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黄河下游4个主要水文站(花园口站、高村站、艾山站、利津站)含沙量及径流量年内与年际变化的统计分析,黄河下游各个水文站水沙年际变化均呈现下降趋势,水沙年内呈周期性与季节性变化,说明黄河下游水沙年内分配不均匀程度较大且比较集中于6~10月份;运用斯皮尔曼秩相关法和趋势系数法对黄河下游水沙进行趋势分析,黄河下游水沙变化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采用Mann-Kendall法进行突变特性分析,表明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具有突变性,而且艾山站与利津站分别在2005年和1997年发生突变;运用优选熵谱分析法进行周期性研究,结果表明花园口站含沙量准周期约11年,径流量准周期约8年,高村站含沙量准周期约8年,径流量准周期约5年,艾山站含沙量准周期约12.5年,径流量准周期约3.3年,利津站含沙量准周期约9年,径流量准周期约3.3年;利用混沌理论对水沙进行预测,采用自相关函数法和饱和关联维数算法对黄河下游水沙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运用小数据量方法计算出下游主要水文站水沙时间序列的优选Lyapunov指数,计算结果均大于零,表明黄河下游水沙时间序列具有混沌性,利用优选Lyapunov指数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值对比,相对误差较小,预测精度较高;在分析黄河下游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变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对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系统相关性强,演变趋势具有明显的一致性。