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故乡故人
字数: 22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 胡华强
出版日期: 2017-02-01
商品条码: 978754114424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93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
¥4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这本为小人物立传的书里,讲述的是被忽略的沉默的大多数。那些草芥般的人物,或被政治运动一不小心就转向命运的另一端,或因贫困、疾病而蝇营狗苟地活着。那些卑微的生命如野草,诠释着生命的脆弱,也诠释着坚韧。他们其实就是很多人的祖父、父亲和兄长,他们的人生几乎就构成了“故乡”那个词。
作者简介
胡华强,男,1965年出生于重庆大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供职于成都外国语学校。先后在《诗刊》、《星星 散文诗》、《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四川文学》、《剑南文学》、《时代散文》《橄榄叶》(香港)等各种报刊发表作品三百多篇(首),近年散文诗曾十余次入选各种全国性年选本。
目录
冯聋子
红鼻子
海螺蛳
老兵
老汤锅儿
丝鼎锅
许大马棒
老腮壳
礌礌儿
蔫笋子
鱼鳅猫儿
欧打输
狗大王
徐棒客
孔老二
矮脚虎
杨金良
邓晃晃
蓝电影儿
长壳蛋
挖挖
张巴三儿
傅猴子
王盘海
杀猪匠
鬼子
老红军
覃骚棒
舅子俊
麻乌棒
向端公
肥狗
腌臜麦子
曾莽儿
翘沟子
屁巴虫
二粑粑
扯拐儿
半条命
肖癞儿
垮子
癞子老百姓
杨家妇人
中国青年
法官儿
土八路
团长
盐巴罐儿
黄和尚
鹅儿老师
兔儿
麻鲹儿
老二流子
李胎神
孙大怪
小鸡儿
李勇奇
灶神菩萨
屠夫王
四壳子
老姜疙瘩
二肥坨
蝌蚪儿
狗弯儿
小栽瘟
摘要
冯聋子 冯聋子是个老顽童。 冯聋子的耳聋,据说是年轻时跟师傅学木匠活,被粗暴的师傅一耳光给扇聋了的。跟他说话,需要凑近他的耳边他才能听清楚;稍远点,他就无法听清,只能看别人的手势或者估计别人的口型来理解。因此,他错误地理解别人说的话也就是常有的事。人们知道了他这个特点,就放肆地对他说些出格的玩笑话,久了,就成了习惯。其实,他自己也喜欢找别人开玩笑。他说:“我怕啥子嘛?你再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我也听不见,就当你没有说;我说什么呢,你是句句都听到耳朵头去了的哟!”看这个冯聋子,有点板眼儿吧? 在那个年代,冯聋子的生活算是非常幸福的了。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县粮食局工作,他吃穿不愁,早已不再参加生产队的农活,在家当老太爷了。在农村,老太爷这样的称呼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的,那一定得是年寿高且儿女成器又孝顺才行。在乡人看来,冯聋子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太爷,便生出很多羡慕。受人羡慕的冯聋子,本来该颇得别人的敬重的,然而乡人却喜欢拿他开玩笑,且玩笑开得很痴,也就是很过火。不过,我理解这只是另一重敬重的方式吧。冯聋子对别人过火的玩笑一点也不恼火,相反,他自己常常像个小孩子一样,开心得洞开掉得只剩下几颗牙齿的瘪嘴,呵呵直笑。别人洗刷他,他也洗刷别人,所以有冯聋子在的地方,永远都充满了欢笑。 冯聋子一辈子的业余爱好就是打鱼。这个打鱼,不是架一叶扁舟撒一张网的那种打鱼,而是用网兜在水田里打鱼。一个锥形网,用一个三角形的钢条支架撑住口子,再用一根有弹性的竹竿连在钢架上,延伸出去挑住网的扎紧的尾部,就形成一个一端开口的网兜(我们称为撑兜),再配上一个用青?条捐成的三角形的套着几个竹筒的“捅竿”就可以了。冯聋子腰上拴了笆篓,一手提撑兜,一手握捅竿,裤腿挽到大把腿,光着脚板在田坎上跳一跳地走,摆动着两条老而雪白的细腿。那时乡村的水田,鱼多得出奇,且又肥又大。冯聋子既不怕热也不怕冷,尤其是在冬天,人们都冻得缩手缩脚的时候,他还敢下田打鱼。他先把撑兜轻轻没入水中,再用捅竿从远处围着身体绕半个弧形从水中一直捅过来,同时配合着一只脚形成一个紧密的包围圈,想象着把水中的鱼儿赶进撑兜里面去。然后提起撑兜来看…有鱼,就捉进笆篓;没有,又放入水中继续新一轮包围。 这时,常常便有人在田坎上与他打招呼:“冯聋子,你有屁眼儿虫!” “呵呵,看样子,有几个都不多。”冯聋子以为别人在问他田里鱼多不多,很谦虚地回答。田边的人哈哈大笑。 又有人在比画着大声地喊:“冯聋子,你婆娘在屋里偷人。” “嗯,好像是有几个在晃!”冯聋子专心致志地打鱼,还是以为别人在问他田里的鱼多不多。 人们笑得更凶了。偶尔抬头一望的冯聋子,到这个时候就会明白他又被别人“涮了坛子”,就又埋头打鱼,自言自语地说:“你们这些东西子,没得点老少,要遭雷打的!还不快回家去看,你老汉在屋头烧你婆娘的火呢!”然后又开始念叨那句顺口溜:“鱼细不挦毛,逮到就请遭。”他说话的声音很大——大概聋子都这样,自己昕不见,觉得别人也听不见。 冯聋子喜欢打鱼,主要是他喜欢吃鱼。他喜欢吃鱼,且吃出了水平,小鱼不用说了,就是巴掌大的鲫鱼,他也能从鱼头嚼到鱼尾不吐一根鱼刺。他有不少吃鱼的方法,煎着吃,烧着吃,炖着吃,炸着吃,蒸着吃,甚至放入泡菜坛泡成酸鱼来吃。他爱吃鱼,又是由于他喜欢喝酒,用鱼下酒是他一生的最爱。酒,有两个儿子不断地给他提回家来,不愁断顿。鱼,儿子说要给他买回家来,他不要,说还是自己到田里打来的鱼好吃些。他几乎天天就这样用鱼和酒享受着赛神仙的日子。 他老太婆开始时不喜欢他这个样子,就爱念叨他。有一次他为了讨好老太婆,就夹了一条鱼给她吃。她怕腥,不吃,他就硬劝,结果劝出了烦。一根鱼刺卡在了她的喉咙里,弄得死去活来,在县医院住了好几天院才得以脱险。从此,老太婆不再吃鱼。她不吃鱼,却天天给冯聋子烹鱼,日子久了,也就练就了一手高超的烹鱼手艺。她每天专心致志地伺候老头子,冯聋子也就心安理得地摆起他的老太爷架子。更有意思的是,他还经常与他老婆子像小孩子一样疯疯打打的。有一次我就看到他突然跑过去在他老婆子的耳根挠了一把就迅速跑开,然后他老婆子就颠着小脚返身来撵他;冯聋子就假装跑,老婆子就抓起烘笼里的灰远远地撒他。我那时只有八九岁,把我看得呵呵直笑。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