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启蒙现代性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多维透视

启蒙现代性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多维透视

  • 字数: 2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 作者: 徐红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1040514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探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的专著。彼时的中国电影依托以上海为中心的现代都市的经济和文化根基,见证了现代民族电影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初步繁荣。本书选取本土早期影目前一些别有意味的影片、影人、影事、影评及理论观点,运用启蒙现代性、精神分析理论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如民族、阶级、性别等),对这一时期的本土电影的意义表达展开多维透视,挖掘早期电影创作、批评及理论中所蕴含的堪称"现代性"的价值观念,尝试呈现其丰富的历史维度,还原其真实的主体身份。
作者简介
徐红为电影学博士,中共党员,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副教授。现主要从事电影理论、中国电影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在各级各类影视艺术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近20篇,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国家广电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多个。
目录
绪论001
第一章中国早期电影的现代性思辨007
第一节追寻本土早期电影现代性的缘起及意义009
第二节理解中国早期电影的现代性及其"多义呈现"021
第二章本土早期电影与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理论建构047
第一节追求权力话语的合法性
——论20世纪30年代电影理论与批评中的民族主义话语050
第二节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抑或世界主义?
——论《电影月刊》的民族主义电影话语的理论建构066
第三节论侯曜的《伪君子》对现代民主政治的想象083
第三章在银幕上"映演""她们"
——论本土早期电影的女性形象与现代性别意识的浮现099
第一节空间与意义:本土早期银幕上的女性形象类型简析101
第二节从现代设计、启蒙救赎到心灵放逐
——论侯曜早期女性题材电影创作的心路历程与精神意识112
第三节"新女性"在批评论战和行业纠纷中"前行"
——兼评30年代进步电影的女性话语139
第四章"通俗现代性"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类型探索
——以神怪片、侦探片等为例201
第一节"奇观叙事"与早期电影的"通俗现代性"
——论《盘丝洞》(1927)的重映203
第二节本土早期侦探片的类型探索与意识批评216
第五章"改译"现代性与本土早期银幕上的西方文学
——以莎剧影片《女律师》《一剪梅》等为例245
第一节"无人独白"的光影流痕
——论莎剧在西方早期银幕上的呈现247
第二节从莎剧到银幕:《女律师》的跨文化书写256
第三节论"差异置换"与《一剪梅》的文本分析和"意识检视"276
第四节从"翻译""改译""重组"到"文化归化"
——中国早期银幕改编理论探析303
结语325
参考书目328
图片目录及来源335
后记3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