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平等与偏爱 道德不偏不倚理论与偏爱性关系研究

平等与偏爱 道德不偏不倚理论与偏爱性关系研究

  • 字数: 23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崔微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07715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西方学术史中道德不偏不倚理论与偏爱关系的相关争论,通过细致研究道德不偏不倚理论的支持者(功利主义者和义务论者)的回应方式,探讨其观点的利弊得失,缓解“平等”与“偏爱”之间的矛盾张力,界定并理顺其关系,进而推进学界对道德本质的理解,为建立更趋合理的道德理论而努力,消化并借鉴其研究成果,也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有利于继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为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道德问题提供思路。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偏爱关系与好生活的关系
第一节偏爱关系
第二节好生活
第三节偏爱关系的重要价值
第四节偏爱关系与好生活
第二章道德不偏不倚理论
第一节道德不偏不倚观点的历史梳理
第二节道德不偏不倚观点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道德不偏不倚理论的主要代表——功利主义
第四节道德不偏不倚理论的主要代表——义务论
第三章道德不偏不倚理论与偏爱关系的冲突
第一节冲突之一:否定偏爱关系的道德价值
第二节冲突之二:导致主体的“异化”
第三节冲突之三:具体情境中的冲突
第四章道德不偏不倚理论的回应
第一节回应之一:两层次划分思想
第二节回应之二:精致功利主义思想
第三节回应之三:二者的冲突在道德之外思想
第四节回应之四:以主体为中心的特权理论
第五章合理的道德理论
第一节道德与非个人观点
第二节人权理论
第六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设的启示
第二节对中国传统伦理学发展与转化的启示
第三节对当前公德私德建设的启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