6.3.1 非线性串联——剪贴叙事美
6.3.2 碎片化重组——随心叙事美
6.3.3 跨时空交流——链接叙事美
6.4 进化的新生态语义:审美功能
6.4.1 微观领域
6.4.2 宏观领域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