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电视剧的兴起与走向(1979-1993)

中国电视剧的兴起与走向(1979-1993)

  • 字数: 23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 作者: 张永峰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1040514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中国电视剧蓬勃兴起的历史进程中电视职能建构、电视剧生产体制创建以及电视剧意义生产的脉络走向。本书一方面发掘新时期在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社会思潮、观众倾向等力量支配下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另一方面揭示电视剧的意义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关键环节——人格再生产——之间的深刻联系。本书注重电视剧研究对于社会精神状况的回应和介入,将电视剧研究作为反思新时期文化走向的思想空间,为探寻更合理的电视剧生产关系发掘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源。
作者简介
张永峰,1974年生,河北安新人,上海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现为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西安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德州文化英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电视剧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作家评论》《新闻大学》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中国类型电视剧的发生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德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绪论 作为文化反思空间的电视剧研究
第一章"自己走路":中国电视职能重构
第一节从"缩型影剧院"到宣传工具
第二节从"生计问题"到经济工具
第三节建构什么样的娱乐工具
第二章中国电视剧生产体制创建
第一节改革动员与题材规划制度
第二节制作流通体制与《渴望》的多重意义
第三节多重力量博弈下审查制度的形成
第四节评奖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第三章"给文学插上翅膀":电枧剧改编及其意义再生产
第一节《武松》:草莽英雄还是"革命战士"
第二节《四世同堂》:市民批判还是爱国主义
第三节《新星》:忠于原著的是与非
第四节《过把瘾》:剔除了心理创伤的爱情风波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